分享

肾气一弱,痛风就来!一副用了30年的痛风...

 田园甘泉 2021-11-08
肾气一弱,痛风就来!一副用了30年的痛风方,说实话:732个人,无效的仅仅61个,虽然被人瞧不起,但却是我最成功的地方。

这件事过去至少有了七八年了。那会刚入冬,外面的雾特别大,一个中年人步履蹒跚,踉踉跄跄地来到门诊。

他说:大夫,你帮忙给我开副药,赶紧降降尿酸吧。

我很不解地说:“降尿酸?我这儿是中医门诊啊,可不是医院?你先坐下,我看看你的情况。

片刻之后,我告诉他:“你这病就是肾虚了而已,补一补就好了。”

于是给他拟了一方:附子,肉桂,益智仁,补骨脂,茯苓,陈皮,鸡内金,黄芪、当归。

患者说:“你没骗我吧,我犯病的时候脚疼的走不动道,可是我的腰既不疼,也不酸,这与肾有几毛钱的关系?”

我说:“ 中医里讲辩证论治,治的是功能性的作用,治的是无形之病。你用降酸的秋水仙碱,这不是还是不能根治啊?

这个方子你放心拿回去用,对你的症!我都给732个人用了,无效的就61个。”

他说:那万一,我又成了哪61里面的呢?你也没保障啊?

我笑了笑:大活人在这呢,还怕什么,不行的话,咱们二诊再做调整啊。

患者满脸无奈,走了。

一月之后,他兴冲冲地来找我:“大夫,真是好了,这补肾药还真是可以啊。尿酸不仅降了,准备要拔的两颗松动的牙齿也比以前坚固了,现在都不用拔了。”

于是,二诊我给他调整用量加了“健脾利水”的药用以固本。患者至今一切正常。

这个方子如果用现代医学解释当然是解释不通的。从中医的辨证角度来说,病本确实是肾阳衰微。

从患者的脉象来看,脉沉而细。脉沉,说明病邪在里,脉细,说明阳气不足,无法鼓足血脉运行;

舌苔白而厚腻,说明脾阳不足,有虚寒的现象,虽然脚趾炽热发红肿痛,但是其实虚火而已,再加上它的牙齿松动进一步说明他是肾精亏虚。

于是治疗上就要重补肾阳,健脾化痰,补气活血为治:

第一步:重补肾阳——附子、肉桂,益智仁,补骨脂

附子有回阳救逆之效,可以大补肾阳,补骨脂喝益智仁可以益肾填精,保证肾精的充足,另外肾主水,温补肾阳可以加速水液的气化促进痰湿的排出;

肉桂一味可以引火归元,将虚火下引致肾阳,已清虚火。

第二步:健脾化痰——茯苓、陈皮、鸡内金

这三味药都是以健脾为主,重用茯苓以利水,鸡内金是化结石的要药这里的剂量也是比较大的,可以用于排出痰核。

第三步:补气活血——黄芪、当归

这两味药都是补气养血的要药,久病气必虚,所以要用这两味扶正补虚,齿为骨之余,牙齿是骨头的末端,肾主骨,所以肾精充盈了牙齿自然就坚固了。

行医这么多年有人问我:作为一个中医人,你这一辈子,治好的人多,还是治不好的人多?

我想,如果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应该是治不好、无效的人多。为啥?

不管是从哪个中医人执业之初、懵懂无知开始,就得犯错误。不犯错,就无法纠正和进步。你的所谓医术,无不是用错误换来的。

但是中医现在的慢慢的走向了没落,到底是中医太弱了,还是西医太强了?

其实在我看来是执剑人的心变了,因为,没有人在为患者去考虑了,想的只是自己,好的医术是医德不是技术。

如今,我俨然已到黄土埋脖子的年纪,想做的不多,就是看好我的每个病人,因为我深入过基层,我深知患者心中的苦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