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东北——一个非典型东北人的自述

 Holiday历险记 2021-11-08

11 月 7 日,冬至。手机按照平日定位提醒 —— 广州 31 度,我想了想回程的时候该怎么穿衣服。

同一时间的哈尔滨,下雪了。

这里本该摆上一些好看的雪景照片,可是翻了翻相册,我才发现真的没有照片。


没有照片

连续几年,每次回家都带着相机想做些记录,结果相机换了好几个了,每次都怎么带来再怎么带回去,甚至连相机套都没摘。并不是因为哈尔滨没什么可拍的,只是 —— 太冻手了!

也没用手机拍,因为手机也很脆弱。


脆弱

天冷,电子设备掉电很快。出门前手机 79% 的电量,还没从兜里掏出来一次,下午坐车的时候就剩 7% 了。好在完成了出示行程码的任务,它才关机。

我常想:多亏现在手机是人人普及的随身物品,不然要用什么代替行程码呢?如何做到实时更新呢?如果 20 年前遇上疫情,我们会怎么做呢?

我妈看我捂着手机发呆,显摆她的手机没事,我把手机捂得更紧了,说大概我的广东机在这边有点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

我自认是特别随遇而安的人,热爱旅行的人应该都有尽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但每次回家,这个最不应该水土不服的地方,总是翻车。

从潮湿的广州回来,鼻子里总是干到结痂,喉咙也会痛,一方面因为北方的冬天气候干燥,另一个原因是暖气太给力。

然后又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晚上多喝水保持湿润和少喝水免得起夜上厕所之间取得平衡,二是室内外温差太大,每天穿衣服、脱衣服成为最耗时间的事。


最耗时间的事

11 月的哈尔滨,其实还不算冷,一般只有 0 度左右,这和最冷的时候还有 30 度左右的温差。可自从给了暖气,屋子里接近 30 度的气温,还是让室内外被一扇门隔出了两个季节。

屋里 T 恤,屋外羽绒服。穿着方式也有讲究 —— 背心要塞到秋裤的裤腰里,秋裤的裤脚要塞进长筒棉袜里,这样才不会灌风。

11 月本不至于此,不过世界上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今年回家,最耗时间的事项清单上,每天穿衣服、脱衣服从第二一跃成为第一。原本应该是去澡堂洗澡。


洗澡

如果要做个类比,在东北洗澡,其实和在广州叹早茶差不多。它们的意义都不仅仅局限于事情本身,更是一种休闲娱乐、一种本土生活方式,以及具有联络感情的作用。这么看,真的有点像,对吧?

在东北,去大浴池洗澡,几乎是种信仰。这和物质条件好坏没关系,即使现在家里的洗手间足够宽敞,和家人一起或是约上三五亲朋好友一起去洗个澡的习惯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对我而言,洗澡的乐趣不仅在于身体上的舒爽,更是一种旁观式的田野调查。从只言片语中,就能轻松勾勒出一个普通东北家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澡堂是聊真心话的最佳场所,因为一丝不挂,没有伪装,是真正意义上的「坦诚相对」。

遗憾的是,因为疫情,这次回家澡堂都关了。除了澡堂,还有很多很多实体店,都停业了。行人很少,只剩空荡的街道。


空荡的街道

和南方城市相比,东北算得上地广人稀,冬天尤其明显。回家的前一天,黑河出了一例新冠阳性病例,哈尔滨也跟着紧张起来,街上的人少了很多,原本车水马龙的路,也只剩街边两旁掉光叶子的树。

不知为什么,北方冬天空旷的街道,会让人不自觉悲从中来。我觉得委屈又担心:明明防疫做的很严格了,怎么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座原本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原本冬天还能靠旅游业增加收入,自从疫情以来,冬季成了高发期,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失去工作?那些家庭是如何度过的?

2019 年底,我把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爸妈很喜欢经营民宿,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给他们介绍去中央大街的路线、哈尔滨值得买的特产。真不敢相信,它空置快两年了。

今年冬天会好吗?不敢抱有太高期待,政府鼓励市民适当囤积物资了。


囤积物资

消息传开的第二天,我妈说逛超市的时候发现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被抢购一空,比如豆油和卫生纸。

我问她要不要趁着双十一买些卫生纸给她囤货,她淡定地说不用。我劝,“还是买点吧!” 她坚持不要,蹭蹭蹭跑上楼给我看她的“小仓库”。

嗯,确实不用,她之前囤的纸巾够开杂货铺了。

我突然就觉得,我妈囤个货怎么能这么可爱呢?不过还有更可爱的,比如她和血压计说谢谢。


谢谢

其实我妈身体一向不好,每天早上要量血压。今年她换了个新的便携血压计,还带语音播报。

回家住的这些天,每天早上她的血压计都用很典型的 AI 声音说:“高压 xx,低压 xx,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您的血压正常!祝您健康!”然后还没完,她会模仿 AI 的说话方式回一句:“谢谢!”

事实上之前我根本没听出来,本以为谢谢是血压计自己说的,是感谢使用的意思。后来有天我在楼下吃饭,她开始量,用一个小本本每天记录血压,然后我才发现那句谢谢是她跟血压计说的!

我笑的不行,逗她:“为啥要跟血压计说谢谢啊?”

她说:“它告诉我一切正常啊!”


一切正常

今年 4 月,倒是往年身体一切正常的我爸,病了一场。先是肺感染,然后又查出来心脏、风湿、免疫力低下,一系列的毛病。

出院后的几个月,一直吃激素药,脸肿的从原本是「一个胖子」变成了「1.5 个胖子」,脚肿到鞋都快穿不下去了。

我爸是个长得敦实,甚至有点彪悍的东北老爷们,但其实胆子很小。我妈说生病之后,睡觉也容易像做了噩梦似的被吓醒。

他可能总是瞎想,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也可能担心家里条件不好,负担不了治疗费用,反正不肯再去医院看了。

我一向自认为说服别人的能力还不错,结果到他这儿也败下阵来。回家动员了一个礼拜,还没劝动。

他自然有他的顾虑,害怕真的查出更严重的病也好,害怕治疗过程中拖累家人也好,我能够体谅他的心情。

可他不知道的是,我也有我必须劝他去的理由。

最初的肺感染,大概率是饮食不注意引起的。前几年前任和我分手,我妈怕我难过,陪我在广州待了大半年,其实我那时并不难过,只是安于接受妈妈的照顾。

后来我常常想,是不是因为那段时间没有我妈在身边管着他,他越发“口无遮拦”,乱吃了很多东西,才积重难返,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为了不想再自责,我也想让他快点好啊!

以前不管多重的行李箱,每次回家都有我爸帮我提,今年我是一个人抬上楼的。我想他快点好,到明年我回来的时候,又可以帮我提行李。

健康,真的是人生第一要务。

一个人在外面久了,真的就会明白什么叫「牵挂」,会羡慕一家人在一起那种热闹的幸福。


热闹的幸福

临行前,我妈和我去探望干爸干妈。不到五十平的房子里,住着他们一家五口。

下午小孙子睡醒了,他们抱着他,逗孩子玩。尽管家家都有不如意,但那一刻,我感觉得到一种质朴的满足。

哈尔滨物价高、工资低,发展机会少,人才流失的很严重。但如果甘心留在家,不用很多钱就可以买足够舒适的房子,可以和爸妈住的很近,常去探望,不太会加班,可以天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一家人热热闹闹,所有的节日都能互相陪伴,真的就很好。

冬至日,他们留我吃完饺子再走,我没应,不是客套,因为我也要回家陪我爸吃饺子了。


饺子

在东北,没有什么事是一盘饺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盘。

晚上,我们点了两盘饺子,一盘虾仁三鲜,一盘西芹鲜肉。最后剩 3 个的时候,按以前肯定会让我爸负责光盘,但现在他胃口也没有以前好了,我说:“那刚好我们一人一个。”

如果一个人承受有点多,那我们每个人分担一点就好啦。

从商场出来,外面下雪了。路灯下,雪花迎面飞扬。栈桥的地面有些滑,我妈说:“你还记得吗?小时候,看到结冰的路面,我和你爸就一人拉着你一只手,让你在上面打出溜滑。”

怎么会忘呢?这大概是每个东北孩子关于冬天最宝贵的回忆之一吧。

快到家时,路面已经被雪染白。在南方,下雪是要打伞的,但在东北从来不会。我看着他们俩帽子上的积雪突然想到一个浪漫的解释:如果打了伞,就不能一不小心一起白头了。

原来我骨子里,也是个浪漫的人呢,像这座城市一样浪漫。


浪漫

在东北,静电让人随时有机会体验心动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给戴眼镜的人专属的浪漫。

每当嘴里呼出的热气向上攀升,遇上“高冷”的镜片,眼前的世界就像被笼罩上了一层纱,不戴眼镜的人很难体验这种朦胧美。

路灯散发出的光,在镜片的折射下,会形成一圈光晕,从里到外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彩虹的颜色。

据说看到彩虹,是幸运的征兆。嗯,一切都会雪过天晴。



后记

11 月 8 日,早上起床,拉开窗帘,地面上雪白一片。马路上已经满是车痕,但小区院子里还没有几个脚印,等下就可以去踩一踩。

吃饭的时候,我说明天的飞机,晚上就到广州了。我爸让我给李雷带些好吃的,说他一定很盼着我回去。我心想,说这话的时候,他大概盼着我不要走吧。

隔了一会儿,他说:“那个,你看看韩大夫什么时候出诊,挂个号吧。”

和我聊聊你的家乡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