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汾汾城定兴村进士郭卫宸

 东敬后学汲古录 2021-11-08

明代太平县的定兴村出过两个进士:一个是马鸾,成化二十年进士,县志人物志有传。另一个是崇祯四年的郭卫宸,县志亦有小传。为什么要研究郭卫宸?一个原因是他可能是洪门始祖。洪门遍布全世界华人地区,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汉留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是一个具有帮会性质的民间秘密组织。清末民初,革命党人曾以之为号召。民主党派的致公党的前身就是美洲洪门致公堂。

公开资料显示洪门始祖殷洪盛是平阳府太平县人,崇祯四年进士,但县志上没有相关记载,可能是政治原因所致。殷洪盛也叫洪英,两个名字应该都是化名。据县三晋文化研究会高会长说,已故乡贤邱文选先生曾据史料推断殷洪盛即郭卫宸。但现有资料太有限,要考证完备怕是很难。我在网间遍查,也是所得有限。现把县志和网间所得整理发布,供研究者采择。

先看小传:

郭卫宸,字葵一,号麓侠由进士任四川嘉平(雍正版作嘉定,平定义近,今四川乐山市)知州,钱粮不取羡余,人命即刻亲验(光绪版县志书目有郭氏《钱粮一班》《慎重人命》可能和此有关,未必是书,也可能是文章,无从查考)。诚(感通)水火,威清奸盗。略定峨边,疏钱局,创义仓,立课社,异政多端,民号神君,为建生祠十余所。入觐(指见皇帝),抚按两台皆首荐吏部卓异第一。觐还,以余闲过浣花,登凌云(凌云山)、扬子草元亭、景纯注易洞,无不凿石留题,自斗许及丈余大小,真草不一。购墨者摩(同拓)声,日答山谷。又于往返途中,作山水图一册,《叱驭诗》二卷。升户部四川司员外郎,以亲老未任。居乡二十载,事关地方者,辄力为之,如:揭报司农(户部尚书),冀求减赋。具呈铨部(吏部),恳选贤令,守城救荒,合邑被德。时天下多事(指战事),中枢(旧指兵部)陈公(陈新甲,崇祯13年任兵部尚书)特疏荐(上疏推荐),不起(没有应陈公推荐而出来效力)。生平不事家产,清高寡营,文章为邑首推。书若不法古而神于古,画中有句,无笔墨痕,自标其页曰“极山水之致”。诗才力追工部(杜甫,杜工部),诸体皆备,似不从人间来。名重海内,人称三绝,得其片纸如拱璧。年七十一,正襟危坐,观鱼玩水,陶陶而逝。

注释:
钱粮: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
羡余:唐以后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
人命:指伤害他人性命的事件或案件。
钱局:造币局。铸造钱币的机构。
义仓: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
异政:优异的政绩。
神君:旧时对贤明官吏的敬称。
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抚按:明清巡抚和巡按的合称。
两台: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首荐:首先推荐。
卓异: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浣花:即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溪旁有唐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
扬子草元亭:西汉扬雄曾作过《太玄》,影响很大,故有人称其宅为草玄亭。清朝时期,为避圣祖玄烨讳,改“玄”为“元”,又称为“草元亭”。
景纯注易洞:郭璞,字景纯,东晋著名学者,曾注释《周易》。这里可能是今四川乐山城东凌云寺藏经楼右边院墙外的注易洞,是明代中后期嘉州易学象数派学人为探讨《周易》奥秘而留下的遗迹。
叱驭:汉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折返。及王尊为刺史,「至其阪……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见《汉书·王尊传》。后因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具呈:谓备办呈文。
中枢陈公:陈新甲,四川长寿人,崇祯13年升任兵部尚书。崇祯帝密使他与清兵图和议,一日,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新甲不引罪,反自诩其功。崇祯更加愤怒。给事中马嘉植又弹劾新甲。崇祯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将陈新甲下狱,新甲从狱中上书乞宥,崇祯不许。新甲只得贿赂高层,给事中廖国遴、杨枝起等多方营救,大学士周延儒、陈演亦大力援救,拒不听。刑部侍郎徐石麒曰:「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斩。」九月二十二日斩于市。
寡营:欲望少,不为个人营谋打算。
陶陶:和乐貌。

浙江图书馆近日有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的试用,遂找了郭卫宸的资料,如下图:

履历便览提供了生年、三代和任职的重要资料。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崇祯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进士履历便览》:“郭卫宸,麓(当为侠)。《易》五房。癸卯八月十七日生。山西平阳府太平人。曾祖尚学。祖时春。父得恩。丁卯(1627)三名,会二百九十ニ,二甲三十五名。户部政。壬寅(当为壬申),授(当为嘉)定知(当为州)。乙亥(1635),升户部四川司员外。”

出生的癸卯年当为万历三十一年即1603年,1627年山西乡试第三名,1631年中进士二甲第35名,1632年任四川嘉定知州,1635年升户部四川司员外郎,因为父母年老未赴任。县志云年七十一而逝,若为虚岁,则卒于1673年,时为康熙十二年。而据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洪门始祖殷洪盛卒于顺治二年(1645)5月13日。这就出现了矛盾,故洪门始祖为郭进士的推断仍存疑待考。

县志中有郭卫宸墓的介绍:员外郎郭卫宸墓,在县东北小张村,刑部尚书白胤谦志。

根据这条记载,我曾查找白胤谦的诗文,但是没有找到他写给郭卫宸的墓志。白胤谦是晋城阳城县人,崇祯16年进士,后来做了清朝的刑部尚书,幸运的是,找到了一首写给郭卫宸的律诗。

      称郭卫宸为故人,可见关系不一般,查资料白氏和郭卫宸为同年举人。后来仔细看出版说明,其晚年文集只收到1672年,而郭卫宸是1673年才去世的,当然就不可能收这篇墓志了。


县志中还记载了郭卫宸的妾和儿媳等人守节殉难的事:

张氏,进士郭卫宸妾。王氏,宸子生员大府妻。尉氏,宸甥廪生朱前妻,三氏俱二十余,值闯变(指李自成起义),寇将至,共投一井而死。

这里提到郭的一个儿子郭大府,县志上还记载了一个儿子叫郭才府,郭才府参与了康熙癸丑版县志的编修工作,有他的一首诗和一篇文章。康熙版县志卷二有一个条目:涧馆,后来的太平县志看不到了,只留下了涧馆下面附的三首诗。

 涧馆,在城西半里,郭农部卫宸之别墅也。

农部有《菊下邀饮诗》:

菊老不趋时,主人莫漫疑。

事以后起贵,物以孤行奇。

菊得阳气多,九月阳气滋。

故于重九开,花气应时宜。

独我园中者,胡尔待至斯。

岂其有余意,留与以霜期。

况兹夜之深,盈盈露如𩅰。

乱英缀金茎,素魄栖逸枝。

景幽情自杳,月若为菊知。

我对客相酌,月菊总入卮。

清光合清香,冷然沁心脾。

徙倚冥高下,天亦下疏篱。

带月移菊影,人影共追随。

把菊即把月,白练可裁诗。

恍惚有佳句,鬼神迟我思。

其子庠士才府有《即事诗》:
牧笛悠樵柯,列山淡月光。
寒洞深炉火,热仙人药合。
天台云学士,茶烹顾渚雪。
〇邑庠士韩荆识《夕照诗》:
夕照空山上,山深林不深。
寒风吹暮叶,片片打愁心。
〇曹寅亮《秋吟诗》:
炉之烟,篆风力。
杯之酒,浮天色。
听鼓吹,促织织。

光绪版县志书目记载郭氏有《秋吟》《之官吟》,当是诗作,无从查考。网间还发现郭卫宸的一首诗,写四川夹江县某景点江中的一块石头,不知源于哪里记载,书法家费新我书法集中还写了一幅字:

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

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

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

县志上有郭卫宸的《重修城隍庙记》和《容城令张公传》,至今汾城城隍庙上还有他的题字,网上也可以看到他在四川碑刻上的题字。本县私人手里也收藏有他的墨宝,吾村宏健先生说他前几年就见过。

郭卫宸书苏东坡载酒时游处,在凌云山

       郭卫宸书千佛岩,依据崖上石刻

雅昌拍卖网站上有前些年拍卖过的郭卫宸的一幅画作,名曰寒林书屋图。

      其子郭才府有《云谷卢先生小传》,提到卢先生文章写得好,人称大手笔,说先父也经常提到卢先生:先司农恒乐道焉”。

据县志资料,郭卫宸回乡后,和他交往密切的有流落到本地居住的江西临川诗人汤来聘,还有从柳州知府离任的王椿(进士王体复儿子)。

汤来聘,字任卿,号荩明,原籍江西临川,工诗文,有声。万历间,游邑中,教授后学,多所成就,而风韵潇洒,与郭麓侠先生唱酬往来,殆无虚日。其制艺卓然不入流俗,亦无愧若士家风云。后裔附籍中黄里。

吾村进士王锡韩所写《王太守传》中记载王体复儿子王椿从柳州知府离任回乡后“日与郭民部鹿侠及诸叔昆季相唱和”。

     郭卫宸到底是不是洪门始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若不是,又是我县哪里人士,真是一个谜!                                     

                         东敬后学贾岗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