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汾城文庙明代行草诗碑略考

 东敬后学汲古录 2021-11-08

汾城文庙比较有名的诗碑是明太平知县武成所立的文征明的《宿碧照轩》和《虎山桥》。今年曾到文庙明伦堂参观了一些碑刻,其中有两块诗碑,因不懂书法,只认得几个字。后来查了《三晋石刻大全-襄汾卷》,收录了这两块诗碑,有简介和释文,也是明代的。如下:

太平道中

早春湖海兴,问俗出天

晓色含(合)堤柳,泉声落野

新禽调舌景,健(犍)犊服犁

风自东方至,孤情一解

明山受堂

太平高本义谨立石

注:括号内为县志用字

雨霁郊行 用受堂韵
乘骢频问俗,曲曲几山
瑞霭笼青巘,晴光映碧
物滋时雨后,人乐谷风
更得循良牧,民愁可暂
嘉靖癸亥春三月望
柱史西蜀南暾
太平县署印县丞高本义谨立石
最近查阅资料时发现雍正版的太平县志上收录了这两首诗,而且还有唱和的另外两首,且标明了作者,于是可以一探这两块诗碑的究竟。雍正版县志不少条目下直接附录诗文,有的是后来县志未收录的,所以值得重视。

在卷一疆域图后的附言

此图正好显示了上图中看不清的字

其中的卢彬的《过太平怀古》后来的县志艺文志中有收录,其后四首却未再收录了,可能是因为内容上纯写景,不像卢彬的诗句中有太平县人物出现。

过太平怀古
明 少参 卢彬

昔奉除书过故关,偶听汾水涌狂澜。

王通墓左残碑立,赵盾祠前老柏攒。

习俗尚存唐礼让,遗风犹有晋衣冠。

程婴杵臼今何在?忠义令人泪眼看。


这四首是同韵诗,第一首名《太平道中》,其他三首均为和韵之作。前两首即诗碑的两首,据此可知作者是杨美益,查阅资料后知道杨氏是浙江鄞县进士,字以谦,号受堂,嘉靖年间巡按山西御史。其家族是科举望族,出过十位进士,三位尚书。
诗碑上落款为“明山受堂”,明山是四明山略称,就像姑射山可略称姑山一样,四明为浙江宁波府(治所在鄞县,今浙江宁波市)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有的介绍上把受山堂误作人名,把明字误认为是朝代了。

图自网上

晋祠署名明山受堂的《晋祠观泉》诗碑,有研究者就误认明为朝代了,当然也不知作者是杨美益,如下图:

此外,霍州、忻州、徐沟、太谷、阳曲、襄垣等地方志上也收录了杨益美的诗作。美国国会图书馆有杨氏《西巡稿》三卷(https://www./item/2014514345/,收录其巡茶陕西时的诗文。杨氏巡按山西时还在汾阳刻印过《刘氏二书》。

诗碑第二首作者是熊迥,四川富顺进士,字南暾tūn ,嘉靖年间任山西巡盐御史。落款的柱史西蜀,柱史即御史,西蜀表明籍贯。整理者误作望柱史,望字从前面的时间:癸亥春三月望,即1563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下面尚书张学颜唱和诗作即云“春当三月半”。

《襄陵县志》上也收录了熊迥的一首诗《襄陵台中丛竹》:

襄陵台中丛竹

熊迥

丛竹当轩列,天然翠作屏。

风清金若奏,云绕凤疑停。

三湘色,空传上士醒。

岁寒坚节操,独伴太微星。

县志上另外两首唱和诗

尚书张学颜
春当三月半,好雨洗城
垄麦青随马,岩花细入
鸟鸣芳树外,农种晚烟
共话熊车到,民艰已尽

张学颜,河北肥乡人,嘉靖32年进士,《明史》有传,曾任曲沃知县,工科给事中,山西参议,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都御史杨锦
春霖今岁好,潇洒过城
南亩堪肥稻,东郊已塞
黄莺穿叶早,粉蝶度花
到处随车雨,三藩力可

杨锦,山东益都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担任过山西河东道佥事、山西参政、山西按察使,右佥都御史等职

既然都是唱和诗作,为何只立了两块碑呢?有没可能当年立了四块,后来遗失了两块呢?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咱也就不遐(瞎)想了。

立碑者是当时太平县县丞高本义,浙江山阴人,和杨美益是老乡。可能杨氏过太平县时高氏接待了他,杨氏赋诗留念,高氏后来便立了诗碑。

          

     雍正版县志记载高本义“知印逃”,管理官印,带着大印逃跑了?别无更多记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万历版县志会不会有更多记载?


百余年前美国人拍摄的汾城老城墙照片
日本人1940年画作:汾城南关
梁思成等人1936年所摄汾城古建筑照片(更新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