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宁人民发明了一个汉字,特别好玩儿,也好用,但终究不被官方认可

 老羊铲史 2021-11-08

1.

在我的印象里,汉字多是由点、横、竖、弯钩等笔画组成,没有带“圈儿”的,带弯儿的只有撇和捺。但朋友之托还是要重视,于是就翻《康熙字典》《中华字海》等字典,翻了一中午,结果还是没有。

求救于万能的朋友圈。

本来当成一个玩笑,没想到还真有朋友认识这个字,而且这个字应用的范围还很广。

承德书法家李煊留言说:
上世纪90年代前用钢板刻印公文和后来用四通打字时,丰宁县的公文上常用此字。外地信件也有用此字的,县邮局分拣时,也发到窟窿山乡。

1990年前后,我曾写一短文,就这个字的形象、简化三字为一、33画化为5画作了分析,并列此字为"汉字之最"。当时经仇承轩编发在《承德群众报》上。

朋友圈里,还有人留言说:滦平县有一个窟窿山水库,有时也这样写。
滦平与丰宁两个县相邻,传染了。

说实话,这个“象形字”真的比“窟窿山”这三个字好用,“窟窿”这两个字笔画太多,对于乡村里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每天写几遍也是难为人,不如一个“山”字加两个“〇”写着痛快。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批判“仓颉造字”,说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有道理的。

全国先进工作者姜淑琴在下乡途中

2.
1997年冬天,丰宁县窟窿山乡计划生育助理员姜淑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杰出的计划生育工作者”称号,市委市政府做出向姜淑琴同志学习的决定。

有关部门组织了很多媒体采访总结姜淑琴的先进事迹,我有幸参与其中。姜淑琴三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在偏僻的山区为群众服务,为5000多个孩子接生,事迹感人至深。

在窟窿山乡采访姜淑琴将近有一周的时间,跟随姜淑琴下乡入户,拍摄她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熟了以后,我就对她说,你从事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还有什么其他好玩儿的故事吗?就是不能写到新闻消息里那样的。

她看我们都是已婚男人,就给我们讲一个避孕套的故事。

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男子来问,这个避孕套怎么用呀?计生员就把避孕套套在大拇指上说,你们同房的时候把它这样套上,就能避免怀孕了。

过了几个月,这家的妇女又怀孕了。

计生员问,不是让你采取措施吗?怎么又怀孕了?!

那家男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那样,把避孕套套在了大拇指上呀,怎么又怀孕了呢?这也不管用呀!
... ...
没文化这事儿很痛苦。

尽管建国以来国家一直下大力发展教育,但扫盲这件事实在是压力很大,1964年已经是新中国建国的第十五年了,丰宁县的文盲和半文盲还占全县人口的38.93%,1982年为23.92%,到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还有15.71 的人为文盲半文盲。

相比之下,像窟窿山这样边远山区的文盲半文盲所占的比例更要多一些。

为什么扫盲这么难呢?原因很多。

其中一方面就是因为汉字天生的笔画复杂,太难学,比如这个“窟窿山”。

3.
前几年,有人为周扒皮翻案,说高玉宝写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里的周扒皮没有那么坏,半夜鸡叫是虚构等等。其实,看完《高玉宝》给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高玉宝那撕心裂肺的呼喊:我要读书。

前几天,双桥区破获了几期砸车盗抢案件,作案人都是平泉过来的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都是一些不好好读书的问题少年,不珍惜读书的大好岁月,不知道能有书读是一个多么大的幸福。

高玉宝不能读书,除了经济上的原因,还有文化上的因素,这也是解放前有那么多文盲和半文盲形成的原因。一篇1974年写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实行文字垄断,把文字搞得很难,让普通农民失去自学的机会,这篇文章说:
特别是我们农民经常要用的字,更是难认、难写、难用,如农业用具方面的字:犂、耙、耬、钁、擔、碌碡、辘轤、韃枷等;农业生产方面的字:農耕、耪草、種麥、耬壟、積糞、摔穗等;家畜家禽方面的字:騾、馬、驢、猪、猫、鷄、鵝等。真是“圣人不是好人,天生一颗黑心,把持方块汉字,专门吓唬农民”。

山西临汾县魏村公社和村大队 张庚酉  魏宪章《批判孔孟之道   继续简化汉字》

罪证:《支那事变画报》里的侵华日军津田部队士兵在写家书

4.
汉字的复杂笔画,直接影响到文化普及。有资料显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士兵有95%的人为文盲,只有5%的人识字,而同期的日本却基本实现99%以人口上小学义务教育。

明治维新日本开始推广义务教育,20年代日本义务教育普及率就高达95%,到1936年日本乡村已经完成小学100%义务教育,城市开始普及中学义务教育。

我国的军官中不足10%受过小学以上教育或专门的士官学校教育,而日本则有90%以上军官接受过中学以上教育或专业的士官学校毕业。

1952年秋,败退台湾的蒋介石说:“我们的汉字笔画太多,士兵教育困难,学生学习难度也太大。我觉得汉字还是应做适度的简化。”

可惜,蒋介石统治下从1935年代就开始推行的《简体字表》遭到了戴季陶等人的反对,没有得到施行。即便是退到台湾,再次推行简化汉字时,也没有成功。

5.
蒋介石跑了,留下了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大陆。

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六亿人有四亿多是文盲,相当于总人口的80%,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十里八村都找不到一个识字的人,所以那个时候代人写书信、写诉状都能成为一个职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做出部署:“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识字运动。在承德,还涌现出两位扫盲的全国劳模——承德县孟家院乡毛杖子大队的孟传林、磴上乡小西沟村的谢万珍。

可见,国家对扫盲工作的重视。

6.
蒋介石到台湾都没干成的事,共产党做得很好。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筹划下,由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组合并其他机构组成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3月2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汉字整理组。汉字整理组重新确定了编制简化字方案的四条原则:

  1. 已有通行简体的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但无通行简体而笔画较多的常用字不妨另找简体;

  2. 简体字以印刷体为准,其构造宜注意与手写体相近。偏旁简化可以类推;

  3. 异体字有本组另行处理,代用字暂不入本表;

  4. 简体字表公布时,以简体字为主,附注繁体。排列按起笔丶一丨丿乛的次序,首笔相同视次笔,另附由读音检简字及由繁体检简字的两个检字表。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从1956年2月1日起,精简去1055个异体字。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法定的简化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

法定简化字,更重要的是规范了汉字,不允许自造字。

被否决了的第二次简化汉字

汉字的规范到现在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里面有规律可循。

至于一个“山”字加两个“〇”就叫“窟窿山”,尽管这样的发明很好用,也很好玩儿,但上升到国家语委层面,估计是不可能的。

让烈士回家:张等全,从丰宁参军,在昌平牺牲,为何墓碑出现在遵义?
羞!七七事变后第一个向日军投降的国军高级将领居然是丰宁人
七七事变后,第一个被击毙的日本将军是在丰宁!

老羊铲史作品集《来的都是客》线下销售:

桃李街汇文书店

丽正门东侧避暑山庄博物馆文创店

避暑山庄内及磬锤峰景区旅游商店有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