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年550倍收益,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清风斋 2021-11-08

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约翰.邓普顿

约翰.邓普顿

约翰.邓普顿爵士(也有翻译为约翰.坦伯顿)被称为投资界的哥伦布,是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的创始人。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

邓普顿生于1912年的美国,后入巴哈马籍。1934年,耶鲁大学经济系毕业,之后赴牛津大学深造,并最终获得法律硕士学位。跟吉姆.罗杰斯一样,妥妥的名牌大学高材生。

其实,我们之前跟大家分享的投资大师,大多数也都是顶级名校毕业。比如,巴菲特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彼得.林奇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安东尼.波顿毕业于剑桥大学等,再次印证了学习的重要性,用事实打脸了读书无用论的说法。

邓普顿的投资业绩如何呢?从1954年到2004年的50年间,邓普顿的年化收益率约为13.5%,翻了550倍。也就是如果当时买入1万元邓普顿的基金,50年后将变成550万!

邓普顿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持久的高回报?关键还是在于他的投资理念,即逆向投资策略。

邓普顿的逆向投资思想,同样源于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理念。把安全边际放在第一位,只投资那些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这类股票往往都是被投资者冷落的冷门股。而且,邓普顿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市场,他会在全球范围寻找那些低估的股票。因此,他也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

比如,二战期间,在大萧条和战争的双重恐怖氛围中,他购入了104家,股价低于1美元的美国公司股票,每家各买入100股,其中34家处于破产状态,4家后来变得一文不值,但4年后,整个投资组合价值升至4万美元,为邓普顿赚取了第一桶金。

到20世纪50年代,邓普顿又最早投资于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最终获益匪浅。

当然,在股市异常亢奋时期,邓普顿也会选择远离股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股市崩盘前,邓普顿是最早撤离的投资者之一。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最疯狂的时候,邓普顿通过做空网络股,几个星期内赚了8000多万美元。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邓普顿的逆向投资策略,主要有以下8点:

1,以总回报最大化为目标;

2,在高品质的股票里寻找价值;

3,耐心等待低价买入的机会;

4,分散投资,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占比不能超过50%,任何一个行业的投资占比不能超过25%;

5,投资前一定要想清楚,认真做好公司研究,实时跟踪,检验自己的投资;

6,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7,做投资一定要理性决策,不能靠感情或情绪;

8,对未来要积极乐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