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一个让我们受益终生的字

 润泽园 2021-11-08
发布时间:2021-09-29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观察:一些人小有成就后,“自信”和“傲慢”的边界就变得模糊起来。在家里,总是评判和挑剔对方,甚至令家人大气不敢喘。在工作中,部下和乙方的恭维多了,自己的谦虚和礼让却少了。有了功劳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书正宪扇》

 

这是阳明先生《书正宪扇》中的开篇一句,直指人心。

 

一个人心中有“傲”,既做不到“忠”,也做不到“孝”。从古人象和丹朱的故事中,可以窥见傲的“罪大恶极”之所在。

 

象是贤君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丹朱则是贤君尧的儿子。

 

象性情傲狠,因为对异母兄舜心怀不满,曾多次寻机杀死舜,但都未遂;丹朱“心既顽嚚(yín),又好争讼”,因而尧并未将帝位传给儿子丹朱,而是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象和丹朱,与贤君同吃同住,却因自己的傲慢,就耽误了一生。一个“傲”字,就结果了一生。做个“极恶大罪”的人,终无所成。

 

为什么一个“傲”,就足以让一个人“极恶大罪,更无解救之处”呢?

 

其实,傲的本质是自卑,一个傲慢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自卑的人,只不过用傲慢来掩盖自卑。心中有傲,就好比乌云遮蔽了天空,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懂别人,因而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一旦有 “傲”在,一个人就处在了错知错行的层面。如此,不仅毁掉自己的一生,如果是带领一个家庭,甚至会亲手毁掉孩子乃至一个家庭、家族的未来。

 

傲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


——《答顾东桥书》

 

真正自信的人,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不卑不亢,从善如流——因为拥有这份自信,所以开放、包容,所以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不断修正自己,让自己能够“顺势而为”。

 

“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传习录》

 

对一个傲慢的人来说,所有的学习、经验、知识只会成为增长他傲慢的资本,因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为人处事,激发内在无穷的能量,除掉“傲”这一病根,就有地步可进。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


——《书正宪扇》

 

“中心恭敬”是指内心有一份“诚”,而不是表面上的样子。唯有内心恭敬,才能展现一份美德。

 

阳明先生指出,普通人与先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先哲是“谦到至诚处”,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而一般人却放任自己的傲慢或滋养他人傲慢,已是身处危险而不自知。

 

《易经》64卦,唯独“谦卦”是“六爻皆吉”。因此,“谦”不仅是美德,更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避免此生成为一个“极恶大罪”而不自知的人,要不断勤学、改过,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汝曹勉之敬之,其毋若伯鲁之简哉!”


——《书正宪扇》

 

在写给正宪的书信的最后,阳明先生讲了“伯鲁之简”的典故,让人深思。

 

赵简子是春秋时期赵国君主。赵简子有两个儿子,长子伯鲁,幼子无恤。面对该选择哪位作为继承人时,赵简将两个书简分别送给两个儿子,并告诫二人,简上的文字要用心领会。

 

几年后,当被问到书简上的内容时,伯鲁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被问到书简在何处时,伯鲁早就不知丢在了哪里。而无恤对简上的内容了熟于心,并从袖中恭恭敬敬拿出了一直带在身边的书简。

 

后来,赵简子将皇位传给了幼子无恤。赵国的昌盛,又是后话。

 

无恤是那个“被选中”的人,之所以被选中,具体原因,我们也能窥其一二。但一份谦虚,一定是重要的原因。

 

如何成为那个“被选中”的人,相信答案就在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