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次!中国科学家证实“水变冰”百年理论预言

 昵称p2F4g1IK 2021-11-08

近百年前,科学家吉布斯提出“临界冰核”这一理论,并被写入了教科书。然而,“临界冰核”的真实面目却始终没人见过,人类对“水”和“冰核”之间的转变更是知之甚少

那么什么是“临界冰核”?

临界冰核是水和冰相变过程中瞬间存在的过渡态——纳秒级别,尺寸非常小——纳米级别,在这些难题面前,人类的微观探测技术“相形见绌”。所以也有科学家认为水结冰的过程根本不存在临界核,只要水分子形成无序的团簇,再重构后就可形成大的冰晶,进而结冰。

2019年12月1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这一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健君、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昕团队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这也是科学界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临界冰核”的存在,证实了经典临界冰核理论的百年预言。

图片

从一系列的数据中获得定量关系,当成核温度和纳米氧化石墨烯尺寸的乘积等于200时,水结冰

根据热力学原理,水分子在溶液中会不停地进行热运动;当温度低于冰点,水分子会趋向进行有序的排列。冰核的形成,就是水分子的无序热运动和水分子有序排列的竞争结果。当然,并非所有的冰核都能变成宏观的冰晶,仅仅当形成的冰核大小超过临界尺寸时,即形成“临界冰核”时,水才会开始结冰。

研究发现'冰核’临界尺寸的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这是水分子聚集形成冰晶结构,并快速形成大冰晶所需的最小临界尺寸。

实验结合理论计算,简洁清晰地得到了“临界冰核”的尺寸。而破解这个百年难题的工具,并非冷冻电镜,也不是计算机模拟,而是一把“纳米尺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