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层次感”,打开新境界 :《道德经》中的智慧

 润泽园 2021-11-08
发布时间:2021-10-2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总体呈现出的,是一种“层次感”,即,人与人格局与境界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接下来,我们逐句解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爱美,也喜欢被别人称赞,但如果贪恋别人的赞赏,那就是一份虚荣心的投射,就不是真正的“美”了。为了追求称赞而表现出看似美好的品质,其实是一份“恶”。真正的美是从内心到外在、自然而然的流露。

 

同样,天下人都知道行善是善事,但是,为了行善而行善,起心动念并不纯粹,已经掺杂了一份好名,也不是真正的“善”。因而,善恶、是非,很多时候都不是绝对的。面对同一件事,由于层次不同,对于是非的判断就不同,带来的结果自然也不同。争论之所以产生,往往是因为每个人都从自己所站的层面出发,看到了不同的是与非。

 

站在三层楼往下看一楼时,自己所处位置是一个高点,但对于站在五层楼的人来说,自己的位置又是一个低点。层级不对等,如果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人生,难免会心生许多苦恼。心外求法,实际是让自己被外在的“不如人”或“胜过人”所主宰,进而心生自卑或者自大。

 

所谓“有无相生”,从没有变为有,指的是当人的心灵品质提升,格局与境界来到新的层面时,从原来的“无”中也能看出“有”来。比如,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更自信时,外在的容颜与气质也会焕然一新,从无到有。有同样可生无,比如当一个人去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会收获喜悦,有形的付出就激发出了无形的爱。而当一个人内心的爱被激发后,会做出更多善行善举,如此,有无就实现了互生。

 

所谓“难易相成”,也是指难和易可以相互转化——万事开头难,学会一项新技能,原来望而生畏的任务也可能变得很简单。长短、高下、强弱同样如此,没有一个人能永葆强势,随着环境的变化,弱也可能转变为强。而一个人唯一可以把握的,是建设自己——自己所站的层面提升了,层次感不同了,就会看到更多的能够相互转化的机会。

  

 

那么,处在更高层面的人是怎样一种状态呢?这一章的后半段,就是老子对前者的形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当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为外界所左右,行无我利他、化育人心之事。而化育人心,靠的不是语言或者文字,也不是说教和说服,圣人凭着高尚的道德和人性的光辉去感化、引领民众。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太阳普照万物,给世间带来光明与生机,却并不以此自居,圣人也是如此。为了民众福祉,圣人可以不辞辛劳——孔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阳明先生“竭忠尽瘁,效犬马之劳”……而正是因为圣人不以此功劳自居伟大,反而能够流芳百世。

 

今天企业家学习《道德经》,渴望从中汲取先贤的智慧,引领企业发展,实现事业长青,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不是明白字面意思,而是体会老子所处的层次,体会老子的心,进而沿着老子的教诲,逐渐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

 

身边的事事物物,是是非非,其实是一面面镜子,照见的是企业家的层次。面对一个经营难题,或者一项重大挑战,我们要清楚的是,自己当下的看法与观点,未必是事情的本质。

 

想要成就长远的事业,就要来到更高的层面。假若企业家能够向着先贤的层面而攀登,以“利益他人”为中心,而非以“利益”为中心去建立自己的经营哲学,并应用于战略创新,那一定能收获客户、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尊敬和称叹,不以善为善,为真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