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启示录149: 欲不欲与学不学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老子为什么说圣人们的欲望是没有欲望,做学问要做到看起来没有学问呢?圣人们为什么不稀罕稀奇的难得之物呢?圣人们为什么想的总和我们普通人相反呢?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道德经》第64章结尾,老子再一次告诉我们,圣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圣人是怎么做学问的?圣人有什么追求?

01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告诉我们,那些圣人们他们的欲望,恰恰是想办法没有欲望。
圣人们不稀罕我们普通人认为稀奇的、那些难得的东西。
做学问要千方百计的做到看起来像没有学问一样。也有人说“学不学”,是学习那些普通人不太愿意去学的东西。
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就是比一般的普通人看起来还普通、还平凡的境界。
而且圣人只是千方百计的去辅助万物,顺应自然,而不敢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妄为。
不管老子怎么去讲圣人,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圣人,他的想法和他的做法,都是和我们这些普通的凡夫俗子是相反的。
这也难怪道家常讲:道在反面。还有另一个说法是:顺者成人,逆者成仙。

02
圣人看问题,处理问题很多时候跟我们是不同的。
你看我们普通人都是一团欲望,我们争名逐利,但是圣人他所追求的恰恰是能够减少甚至消灭自己的私欲。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宋明理学家们总讲: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灭人欲”的“灭”字,很容易让人误解,容易把人带到沟里去。
但是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欲望会遮蔽人的智慧。一个人欲望越多,他的智慧就一定越少。所以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因为人一旦有了欲望,他就会贪,就想得到。如果得不到,就会不高兴,甚至会嗔恨。而人内心一旦被贪婪和嗔恨所占据,心里就别想得到平静。
不管佛家、道家、儒家都认同一点,人只有内心极度宁静的情况下,生命本有的智慧才能显现。
如果没有内在的平静和干净,智慧就不会出现,就没有办法去明心见性。那个与天地同在、不生不灭的本来之性不会显现,不会苏醒。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更好的理解了,那些出家人为什么喜欢一张嘴就自称贫僧,贫道。
其实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大修行者,他们都是在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减少自己的欲望。
欲望越少,精神和智慧方面的内在财富就会越多。
圣人们因为内在的智慧开启了,能够看透万事万物的本质,所以对外在的财物啊,他就没有贪占之心。
我们普通人特别想得到的那些稀罕物,他反而不看重,反而不贪求。
因为老子在《道德经》前文就讲了,这些东西叫难得之货,难得之货会让人心发狂,而且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得到这难得之物的过程很折腾人,很折磨人。因为它是难得之物,你喜欢,别人也喜欢。
别人千方百计地想得到它,别人想得到,你害怕失去。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自己得到了之后立刻会变得更加不安,因为怕被别人惦记走。所以内心永远是不得安宁的。

03
前面说过“学不学”三个字,有两种解释,“复众人之所过”也有两种解释。
“学不学”,一种解释是学习普通人不愿意去学的内容。
另外一种解释是,学问做到最后能够达到看起来毫无学问的样子,不用刻意的去外露自己的学问,不标榜自己和普通人的区别,不要显得自己特别有学问。
联系前后文,再联系到其他圣人的著作和他们的表现,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
“复众人之所过”也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就是圣人能设法做到不去犯普通人犯的错误。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圣人做学问做到最后,要比普通人看起来更加普通,也就是老子讲的和光同尘。
虽然,“学不学”和“复众人之所过”的两种解释,道理上都能通,但是我都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学问做的越多,他看问题就会越通透,人也就会越谦卑,越不会去刻意标榜自己。
反而有意无意的在人前守拙和示弱,甚至比那些没有学问的普通人显得更没有学问。
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常讲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人,反而有响动。半瓶水才会响。瓶子里装满了水,就没有响动了。
谷子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它的穗是仰起来的,挺起来的,一旦成熟了之后就会弯下腰来。
修行的人常讲:高僧只说家常话。境界要是真的能达到圣人,他也就没有我执了,也就不会太在乎我,我的名誉,我有什么?我会失去什么?
他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采用能让对方最能接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这样对方就没有压力。
其实这种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学者、专家,基本上都达不到这个境界。
知识!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分别。人的分别心一旦重了,那么内在的所知障就会更强烈。
一个有点学问的学者是很容易从他的谈吐,从他的外表看出来的
而一个真正有大学问和大智慧的人,不一定能从外表看出来,甚至可能还很平凡。
就跟院士李小文一样的,跟一个看门的老大爷看起来没什么本质区别。

04
老子在64章最后一句,再一次的告诉我们,圣人是体道、悟道、与道合一的。所以他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因为道的境界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帮助万事万物而不占为己有,而不居功功自傲。
圣人已经与道合一了,所以圣人的行事方式就跟大道是一致的,他们会千方百计的给别人,帮助别人。
圣人已经基本上没有了个人的欲望,因此他们的心地很纯净的,能够明心见性。
知道万物都是一阴一阳的,有得一定有失的,有失也必然会有得。所以他们都不敢贪求,也不会去贪求。
更不会太在意个人的得失和荣辱,甚至极端的连个人的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
而且因为明心见性,因为有了大的智慧,所以看事情看得很通透,事情往哪个方向发展,能做不能做,自己心里很清楚,完全是顺道而为。
不会因为个人的欲望强加个人的意志,像普通人那样妄为。
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四个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