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趣谈】第120期:由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构成幽默和笑话——逻辑篇(25)

 崔无容 2021-11-08

【语文趣谈】栏目简介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毕光荫  /  栏目副主编:周敏璐

审校:彭莎、周敏璐 /  责编:杨衢

图片

《语文趣谈》栏目设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对同类型素材的“趣味化重组”,启发学生“清理知识的仓库”,广泛联想,实现知识的迁移。该栏目将会把古今中外的素材广泛联系,再给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对这些材料再次“重组”,得出自己的答案。

形式上,不取“教材式”的安排,力求更活泼,更新奇;内容上,尽量少取“正经文学”,或是取用“正经文学”,而少取“正义”的解释,发散学生的思维,展示给学生世界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栏目信息

【官宣】《语文趣谈》栏目今日上线,还不速速围观

图片

由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构成幽默和笑话

所谓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由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弄清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所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是另一个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判断。什么是必要条件呢?就是说,如果没有A,就必然没有B,而有了A,却未必有B(可以有B,也可以没有B)。这样,A就是B的必要条件。例如,“只有达到结婚年龄,才可以结婚。”其中“达到结婚年龄”对于“可以结婚”来说,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如果没达到结婚年龄,就不可以结婚,但是达到结婚年龄,既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表:

图片

我们可以用“只有达到结婚年龄,才可以结婚”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例来说明上表。假如事实上某人达到了结婚年龄,同时某人也结了婚,即前件和后件都真,那么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真的。假如某人达到了结婚年龄,同时某人没有结婚,即前件真但后件假,那么,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仍然是真的。假如事实上某人没达到结婚年龄,同时也没有结婚,即前件和后件都假,那么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仍然是真的。只有当事实上某人没有达到结婚年龄,但却结了婚,即前件假而后件真,那么,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的。

前面已经叙述,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例如:

只有刻苦钻研才能攀登科学高峰;

他攀登了科学高峰;

所以,他刻苦钻研了。

只有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某工厂没有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所以,某工厂的生产不能顺利进行。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而且它的后件也是真 的,那么它的前件就不可能是假的,而只能是真的。因此,如果承认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就必须承认它的前件。同时,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而且它的前件又是假的,那么它的后件就不可能是真的,而只能是假的。因此,如果否认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就必须否认它的后件。这样,就得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两条规则如下:

①否认前件就否认后件;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

②承认后件就承认前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件。

图片

幽默《再抽两次》

父亲在家中发誓:从今天起保证戒烟。我要是再抽,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除非六月里下起漫天大雪!”

儿子听了,马上说:“求您再抽两次!”

“为什么?”父亲迷惑不解地问。

“头一次让我看看太阳是怎样从西边出来的,第二次让我看看六月雪!”

在上例中,父亲戒烟的誓言,可以整理为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除非六月里下起漫天大雪,父亲(我)才能抽烟。儿子根据父亲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推出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除非六月里下起漫天大雪,父亲再吸烟;父亲再抽烟;所以,太阳从西边出来,六月里下起漫天大雪。这是一个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因为它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承认后件就承认前件”的规则,正是由此,故构成了幽默。

笑话《老鼠药》

某人举着一个小纸包对围着他的人群起劲地喊:“这是我家世世代代祖传的专毒老鼠的特效药。再猖狂、 再厉害的老鼠,只要沾上一点我的老鼠药,立刻就会死去。”

听众问:“请问这药怎么使用?”

这个人回答说:“简单得很,只要把药抹一点在老鼠的嘴巴上就行了。”

在上例中,卖药人介绍毒鼠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把鼠药抹在老鼠的嘴上,老鼠才能药死。但是事实上是很难把老鼠药抹在老鼠嘴上的,因此必然得出这样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把老鼠药抹在老鼠嘴上,老鼠才能药死;不能把老鼠药抹在老鼠嘴上;所以,老鼠不能药死。上例之所以可笑,就在于他介绍的毒鼠方法“只有把老鼠药抹在老鼠的嘴上,老鼠才能药死”这一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是真的,那么否定它的前件,后件就不能实现,这正是卖药人可笑之所在,故构成了笑话。

图片

笑话《听呼噜》

明明对哥哥说:“哥哥,你夜里打呼噜声特大,吵得我整夜睡不好觉。”

哥哥:“那怎么可能?”

明明:“难道你不相信吗?”

哥哥:“不相信!”

明明:“好吧,等你夜里打呼噜时,我一定把你叫醒,让你自己好好听一听。”

在上例中,包含着这样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睡觉时,才打呼噜;不睡觉时(叫醒);那么,就不能打呼噜。由于明明不明白这个道理,故构成了笑话。

笑话《脸皮》

一个绅士在夸奖一位小姐。小姐莞尔一笑,问道:“先生,你知道世界上最锋利的是什么?”

“不知道。”

“就是你的胡子呀!”

“小姐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我觉得你的脸皮已经够厚了,但它们居然还能破皮而出。”小姐走了,身后那位绅士讪讪地站着。

在上例中,那位小姐挖苦绅士的话可以整理为:只有能破皮而出的东西,才是最锋利的;胡子是能破皮而出的东西;所以,胡子是最锋利的。这是一个错误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因为由肯定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不能推出肯定后件的结论,很明显, 能破皮而出的东西决不仅仅是胡子。由于小姐故意捏造了一个错误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故构成了笑话。

栏目作者

图片
图片

毕光荫,“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精通《史记》,曾参与开发多套国学教材及《史记》相关课程。2020年年初,在由新课标大语文公众号平台发起举办的“语文人的担当”大型公益网络直播课活动中三次开讲《史记》。2020年高考结束后,与王涛老师合作发起“'词人才子’挑战古文写作全国十地高考下水文”活动,用古文写作全国十个地区的高考下水文,由王涛老师亲自点评,相关文章已经结集收入《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一书中。2019年参与撰写王涛老师主编、三十多位一线教师参编的《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并担任副主编,历经两年时间反复打磨,本书目前已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