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这篇后记太扎心:母亲说她不能死,她要忍,要让我上学…

 阿呆爸育儿 2021-11-08

这是阿呆爸第473篇原创


作者:阿呆爸

01.

一篇扎心的博士论文后记

最近一篇北大博士论文的后记火了。好几个朋友向我推荐,说:

太扎心了,自己看着看着就哭了,求学的寒门子弟都可以读一读。

还有人读完之后,问我:

这个博士里说到的农村人情世故,真的那么现实,那么残酷吗?你也出生农村,你也说一说吧。

好奇地打开这篇《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才发现这是一篇十多年前的“老”后记了。

它的主人公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肖清和,述了他从安徽潜山一个大山里的放牛娃到考入北京大学的历程。

实际上,这篇后记前些年就在网上红过一次,当年就打动了我,这一次重读,依然是眼泪掉下来。

特别去查了一些资料,结合博士论文后记和媒体报道,大致梳理了肖清和的经历:

1980年,肖清和出生在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在他8岁那年,爷爷病逝,家中无一分积蓄,多亏一位医生资助了20元,才为爷爷办了丧事。

小升初考试,他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因家里付不起学费而一筹莫展。同龄人都去新学校上学了,而他只能边放牛边找书看。那年秋天,他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

第二年春天,在母亲的努力下,他终于重返学校。1999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2009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他是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肖清和

这篇走红的后记即来自于他2009年的博士论文,《“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

02.

苦难消磨的人,比造就的多

肖教授的博士论文后记说了啥,为什么现实、扎心?

全文比较长,我摘选几段大家读一读就知道了。

之所以说它扎心,因为他将一个寒门子弟求学之路的坎坷、艰辛,在一种令人心碎中娓娓道来。

《后记》部分内容

肖教授出生于1980年,我比他小点。交不起学费、买不起书、在油灯下看书,这些事00后很难想象。但在我们那一代,其实屡见不鲜。

我至今非常清晰的记得一件事。

上中学时,我想买一本课外习题参考书,定价17块钱。那时候我父亲一天的工钱也就15块吧。实在太想要了,犹豫了很久,找母亲开了口,但是她没同意,因为没钱。

之所以说它残酷,是因为他将写出了真实的人性,世态炎凉。

当肖清和一文不名的时候,备受歧视和欺辱。而得知他被北京大学录取,那些曾经“欺负”的村民就好像是失忆了一般,甚至还张罗起要将他送去大学。

他从那个人人厌恶的没出息,变成了人人要求去家里吃饭的大学生,这些反差也让肖清和感受到了差距甚至是讽刺。

《后记》部分内容

这种世态炎凉,其实不仅仅是农村,城市里也一样。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吧。人性自古如此。

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 。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

我从来不赞美贫穷,也不认为什么苦难磨练人。我见过很多颇有天赋、才具的人,因为苦难、贫穷而消磨,垮掉了再也没有爬起来。

它毁掉的远比造就的多。

03.

扛下了的人,都是伟大的人

而恰恰是这一点上,肖清和的经历,非常值得寒门学子读一读。

因为他虽然饱经磨难,但信念不灭,虽然命运残酷,但仍然向阳生长。

《后记》部分内容

一如有网友所说:

心酸和无奈,却也感受着温暖。

一位好的母亲,好的老师,好的人,哪怕他们自己的路布满荆棘,也会为你用微光照亮前行的路。

漫长的心酸往事,哪怕任何一个瞬间的放弃,就会是不一样的命运。苦难,不是每个人都能抗的下来的,扛下了的人,都是伟大的人。

看肖清和的后记,想起今年上半年另一篇走红的“致谢”。

作者的是中科院的黄国平博士。他的求学经历和肖清和很像。

 黄国平博士

也是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家庭环境贫困、父母变故很大。一路走来,饱受冷眼,也铭记一路上援手的师友、陌生人的温暖。

黄国平是12岁母亲离家,17岁父亲去世,同住的婆婆也去世了。启蒙恩师没有看到他上大学,师母也在四十岁匆匆离开人世。

他也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下雨了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

上学的时候还因为拖欠学费经常被叫出教室约谈。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领作业本。

还有很多泪目的经历,这里不再一一赘述。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00后、10后、20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求学艰辛经历,这是生逢其时的幸运吧。

但换到其他行业,这种不屈向上、不放弃的精神,这种对一路走来无论冷眼还是温暖,都铭记不忘,却是永不可少的。

04.

要逆天改命,读书就是最好的一条路

每次看到这样的论文后记,都备受感动。

记得以前的中学课本上有一篇明朝大儒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讲的也是他早年勤苦学习的经历。

为了求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但他从来不敢懈怠,对别人的华衣美食也毫不羡慕。最终才在学问、功业上登堂入室有所成。

毫不夸张地说,像肖清和、黄国平这样的“博士论文后记”,就是今天的《送东阳马生序》,值得寒门学子读一读的。

还特别想说的是,现在流行一句话“寒门难出贵子”

这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自媒体的夸大其词。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个体,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寒子弟来说,都不要相信为好。

我见过许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抱怨父母家境不行、政府学校资助不够、企业老板工资很低,一路上怨天尤人,最后活生生地把自己给搞废了。

他们的抱怨的事实也许都是真的,不带一丝一分的水分。

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命运很残酷,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也从来就没有温情脉脉的躺赢。

老天发了一副烂牌,你全力打好,不下牌桌就算赢。

在今天的中国,要超车,要逆天改命,读书、高考就是最好的一条路。本来就家境贫寒,出路无几了,再沉溺于那些“读书无用”“寒门难出贵子”,一路浑浑噩噩,几十年就过去了。

到那时候,你能怪谁?谁又会听你的抱怨?

 · 今日互动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