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开展:我更愿意把这些称之为底层逻辑(二)

 新消费OD老A 2021-11-08

一、一个人为什么没有责任感?

其实本质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自己自己要什么?要去往哪里?没有自我,人只有有了对自我身份的明确,支撑此身份的信念、价值观、规条就会逐步清晰,有力量。他就会无需别人监督和鞭策,他会告诉自己,这是我自己独立选择的(而这个选择是他对价值的判断而作出的),他就会负责任,就自由了(自由就是想干嘛就干嘛),就自己成为了自己。

所以,自由是选择、自由是责任(1对自己负责,2对外界负责)、自由是枷锁。

那如何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就是帮他逐步明确他自己、启发他找到他自己,因为人最爱的是自己,人只喜欢两种人,一个是像自己的人,一个是与自己相反的人(相反的人就是自己做不到、不敢像别人那样做、不愿意像别人那样做)。

二、管理者可以从4个方面训练员工的信念,从而去引发人性深层次的动机:

1、我可以突破环境的限制、我要采取行动;

2、我要提供服务;

3、我的服务要获得报酬;

4、我要以领导者的身份提供服务(首先是要创造价值、且价值是别人定义的)

三、人与人相处的基础是什么?

首先是彼此期望的达成,再做的好一点的话最好是能超越他的期望。

四、如何变成一个悟性一点就透的人呢?

有些道理有些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都搞不明白,有些人只需要一支烟的时间,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有了一些一生都无法跨越的鸿沟,给大家以下四点的思路,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我相信这四点在你的身上都会有体现,如果你不是可以相应的对照提升,相信你也可以变得通透智慧:

1、悟性高的人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是极端的不以自我为中心,无论听谁表达,他们思考最多的是别人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需求动机是什么?x很多人的清醒模式是听的过程中时刻准备着如何反击,或者是揣测对方对自己的看法跟评价,这种伪倾听没有任何的沟通价值,当他们开口说话的时候,几乎不会加载任何的个人的情绪,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服务最终的目的,总之,过度关注自身的人,是注定要招致失败的。

2、他们都极度尊重人生现实,比如很多人就接受不了自己实际上就是个普通人,总是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种心态一定会导致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像个怨妇一样,怨环境、怨领导、怨命运,总之就没有一丁点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就不会有脚踏实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人生现实的人,会接受现实,融入现实,遇到问题接受他撸起袖子开干,能力不行提升能力,问题卡住了找根源,他们发自内心的接受每个领域每件事情背后的客观逻辑和现实,也尊重这些逻辑和现象作为一种现实而存在,挡在他们面前最多的是为什么,而不是凭什么,内耗这种事儿他们从来不做。

3、他们基本都非常喜欢阅读,会广泛的跨领域,读书也会反复的精读,只要不断的去阅读,学习跟思考,融会贯通,才能领悟到事情运转的规律,无论是读科普书籍还是历史书籍,还是人文书籍,书读多了,你会发现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儿。

4、他们应用新知识的热情特别高,你会发现很多牛人总喜欢跟人分享一些新观点,新知识,表达欲只是其中一点,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他们重新捋顺加巩固知识的环节,很多人实际上是刻意而为之的,把一套知识完整的输出其实已经完成了他对知识的检查、记忆跟消化,本质上就是费曼学习法,把学到的东西交给别人是最快的学习方式,那或许优秀的人还有其他的特质,但做到这几点,你已经可以击败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五、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逻辑思维的人?

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你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在生活中自己的很多行为决策都是毫无逻辑可言的,很多观点也是无根之凭,经不起一点的推敲。

我们思考的时候,通常会用到两套不同的思维系统,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由我们自己过往的经验、习惯以及所见所闻形成的潜意识,直接作为判断、迅速,是无意识的,不费力的,而逻辑思维系统呢,或者叫做理性思维系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进行推理论证,而哪一些属于直觉思维呢?比如饭桌上一个朋友谈起了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你会想我们不就是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吗?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并不差,应试教育没什么问题。如果稍加追问,你会发现这种想法根本站不住脚,首先我们得确定厉害的标准,到底什么是厉害,与谁相比,我们显得比较厉害,又与多少人比较过,即便你真的厉害,遇到多少人跟你一样呢?如果给不出一个大概的回答,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想法是纯粹的想当然,而这种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频频发生。我们并不是说直觉思维不好,直觉来源于经验,在处理一些简单问题上,我们依靠直觉判断是没错的,他可以节约认知资源,提高做事效率,但在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上,我们就必须用到逻辑思维,不然就会经常出错,甚至被人利用。我们经常说的一些认知偏差,就是由于我们的直觉思维导致的,比如过度自信、盲信权威、盲信大众、盲信喜好、确认偏差、互惠原理等等,所以直觉思维虽然效率高,但却非常不可靠,破解之道就是要主动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它是判断一个人思维水平和判断能力的标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系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到底什么是本质?

电影《教父》中有句话说,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而人们之所以无法参透事务本质,究其原因,是由于思维受限、理性未开启,只有思维发生变化,恢复理性,这一生才能从根本上不同。

其实本质也是不可能通过分析得到的,我们总是听人说,你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教我们各种各样的方法,然而在我们学了很多花里胡哨的方法论之后,你会发现碰到事情的时候,你依然无法看到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呢?我们先了解本质是什么?你想了解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清晰的描述出它的概念、内涵。

大家都想去看透事物的本质,但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想会难住一大部分人,但他却是大家日常经常接触到,并且使用率极高的词汇。也就是很多人在说一些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概念,比如理性是什么?抽象是什么?直接回答,这些都是经常会用到的概念,不要去查阅有多少人能够清楚的描述出来?描述不出来就说明你没有搞清楚,没搞清楚却挂在嘴边,要么就是鹦鹉学舌,要么就是胡说了。

我们先搞清楚本质,本质与表象是相对的,表象就是我们直观感受到的现象,而本质是运用逻辑思维抽象出来的内在的稳定的规律、共性。比如你看到一把椅子,你看到的椅子是表象,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所有的椅子的共性是可以用来做的物件,这就是它的本质,本质实际上就是归纳抽象出来的概念。那你知道了椅子的本质有什么用处呢?你可以设计各式各样的椅子,三条腿的四条腿的、木质的金属等等。只要他能座,你就可以不断的创新。只要椅子的本质的概念存在脑海中,椅子就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还有现实中我们抱有执念的一些东西,比如手工制品,祖传纯手工拉面店。这种店往往是做不大的,但店主往往也找不到本质的原因,他只知道我是手工的,肯定是好吃啊,但面好吃不好吃,不是因为你用手工做就好吃,它的好吃的本质是由面的软硬、宽细等特性决定的,只要满足了条件,手工跟机器是一样的结果,而机器的效率自然是人没办法比的,没有效率自然就没有办法大规模的复制,所以这种店只能是小作坊,你看这就是了解了本质之后,很多事情就可以直接找到要害,迅速的做出判断,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