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铜像!一张稀见的民国时期广州中山纪念堂老照片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1-11-08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48)——广州中山纪念堂老照片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这两天,我鼓足余勇筹写黄埔军校旧址的游记——这本是去年就安排为国保寻踪系列百篇纪念的,但今年以来一直逼赖赖的欠稿甚多,拖了快一年才写完No.99,现在终于可以把它提上日程了。今日翻看电脑中当时拍的照片,去年12月在温暖的广州的那段短暂而美好的往事,忽如滔滔珠江水一般涌上心头。

那次我亦曾前往拜谒广州中山纪念堂,回来后已写有游记(No.87,详见:【国保寻踪】(87)——广州中山纪念堂)。适逢今天整理上架旧藏,发现了一张广州中山纪念堂老照片,这个全景视角的并不常见,但由于这张老照片未标注年份,我在写藏品介绍时对于是否定它为民国时期一度犹疑。在高清扫描放大浏览琢磨时,其中的一个细节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个细节就在正门前,我发现此照片中纪念堂前并没有孙中山铜像,仅有铜像基座!这大概对于断代是有所帮助的,我一时颇兴奋,赶紧查找相关资料,终在《一个城市的仰望——广州中山纪念堂》、《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11-1949》等著作中找到了这段“铜像史”。在去年的游记中我不曾提及此事,正好我也有“国保旧影”的小系列(可以理解为国保寻踪和故纸漫谈两个大系列的结晶),不妨就先以极少的笔墨来作一篇补充吧。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天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的遗作,于1929年1月15日奠基,1931年双十节勉强竣工。竣工之际,正门前即没有铜像,只预留了基座,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修建纪念堂早已花超了预算,这会儿内部还有诸多细节问题没钱解决,建筑本身都还不具备实际使用条件;二是因为以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修造一尊能拿得出手的大型铜雕似乎也比较吃力,就黄埔军校、中山陵(现在)、中山大学那几尊孙中山铜像,可都是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是正宗的Made in Japan...

日伪时期以及抗战胜利国府接收广州之后,铸像之事均未被提上日程,略显讽刺的是,立像倒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了。那是在1954年,“借调”了中山大学的那尊铜像过来摆放,可惜据说是铜像较小,与建筑本身比例失调,视觉效果不甚理想,1956年又搬走了。随后广州市政府委托著名雕塑家尹积昌设计建造,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的孙中山“铜像”在1958年被立了起来。为啥打个引号呢?因为国家那会还赤贫,用不起铜料,只是在水泥像上贴了一层铜粉而已...

到了1998年中山纪念堂大修时,才以尹先生设计的这尊“铜像”为蓝本,原貌铸造了一尊真正的铜像(尹先生也正是1998年作古,不知他是否得见),这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尊。去年参观中山纪念堂时,我曾在铜像下默默仰望致敬了两分钟... 

 
最后回到这张照片上来。严谨点说,它的拍摄时间可以确定在1931-1954年这一区间,考虑到是从湾湾藏家老相册中回流的,也基本可以认定为民国货。我在想,要是啥时候能再找到一张1954-1956年立“中山大学版”铜像这时期的照片来,那就更犀利了。

此照纹银二百二十两可交流



                                静思斋 于岳
                                2021年11月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