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广州中山纪念堂

 访古游记 2022-09-24 发布于广东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近代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落成于民国二十年(1931),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会堂式建筑,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堂。作为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中山纪念堂采用西方先进施工工艺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构图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精神美与技术美,奠定了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独一无的地位。2001年,中山纪念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先生铜像

国保碑

民国十四年(1925)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薄海同悲,各地民众纷纷举行不同形式的追悼活动,寄托对这位伟人无尽的哀思。在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活动的主要策源地广州,民国十四年(1925)3月31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国人应以建祠堂庙宇之热诚来建国父会堂》的社论,引发各界关注。同年4月13日,时任广东省省长的胡汉民发表《致海外同志书》,正式提出“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的建议,修筑广州中山纪念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经过广州市各界讨论并经国民党中央党部议决, 最终确定以孙中山先生第二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时的总统府旧址作为纪念堂的地址。
中山纪念堂全景

民国十五年(1926)2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建筑孙总理纪念堂委员会”,公开登报发表《悬赏征求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及纪念碑图案》,向海内外征求纪念堂、纪念碑设计图。由于设计师纷纷响应,截稿日期从原定的民国十五年(1926)6月15日,延至8月26日。同年6月,“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堂筹备委员会”成立,专责筹办纪念堂、纪念碑事宜。至截止,筹备委员会收到中外应征设计图26份。9月1日,专家评定吕彦直的设计图获首奖,并评价其“山上筑碑、山下建堂,互为连贯,交相辉映”。民国十七年(1928)4月,由于总统府旧址与越秀山上的纪念碑不在同一轴线上,筹委会采纳吕彦直建议, 决定将堂址西移二十余丈。同时拓展大片绿地园林以壮其气势,形成现在纪念堂的布局。

吕彦直
吕彦直(1894—1929),安徽滁县(今滁州市)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曾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毕业前后,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K·Murphy)的助手,参加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

中山纪念堂南门楼
民国十六年(1927),孙中山先生广州纪念堂筹备委员会开始筹集建筑经费,主要分为社会募捐和政府拨款两条途径。社会募捐一为开册劝捐,一为劝销纪念章。后来又增加“职员捐薪”等方式,共募集捐款30余万元。国民政府至民国二十年(1931)纪念堂落成,共拨款毫银300余万元。同年10月30日,筹委向社会公开招标建筑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经过公开招投标,上海陶馥记营造厂、 香港宏益公司、美国慎昌洋行等分别中标并与筹备委员会签订合同。在筹款的同时,拆迁补偿工作也同步开始,该项工作分三期,历时4年,共拆迁364户。

中山纪念堂俯瞰
中山纪念堂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堂高48.63米,南北纵深72.65米,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在总体布局上,纪念堂顺应周边地势,采取“前堂后碑”沿中轴线既对称分布又略有错位的方式,达到从纪念堂门楼往北看, “堂”和“碑”布局,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单体设计中式为体,西式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的钢结构建筑技术,精选国内外最优质的建筑材料,使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工艺,突破了大空间建筑受中国传统木结构的限制,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构图,将一系列传统建筑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中山纪念堂南门楼

南门楼位于整个园区的最南边,为广州中山纪念堂中轴线设计的起点,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香港宏益公司‍建成。南门楼采用三开间,明间高大突出,单檐歇山顶;两侧较低,单檐庑殿顶,蓝色琉璃瓦,土黄色砖砌墙体。三个钢筋混凝土屋顶檐口做出仿木结构建筑的方椽、飞子、大角梁、子角梁、三踩拱、桁檩等,均遍施彩绘。仿木额枋上绘改良清式和玺彩画。南面檐下匾额上书:“中山纪念堂”。三拱门门券和须弥座均为浅白色花岗岩制,明间门券有浮雕卷草纹样,次间无雕饰,以区别等级;须弥座仿清式,但做了一定的简化。

南门楼明间歇山顶与檐下斗拱

南门内是广阔的大草坪,草坪的尽头是孙中山先生铜像和中山纪念堂,平坦宏大的草坪烘托了中山纪念堂的高大、雄伟。孙中山先生铜像位于草坪的北端中轴线上,分为基座和铜像两部分。基座为花岗岩砌筑,下层是须弥座,座上环绕一周石栏杆,栏杆造型与中山纪念碑二层平台栏杆仰视一致。

孙中山先生铜像

基座上层为石砌方台,四面嵌有白石雕刻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文字镏金,为民国雕刻家梁俊生刻。《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为孙中山先生起草的关于建设中国的计划,全文共1300余字,陈述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和思想。民国十三年(1924)1月23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同年4月12日又经孙中山亲笔誊写,并对原件稍加修改后正式公布。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之一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之二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之三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之四

中山纪念堂建成后,由于条件所限,一时无法建造铜像,只在主体建筑前预留了铜像基座。民国二十一年(1932),著名石刻家郑可曾为纪念堂设计了一尊孙中山石像,惜未能实现。1954年春,有关方面将中山大学内的孙中山铜像借来摆放。1956年,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设计的孙中山先生塑像搬上基座。1998年, 按尹积昌设计原样重塑的中山铜像正式矗立在中山纪念堂广场上,原像送与华南理工大学。

孙中山先生铜像

中山大学内的孙中山先生铜像
1954年-1956年立于中山纪念堂

华南理工大学内孙中山先生像
1956年-1998年立于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先生铜像后就是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建在宽阔的平台上,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钢桁架、混凝土和砖混合结构。纪念堂的屋顶以南、北重檐歇山和东、西单檐抱厦,拥簇着中央八角攒尖顶,均覆佛山产的蓝色琉璃瓦,三层飞檐出翘,组成一个有机的组合式屋顶,层次分明,庄重大方。根据《大陆报》民国二十年(1931)的报道,纪念堂八角宝顶是仿效北京颐和园佛香阁而设计的。

纪念堂侧视

颐和园佛香阁
纪念堂屋顶为钢桁架结构,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使跨度达到了71米,由隐蔽在墙壁间的8根柱子支撑,实现了堂内会场中无一立柱遮挡视线的效果。这种外观效仿中国古建筑,内部采用西方先进建筑结构的中西合璧风格,就是民国盛行的“中国固有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建筑的精神美与技术美。为了支撑这种先进、大胆的结构设计,纪念堂采用木桩与混凝土混合基础。木桩用于加固地基承载力,其上为钢筋混凝土承台,同时为了支撑起屋顶八角钢桁架的承重柱,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及西北角处加强了基础。

纪念堂金顶
纪念堂中央的八角攒尖大屋顶上有一呈椭圆形的金顶。金顶高达3.79米,最大直径4.075米。金顶表面全部使用金箔瓦镶贴,金箔瓦为使用金箔烧制的特殊瓦片,纪念堂金顶共用了从香港购进的金箔36166张,折合重量0.92公斤。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顶熠熠生辉,更显壮丽。

金顶金箔瓦

纪念堂屋顶檐角上装饰有琉璃脊兽,纪念堂屋顶脊兽借鉴了岭南民居屋脊上的博古纹等式样,代替象征皇权的龙吻以及寓意神话色彩的脊兽等图案。根据等级,八角攒尖顶上有9个抽象化的走兽,中间重檐顶上有5个走兽,侧面单坡歇山顶及门楼屋檐上各3个走兽。等级从上到下,从主到次依次降低。

中间重檐顶上脊兽

屋檐下有两层仿木结构椽子,椽子头绘有“卐”,寓意吉祥、祝福、和谐。每个檐角的子角梁头浮雕云纹,梁下各悬一青铜风铎。檐下装饰也极力模仿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饰有混凝土仿木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斗拱表面都采用金色边框,设青绿彩画基色,采用间色法排列。为了凸显主楼与边楼的主次关系,边楼檐下斗拱在主楼的基础上又做了简化,去掉了耍头、令拱等,将斗拱完全抽象化了。斗拱下额枋彩绘在清式彩画的基础上,去掉了和玺彩画中象征封建皇权的龙纹,改为红色空方心,旋子彩画替换为卷草纹。额枋下雀替亦饰卷草纹。

檐下斗拱与彩画

南面抱厦的重檐之间有一块蓝底红边的中式贴金匾额,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孙中山题写的“天下为公”寓意深刻,即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府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是中山先生民主思想的体现。

“天下为公”匾额
中山纪念堂正立面(即南立面)抱厦出七开间朱红色水磨石柱廊,东西两侧立面则减为五开间柱列,主次分明,沿用中国传统建筑立面开间不等宽特点,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他相等。正立面有内、外两层檐柱,形成入口的外檐空间序列,而其他两个侧立面则减去外廊空间,突出正立面和大堂入口效果,增添庄严、雄伟之感。廊柱的柱础采用纯白色大理石,与朱红色的柱体形成强烈视觉反差。

纪念堂正立面抱厦柱廊

柱础

抱厦柱廊上的天花为五彩马赛克砖镶贴,天花上悬吊有八角青铜大宫灯。宫灯每面嵌玻璃,下方挂重穗,美观耐用,匠心独运。

柱廊上天花
纪念堂的门窗均为中国传统样式,为优质柚木制成,外刷朱红色油漆,与廊柱呼应。纪念堂墙面装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护墙采用辽宁出产的青色大理石镶造,护墙上则采用上海产乳黄色泰山面砖铺贴,颜色和谐统一。

护墙与贴砖墙面
承托纪念堂的是由香港花岗石砌造的台基,台基为须弥座造型。每个出入口均设置两段阶梯,亦为花岗岩砌筑,一段为五级,一段为九级,暗合“九五之尊”,以示对中山先生的尊崇。纪念堂南立面东侧墙上嵌有奠基石和重修碑。奠基石立于民国十八年(1929),上书“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为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奠基筹备委员李济深等立石”;重修碑立于1963年,为广州市人民委员会立。

奠基石(左)和重修碑(右)
吕彦直对中山纪念堂的设计构思使用了大量寓意深刻的象征性图案,切合筹委会征求设计图时“以庄严固丽而能暗合孙总理生平伟大建筑之意味”的要求。设计图中的象征性图案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体现了设计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设计才华。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在整体色彩上,以蓝、白、红三色为主色调,青色彩绘、蓝色琉璃瓦象征青天;白色穹顶象征白日;红色门窗、柱子象征满地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选择的国旗,寓意“光明正照”、“自由、平等、博爱”,代表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俯瞰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八角形的屋顶暗含三民五权之意,三民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五权即五权宪法: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屋顶檐角的风铎

斗拱间的拱眼壁

屋顶檐角的钟形风铎,与斗拱间的钟形拱眼壁呼应,既是如醒世警钟提醒世人:“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钟”与“中”同音,也是“中山”的象征。纪念堂的东、西立面呈“山”字造型,也是“中山”的象征,同时暗喻孙中山先生的个人品格和革命事业如山一般巍然屹立。

中山纪念堂的“山”字造型
从正门(南门)步入中山纪念堂,墙壁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油画像。此处原应为会场的主大门,现封闭用于悬挂画像更具纪念意义,使每一位进入纪念堂的参观者都能感受到中山先生的精神。画像下有白石垒砌的阶梯,每个阶梯上都雕刻着一件孙中山先生从出生到广州中山纪念堂落成间的大事。

纪念堂内的孙中山先生画像
从画像一侧步入会场,是满眼的红色,与南京中山陵的肃穆不同,广州中山纪念堂力图将对个人的纪念与对其思想的宣传相结合,这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类祠庙理念迥异,古代祠庙都是生者对死者的奉献,而用会堂纪念孙中山先生则是在保持了祭祀空间庄严气氛的同时,还希望生者继续接受死者的教导,利用空间来促进大众教育。这种变化是中国由封建帝国向民主共和国转变的体现。

会场内部

会场平面呈八角形,共有4729个座位,分为上下两层。北面为讲台,东、西、南三面均设有入口,有甬道相连,可以保证会场内近五千人几分钟全部离场,设计科学合理,保证了发生突发事件时人员可以及时撤离。

会场出入口(廊西四门内)

会场出入口(廊西四门外)

会场二楼设悬挑的弧形看台,采用钢结构,材料均由美国进口,共计一百余吨。钢大梁依靠大堂廊座近墙的十根柱子支撑,而钢大梁上又支撑起直角三角形臂架,形成看台形状。为近代建筑的运用钢结构的典范之作。

会场

会场天花为八角形,即为八角攒尖顶的内部结构,中部为弧形玻璃顶,四周为彩色玻璃拼成的花窗,柔和的光线从屋顶洒下来,瑰丽而宏伟。

会场天花
会场座位间有朱红色水磨石栏杆 ,造型古典优美,柱头采用浮雕莲花造型,栏杆尽端设有抱鼓石。

朱红色水磨石栏杆

朱红色水磨石抱鼓石
会场讲台的后墙中央,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四周环绕缠枝莲纹和祥云边框。碑文内容是近现代杰出的书法篆刻家、美术理论家吴子复的手迹。石碑由端州雕刻家梁俊生镌刻。

总理遗嘱碑

孙中山先生头像
会场外为走廊,现开辟为展览空间,一层主要展示孙中山先生生平和有关文物,以及“吾城中山”展览,讲述孙中山先生与广州的城市建设;二层为中山纪念堂专题展览。走廊内廊柱均为方形,朱红色,天花均绘有改良过的清式青绿彩画。

一层走廊

二层走廊

一层和二层间的楼梯为水磨石地面,仍保持着民国时的风貌,楼梯栏杆为汉白玉质,温润高雅。

楼梯水磨石地面

楼梯栏杆

楼梯栏杆望柱
二层通向三层的楼梯为白色铁艺栏杆,栏杆装饰受中国传统木结构窗棂纹样启发,灵活运用于铁艺图案中,具有创造性,在西式风格中蕴涵着浓厚的中国特色。

二层通往三层的阶梯

纪念堂除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以外,还有数处建筑和装饰,均为沿中轴线对称设置。纪念堂南月台上东、西各立有一根青铜旗杆,高22.3米。旗杆下部有花岗岩基座,底部铸造有花纹装饰。

中山纪念堂和旗杆

旗杆底座
纪念堂前大草坪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根云鹤华表,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吕彦直的原设计华表柱头为山羊造型,象征“羊城”广州。民国十九年(1930)1月筹委会登报另行征求图案,后改建为云鹤造型,华表也因此得名。

云鹤华表

云鹤华表上部

纪念堂后部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附楼,高两层,蓝色琉璃瓦卷棚顶,原为办公房和工人房,后改为历史陈列馆和管理中心。

西附楼

纪念堂南立面入口前阶梯左右放置宝蓝色陶鼎一对。此鼎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和中山纪念堂落成而制,分别于民国十八年(1929)6月1日和民国十九年(1930)10月10日由广东省南海石湾上利亚号陶窑厂制作。陶鼎正面有《总理遗嘱》全文,背面阳文“万世昭垂 ”四字, 以示永久纪念。

陶鼎正面

陶鼎背面

背面落款

孙中山先生铜像前园道的东西两侧各放置有一个花盆,是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从惠爱西路搬迁至此,广州吴翘记造,花盆由水泥砌筑,水磨石外表采用莲花座造型,因符合纪念堂园区庄严的气氛,很好地融入了周边环境, 故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 

莲花座花盆
纪念堂园区内灯柱也为民国时设计,上部灯箱仿庑殿顶,四面嵌入透明玻璃,为室外公共空间提供了全覆盖的照明系统。

灯柱


中山纪念堂大事记

民国十四年(1925)提出建设中山纪念堂并选址。

民国十五年(1926)确定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

民国十六年(1927)开始筹集建筑经费并进行拆迁。同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纪念堂建筑单位。

民国十七年(1928)3月22日,中山纪念堂动工兴建。

民国十八年(1929)1月15日,举行奠基典礼。

民国二十年(1931)10月10日,中山纪念堂主体工程完成,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民国二十七年(1938)6月7日,中山纪念堂遭受日军空袭,部分损毁。10月21日广州沦陷,中山纪念堂被侵华日军占领。

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9月16日上午10时,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兼侵华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在中山纪念堂讲台上向国民党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张发奎上将签署降书。

田中久一在投降书上签字

1950年代初至1988年,纪念堂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维修,1998年在此对纪念堂进行大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