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021-11-07 20:2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髋臼周围骨盆复杂缺损的分型系统,并创新性采用3D打印个性化一体化翻修假体设计及制备,提出一步法手术设计及功能重建,实现了翻修重建假体即刻及长期的稳定,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相关临床研究成果“A novel revision system for complex pelvic defects uti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髋臼周围骨盆复杂缺损的分型系统,并创新性采用3D打印个性化一体化翻修假体设计及制备,提出一步法手术设计及功能重建,实现了翻修重建假体即刻及长期的稳定,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相关临床研究成果“A novel revision system for complex pelvic defects utilizing 3D-printed custom prosthesis”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杂志(IF:5.191)发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作为20世纪最为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但因假体植入后松动、感染、假体周围骨溶解及骨折、假体脱位等导致置换关节失败,不可避免地须进行二次或多次假体翻修手术。绝大多数髋关节翻修患者均伴有髋臼周围大小不一、形态复杂的骨盆复杂缺损,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存在缺损范围巨大、缺损结构复杂甚至伴有骨盆环中断、分离、丧失力学传导及支撑,运用标准的髋臼杯、加强环、填充块及骨水泥等传统翻修手段无法完成或勉强翻修,术后疗效不理想或很快失败,导致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生活质量显着下降,甚至最终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