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双减”| 课堂何以高效?深高集团这样做……

 wupin 2021-11-09

今年7月份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从集团领导到老师迅速行动,压减作业时长、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特别是拥有义务教育学段的南、北、东三大校区更是推出一系列重磅举措,从作业、课堂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努力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还要提质、增效。

作业设计对学生的减负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让孩子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不下降,甚至还要“提质”,最根本的还是在课堂。在去年“学科建设年”的基础上,深高集团早就将本学年的关键词定义为“课堂提升年”。

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邵爱国指出,深高特色的GLOBE教学是问题导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学习内驱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材施教,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加大GLOBE教学法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完善校本课程,努力构建有学校特色、有示范价值的校本课程体系。那么,在“双减”背景下,深高的课堂又呈现出哪些特色呢?

1

从错误出发消灭错题

深高特色的GLOBE教学法提倡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展开学习。学校每学年都会开展全校大规模的GLOBE教学比赛,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问题引领,让孩子们自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动灵活、及时、随机。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达到高效课堂。”东校区初中部李颖婕老师说。

小组分享式学习课堂

“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要呼应'双减’诉求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课堂教学,所有的书面作业、拓展性作业,最终都要回到课堂上。”东校区初中部樊迎鑫老师说。

利用QQ群相册收集错题

他的做法是进行错题的收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错题再反思或再创新。由老师去推动,让一些程度好的班级和学生设计改编题、创新题,再把这些题目纳入到滚测中,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东校区小学部也在做着同样的尝试。夏井川主任介绍,学部2019年就在做“基于学生错题的教学诊断实践性研究”,每一个班上的学生、每个学科都有错题库,把学生的作业、练习册、试卷,包括随堂练课本上的错题收集起来,然后对错题进行归因分析。

二年级上册错题库

目前,他们已找到了4个原因:学习习惯问题、知识理解问题、试卷命题问题以及课堂教学问题。如果是课堂教学的问题,就去分析,这个知识点属于哪个内容里,教学目标是什么?然后对它进行片段教学设计。这个片段设计也会收集起来留给下一个年级,老师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加高效。

“从错误出发,消灭错题。当我们把错题都消灭掉的时候,剩下来的就都是正确的了。我们不要求学生一定要考100分,但是希望尽量不出错。”

2

大单元教学架构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深高南、北、东三个校区的教学共性,而且其成效也非常明显。所谓大单元教学设计,即从单元内部之间的关联、单元内容的统整和学习活动的指向出发,达到学习结果的聚焦乃至学习行为的迁移。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北校区基于学科素养和学科结构本质特征,将每个课时进行大概念的分解,具体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实行大单元教学

英语学科单元目标梳理

老师们针对单元的重要知识点,研发种子课、生长课、发展课和总结课。种子课是一个单元的起始和基础,在本单元中能够迁移。例如,小数除法单元的第一个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就是种子课,这节课的知识得到强化,到生长课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自主探究后续的学习课程。知识不断转化和迁移,同学们就能长出知识能力和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后,在接下来的发展课和总结课中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思路。

种子课、生长课、发展课和总结课

大单元教学的背后是 大单元的教材整合 。拿初中语文来说,以前一篇小说单元的讲课很耗时,现在,北校区的老师把整个综合阶段,比如九上、九下所有的小说单元里的共同点放在一起讲。在讲到小说三要素里的环境时,老师讲解完一课,大单元里还有另外的课文就让同学来讲。

大单元把相关类型的知识点重新整合,缩减了上课的时间,重点更突出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北校区初中部语文老师王国荣介绍,初三一个单元有4篇古典小说,《范进中举》《智取生辰纲》《刘姥姥进大观园》《三顾茅庐》,他们就做了“ 小说连连看 ”,用两节课的时间同时梳理这4篇课文。

老师给出一个任务单,同学们分成4个大组,自主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有的负责讲、有的负责板书、有的负责纪律等等。“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效果非常好。我在后面作为一个总导演欣赏他们的学习成果,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总结或指出问题。”

课本剧表演

“从期望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出发,逆向设计,在讲一章之前先做一个章始课。”东校区初中部主任助理王艳丽老师介绍,这样一来,目标指向更明确,学生可以更加全局性、系统性地把握知识,而不再只是碎片化的知识点。

南校区的整本书阅读与大单元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南校区英语组推荐学生从初一开始进行 整本书阅读 ,课外阅读极具成效,受到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3

集体备课造就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的背后是一群老师的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 是深高的一个传统项目,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坚持一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对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利用思维导图架构单元知识思维,架起了知识与素养的桥梁。

集体备课

北校区小学部语文科组长刘盈老师介绍,语文科组比较大,就分了两天的下午,固定周二或者周四下午两节课的时间,全体语文老师一起教研、集体备课。这一个时间段有一个中心发言老师,针对一个单元的内容,解读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他老师进行补充。集体备课之后,其他老师如果有不同建议,可以再进行个性化修改,设计开展 二次备课 。因此,在课堂呈现上,既凸显教学重难点,又契合各班的具体情况。

在北校区,今年黄洁副校长提出,单元目标梳理要有思维导图的呈现,这让老师们更加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每一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任务。“在高位的指令下进行单元备课,老师们对课时划分、单元目标、评价目标更加明确。”数学科组长周惠斌老师说。

单元目标梳理思维导图

集体备课深化了老师对上课内容的把握,而年级的统筹则让课堂的分配更加细化合理。例如,南校区有每天一科无作业,北校区有周三无作业日,课堂、作业与课后延时服务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确保切切实实减负增效,因此,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除了集体备课,全员听评课也是深高的传统项目。所有在岗在编老师,无论哪个科目都要参与。全员听评课以学科组为单位,本学科老师一定要参加,其他组老师欢迎来交流指导。在北校区官网上,会更新每周讲课名单。通过大量的输入,集众人之长,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精进,课堂效果更佳。

全员听评课

南校区为深入了解深圳市新中考模式下初三年级教师教学与学生备考情况,构建“教学研”三位一体联动机制,推出了“推门听课”活动。未来,南校区还将开展教学沙龙。老师们针对一堂课深入研究,再给科组的其他老师分享,其他听课的老师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4

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同,深高注重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3F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按照国家课程,初三才开始学化学。但南校区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将有趣的化学实验适当下移至初一初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处王丽主任介绍,化学实验是启蒙阶段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起始点,也是初接触时的难点。

初一校本课

有趣且可动手参与的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在初一初二开设以兴趣为基点的化学校本课程——《小小化学实验家》。学生在课程中可体验有趣的实验活动:滴水生烟、燃糖成蛇、胶冻燃烧、可生火的大象牙膏等,这些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眼界大开,不仅体会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学到了化学知识,还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物理、化学实验课

和化学不同,英语学科是按照听说读写4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每个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的。针对不同年级,南校区开展了许多补充类的个性化课程。

初一年级听说领先,进行有广度的泛读,“整本书阅读”、听歌学英语、English Vlog,培养兴趣;初二年级关注学生读写能力,开展有深度的精读,时文阅读、报刊阅读、文化影视赏析,开阔视野;初三年级全面培养“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有朗读与配音、课堂辩论赛,提升素养。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特色课程,同学们英语的输入和输出得到锻炼,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语个性化教学

北校区小学部这学期也对课程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如体育课实行单项改革,四五年级每周一节体育选项走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学期相对稳定、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特长,达到减负提质效果,本学期一共59门校本课程。

体育选项走班

作为深圳市中华诗教试点学校,小学部开设了诗教课,主要吟诵讲诗。除了阅读的导读课、分享交流课、电影赏析课,老师还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读名著。

诗教课

此外,老师们还设计阅读单,包括小试身手、脑洞大开的题目,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而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的做法则更具创意,比如劳动教育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班会,统整到一起开展教学,既节约了教学时间,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综合实践课

往期精彩

来源丨深圳高级中学集团

编辑丨校长派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