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检罗:掌舵学校之“渡船”,矢志教育之 “摆渡人” | 新时代教育书摘

 wupin 2021-11-09

全文长 3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人物简介

龙检罗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现为集团总校雅礼中学工会、国际部、集团部负责人。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南省体育科技协会中小学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沙市首批名校长——刘维朝校长工作室成员。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句话写在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的小说《摆渡人》的封面上,引起人无限的思考。这本畅销小说原本写的是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出于职业敏感,我却从中感悟到教育之真谛——做学生人生旅程中的“摆渡人”

从走进校门的那天起,学生们就登上了学校这艘“渡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用真诚的爱心全力以赴地护送一波又一波“登船之生”,引领他们乘风破浪,驶向美好彼岸。而校长,是学校“渡船”之掌舵人,更应是矢志教育的“摆渡人”。

两重身份,合为一体,吾深感使命之光荣,责任之重大。在不断思忖、探索前行中,吾逐渐凝结出一些心得,愿分享予更多同仁,互助共勉!

其一,树立“标杆”意识,具备把控整体的能力和调节局部的智慧。

所谓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一所学校是多种元素有机组合的整体,其运行状况复杂多变。因此,必须设立一种类似精神纲领的标杆,来打造全体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凝聚力,继而转化为共同愿景,推动学校这艘“大船”向着既定目标稳定、持续地航行。

譬如,在雅礼书院中学,我自上任便提出,要将学校打造成“雅而知礼,书香满院”的现代化特色高中,并告知师生:学校从“天心一中”更名为“雅礼书院中学”,不只是更名,更是与“雅礼品牌”的深度融合,它以一种历史的契机与暗示,鞭策和激励我们达成这个目标。设定的这个明确而清晰的标杆,统领着教职工群体、学生群体,甚至相关的家长群体,使所有人达成共识,形成共情,如同串珠子一般,使一众零散个体规整而有“魂”。

在此基础上,再将立校文化从“用”提升为“体”,以课程建构的方式,推动教化从“外烁”向“内求”回归,达成“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学校德育目标。

其二,树立“垂范”意识,注重自身言谈举止,凡事率先垂范。

“已不正,焉能正人?”可以说,校长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其权威来自于自律,而非来自于权力。我校坚持用语言文雅、行为优雅、气质高雅的“雅”文化和遵德守礼、谦恭有礼、知书达礼的“礼”文化,滋养全体师生。作为校长,我要做师生的楷模。

同时,校长还要成为学校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要做师生的服务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开拓者。

比如,构建“书香校园、诗意校园”,我身体力行,坚持阅读,写读书笔记,坚持创作,写诗词随笔,并经常把这些读书笔记或诗词随笔运用在致辞或讲话之中,引领师生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我写、处室写、老师写、学生写”的百花齐放之局面。

再如,成立“青蓝工程、青年协会”,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不遗余力,不管多忙都坚持带领干部参加青协的会议和活动。在我看来,校长不仅应服务于学生和家长,更应服务于学校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上,让教师感受幸福,帮助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能。

再比如,“学校发展规划”亲自构思,“校园文化建设概念方案”主动构想,“智慧校园建设”与专家一起思考,有关“校园足球”“学校德育”等方面论文与负责老师合作撰写.....

凡此种种,皆旨在将掌舵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尽致。

其三,树立“精品”意识,下沉一线,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品意识是指把事情或者产品力求做到最好的一种自我意识。而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把学生培养得最好,作为“掌舵人”的校长,必须带头深入一线,把握一手资料。

为此,我一直奉行“走动式管理”,尽量多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坦诚交谈,聆听建议;同时毫不吝啬地向师生们取得的成绩投去赞赏的目光,充分挖掘师生们的特长和潜能。

除了“常规求精”,我们还“创新求精”。在工作中,我们打开思路,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向武装头脑,找准“靶心”,突破“惯性”思维,不断推进工作创新争优,精益求精。

在雅礼书院中学,我们一方面构建“精品团队”——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教师加入管理团队,下沉教育教学一线;实行下年级、下学科、下课堂“三下”制度;从常规处着手,在管理上着力,于精细处下功夫;抓计划、抓备课、抓课堂;抓检查、抓反馈、抓指导;抓考风、抓学风、抓教风,着眼质量,关注细节。

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力争做到凡事“精细管理、精致安排、精心筹备、精美呈现”。学校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目标引领,在坚持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入特色、多样、选择和适合等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担当等方面的引导,多举并用,将学生打造成为振兴民族的可用之才。

其四,树立“人本”意识,摆渡灵魂,摆渡生命。

人本主义教育,是与行为主义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理念。行为主义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与情感追求。人本主义则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世界上最难的管理),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两者之中,我深切认同并坚定执行的始终是后者,一切为了师生、尊重师生、依靠师生。

我国著名学者吴宓曾道,“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行为,也不是结果,而是如此行为的男女的精神与态度”。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始于一个人为理想所鼓舞,能认清自己,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审视自己是一个什么人和应当成为一个什么人”。对此我深以为然。校长管理的真谛是激励、唤醒、鼓舞。每一次讲话或致辞我都会精心准备、精益求精;坚持用榜样激励师生,用事业唤醒教师,用爱心唤醒学生,用情感鼓舞师生。

治学的目的在于自身精神的完善,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教育者作为学生选择世界的领路人,不仅应是某个知识领域的行家,还应是具备人生识见的智者。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教学生“伏案学习”,还应该教他们站起来“四面瞭望”。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言,“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该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因此我认为,优秀的学校教育,都应以培养学生这种对生命本质的不懈追求为己任。这种精神的培养关乎生命的全过程。我坚持“立德树人提升质量,涵养学校生命气象”,努力尽到教育者作为“摆渡人”,摆渡学生灵魂与生命的职责!

自1987年中师毕业,我从乡村小学到乡镇中学,再到长沙县第一中学;2003年到省城雅礼中学;2018年到雅礼书院中学任校长——纵岁月苍老了容颜,青丝沾染了白发,但作为教育人,我一直践行着“摆渡人”的理念于路上!我的眼中常含热泪,因为我对教育沃土爱得深沉;33年呕心沥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做“生命化、生活化、生趣化”的美好教育。我坚信:学生善良自信,向阳生长,必然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事实上,雅礼书院中学而今蜚声全国甚至扬名国际大赛的创造教育与特色教育成果,已经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点!

因为艰辛,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坚守。掌舵学校之“渡船”,矢志教育之“摆渡人”——在平凡而充实的工作中,持续一段美好而温润的旅程!

本文内容来自龙检罗著作

《做教育的“摆渡人”》

来源丨龙检罗

编辑丨校长派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