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友人书

 酒醉的欢颜 2021-11-09

有高学历的人并不一定有高认识水平,在我所在某名校博后群,我一次次地被药到。

有教授写文表态:在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对政治感兴趣。

忽然就想起了清华郭老师的文章:《莫谈政治?你还是人吗?!》,我转发到了群里。

并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们都是韮菜,但我不会歌颂莲叨,不会永远不谈论莲叨,更不会假装看不见莲叨。

这世界变化快,一场疫情,更是见证了无数的撕裂。在传统的中医、国学、武术、转基因之后,又加上了芳芳、猫左、正负能量等等割席断交的话题。

其实,我并不在乎观点之争,“君子和而不同”。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有不同观点的人。

可是,我们真的是人吗?还能有共通的人类情感吗?那些为别国人感染得病而欢呼雀跃的人,点赞的人,兴奋得如同得了一场胜利的人,忘了我们曾经并且正经历的苦痛了吗?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坟墓前跳舞是不道德的”,这不关乎观点,只关乎人性——人性,人之为人的根本。

在一个说真话都要“敢于”的时代,又一个湿人被掀翻在地,等待着她的高帽和无数跃跃欲试的拳脚。

我冷眼看着这一切,明白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朋友说:最近风紧,你要小心保护好自己。

可是,我退无可退啊。我并没有英雄主义情节,我怕疼、怕脏,如果在哥命年代,估计还没上刑就招了。

可如果要退化到像动物一样才能生存,那活着的意义何在?

我曾经详细询问过一个因正志问题而下过狱的女朋友,问到每一个细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想知道自己如果到了那一步,能不能撑住最后的体面。如果不能,我想要有尊严地死去。

朋友说:每个人的观点立场不同,有的人为了生存可以苟活,有的人为了理想可以殉道。这是不同的人在社会中的自我选择方式,愿为社会启蒙且无惧牺牲的毕竟是少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可我希望你好好的,等我们老的时候,可以一起读书聊天。

可是,还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很多坏的情况我都考虑过,我不想殉道,可也不想苟活。

如果沉默的自由也没有,如果不赞美是不行的,那这个尘世,我无所恋。

朋友说: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与宿命。

但我想说,我们这一代读书人的使命,就是要努力打破这种宿命。

“如果一切都是徒劳的,那么,就让徒劳发生。”

   ——在五四青年节,写给不再年轻的自己,与君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