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提督林君升的墓、墓道坊和御制石碑亭

 金枫晚霞 2021-11-09

          据《同安县志.人物》所载:林君升(1688~1755年), 字圣跻, 号敬亭, 同安县翔风里井头人。自幼聪颖过人, 文武兼习。壮年投军, 营帅见其魁梧奇伟, 授偏裨。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 林君升奉命押饷到台湾, 并勘査台湾地形, 深得上司赞赏, 擢为黄岩镇游击。雍正四年(1726年), 晋升定海总兵。乾隆元年(1736年)赴京陛见, 乾隆二年调镇汀州, 乾隆四年、乾隆六年先后担任碣石、金门总兵。这十数年间, 四任总镇, 严守御、饬巡逻, 保地方安宁。其间雍正十年、乾隆六年发生天灾, 军民乏食。林君升多方设法, 筹划接济, 使军民度过难关。

         乾隆七年(1742年), 升任广东提督。乾隆九年, 再次晋见乾隆皇帝。此后,服母丧期满暂补台湾总兵, 半年后恢复 广东提督职务。一度调补福建水师提督。乾隆十七年升任江南提督, 总辖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军务, 恩威兼施, 军纪严明, 使东南沿海防务井然, 地方晏然。公余纵观书史, 善吟咏, 工书法 有《自遣偶草》、《舟师绳墨》、《救荒备览》等书问世, 颇具儒将风度。

         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十六日, 林君升在军中逝世。谥温僖, 诰授荣禄大夫、左都督,钦锡祭葬, 次年归葬故里。兵部侍郎庄有恭撰写的《墓志铭》称他一生“三朝宠锡, 历掌四省提宪, 身膺五任总戎, 勋猷灿然, 可谓真将军, 真福将也。”


 

    
           
             
      

    林君升是个充满传奇的历史人物,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十六日林君升逝于军中,乾隆皇帝加赠一级并谥温僖,钦锡全葬,遣官致祭,诰授荣禄大夫提督江南全省军务左都督。原配郑氏诰授一品夫人,母刘氏赠一品太夫人。乾隆二十一年归葬故里马巷井头村西,兵部右侍郎庄有恭撰写墓志铭(该铭现藏同安博物馆)。其墓保护完好,1984年列为同安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墓葬朝西偏南,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米。墓体为券式,封穴及屏墙为三合土结构,墓碑高一米,宽0.七四米,上镌“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敬亭林公诰封一品夫人孝慈郑氏封茔”。  

   

     
   
   

墓道坊

         墓前石坊,四柱三间,面宽六.二六米,高约五米,明间正面、背面分别浮雕双龙抢珠和双凤朝阳纹饰。坊匾横镌“钦赐祭葬”四字,两次间镌刻墓主结衔,自右至左连续为:“为诰授骠骑将军晋荣禄大夫历镇定海汀邵碣石金门台湾总兵官提督浙闽江广四省军务左都督加三级钦赐全祭全葬加赠一级谥温僖臣林君升建立”。坊顶置列小石狮二对。 



   
 


 

 御制石碑亭

 坊前左侧三十米处,有重檐歇山顶御制石碑亭一座,亭高2.3米,面宽2.3米,正面横梁双龙夺珠浮雕,上横枋雕刻形态各异云鹤五只,柱下带座石狮一对。亭中立碑,高2.09米,宽0.98米,左右分镌乾隆皇帝颁谕的满、汉文字对照的《江南提督林君升碑文》,文共六行竖楷,满行38字。全文如下:

      “干城作镇,军牙肃貔虎之林;金石书名,天册下龙鸾之字。播隆恩于奕叶,褒成绩于当年。尔原任江南提督林君升,奋绩戎行,致身阃寄。总赳桓于三省,风振牙旗;授节钺于两江,霜凝玉帐。当金汤之永奠,督组练以弥勤。岂期宣力方殷,沦沮忽告!既荣施于钟磬,思封疆立武之臣;被纠缦于松楸,昭纶绋酬庸之典。钦兹恩礼,式尔后昆。乾隆二十年六月二十日。”碑文采用“骈四俩六”的骈体文,褒扬林君升历仕三朝,二次入台,三略粤地,四省提督,驰骋海疆,功勋卓著,荣施加奠,隆恩渥典的奋绩和荣宠。




 

     林君升夫人郑氏是大帽山后炉村人,生有培、植、根、本、殷五子及三女。据说二房和五房留居井头,其他有的移住台湾。郑氏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合葬于林君升封茔。

本文于 2008-10-5 以网名zgq发在厦门海峡社区、博客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