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会是下一所体育大学?

 新用户49687622 2021-11-09



去年8月,云南省「支持学校体育研究,提升高校体育院(系)教育质量,筹建云南体育大学」的消息传出。

今年8月,网友在人民网进行天津体育学院更名天津体育大学」的咨询得到回复。大学与学院有着怎样的区别,谁会是下一所体育大学?



文/ 付能量


01

一所大学,十四所学院

放眼全国范围,目前国内体育高等院校共计15所,除了北京体育大学之外,其余14所全部都叫「学院」。

像大家所熟知的:

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为什么同为高等体育院校,却有着不同的称呼?北京体育大学和其他学院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在简介中,我们不难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特殊的一点在于,北体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而其他体育院校隶属于地方教育部。


但是,即使是学院,其中的「上海体育学院」也相对特殊。原因在于「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

在前一段时间的软科排名当中,北体「上体」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两所名列前茅,除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同样也离不开他们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隶属有关。这两方面的加持,能够让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资源。

虽然「上体」和总局多少也有些关系,但「上体」也被称为学院,而并非大学。所以,学校和学院之间的差别,远远不止在隶属关系层面。

02

从学院到大学,需要什么条件?

学校和学院的差别,不仅是这一字之差。其背后是对于学校办学规模、师资资源、教育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考量。

在过去的20年,中国有上千所高校已经申请,或已经完成改名,数量非常庞大。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就曾经印发《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学院,都想要更名为大学?

原因在于,很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专业增加,名气变大。学校不甘于「学院」的称呼,想要「更进一步」。

或者在招生时,学校想要获得更好的声量,收获更好的宣传效果。同样都是学校,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也会优先选择「大学」。

「学院」到「大学」,需要达成什么条件?

根据相关规定「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在文科、政法、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8个学科门类中,以3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5000人以上」。

国内除北京体育大学外的14所学院,目前都进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培养,因此,对于很多学院来说,突破5000人的计划规模是首要条件

5000人以上的在校生,意味着学校需要有庞大的资金投入,包括教育教学(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以及生活保障(食堂、宿舍等)的投入。

部分体育院校已经达成条件:

根据天津体育学院的官方网站,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00余人;首都体育学院各类在校生总数5064人;吉林体育学院各类全日制学生8000余人;沈阳体育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855人,硕士研究生1308人......

人数达标后,又需要看专业门类。因为体育类高校往往围绕着「体育」来建设专业,所以很少会涉猎其他的学科门类。所以,这也是从「学院」升级「大学」需要迈过的门槛。

2020年8月,虽然《意见》第四条第15点提到:支持学校体育研究,提升高校体育院(系)教育质量,筹建云南体育大学

但从实际落实来看,虽然西南地区缺少体育类院校,但在其他体育院校仍未顺利「升级」的情况下,平地起惊雷直接建立一所体育「大学」,难度实在不小。

至于留言板中,是否有更名的想法,天津体育学院的官方回答虽然已经提到「学校全体师生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早日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但是对「能否升级,何时升级未做正面回应。

可见从「学院」到「大学」,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很多。


03

院校「升级」的难点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诸多体育院校都在努力朝着一流大学努力,包括专业建设、学校建设。如,上海体育学院大力发展科研、天津体育学院更换校区、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奥林匹克学院......

但通过其他院校的更名情况来看,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混淆。北京有两所体育高校,一所是北京体育大学,另一所是首都体育学院。

倘若首都体育学院更名为「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大学的同时存在,必定会造成混淆。因为在此之前,就曾经有多次在体育单招时,学生跑错学校的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