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鉴赏——谢时臣的《金蕉春霁》

 hwzhuwei 2021-11-09

谢时臣(1487—1567),字思忠,号樗仙。他是明代中期活跃于苏州的一位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画家。在正德、嘉靖年间,谢时臣的声望较高,死后其声名却逐渐隐没。谢时臣的绘画兼容了吴派与浙派两种看似对立的风格。这导致他在晚明时期流行起来的“南北分宗”论调中的派系站位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其实,在谢时臣生活的年代,吴派、浙派画风在苏州画坛并非水火不容,画家们反而对这两种画风持兼学并收的态度,不存在明显的偏颇。因此,观看谢时臣的绘画对今人还原16世纪苏州绘画多元、复杂的面貌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向性。

文章图片1

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谢时臣《金蕉春霁》(见上图)为绢本设色,纵166.5厘米、横87厘米。画家在画面右上角自题:“金蕉春霁,谢时臣笔记。”钤有“樗仙子”“嘉靖壬子时年六十三”“姑苏台下逸人”白文印。由印文可知,此画作于1552年。“金蕉”指江苏镇江的金山和焦山。金山、焦山与北固山统称为“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坐落在长江江心,北固山与长江南岸相连。它们地处长江和漕河的交叉点,景观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遂成历代文人题咏、画家写真的人文胜地。自明代中晚期以来,关于“京口三山”的绘画逐渐丰富和完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三足鼎立”图式。此幅《金蕉春霁》采用从长江南岸远眺北岸的视角。画面起于北固山,金山与焦山依次向北排列,视野十分开阔。在明代,金山的知名度要高于北固山和焦山。因此在此作中,金山明显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且此山上的建筑描画也相对精致。画家虽然仿效了元末明初倪瓒的“一江两岸”式构图,但舍弃了倪画中萧索孤寂的氛围,反而营造出缥缈的景象,意境与前人大为不同。画家主要以披麻皴对山石细部进行刻画,并加以丛聚成团的苔点。山石的用笔纵横粗放、力道强劲,显然承自明代沈周。两棵盘根错节的巨松雄踞在山巅,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伟岸气势。画家以极富张力的笔法结合开阔的构图来表现撼人的气度。这种创作手法常见于浙派绘画之中。

从谢时臣的老家苏州沿漕河北上,很快就可以到达镇江。以明代苏州画家喜作纪游图的习惯来推论,谢氏以京口景色作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金蕉春霁》不仅仅是单纯的揽胜之作。据谢时臣友人吴鼎为其所作传记可知,谢时臣取号樗仙与其信仰道教有关。谢时臣“浪迹五湖三江之间,神悟所到,山川草木、禽鱼飞跃、阴阳雨露所变现,古今豪杰之迹,得其精意,一发诸画图”,以此“天行而神会,游艺而道存,庶几古真人之流哉”。在他看来,“画者,虚无景象也”。因此,无论是浪迹山水,还是游艺作画,都与他的修仙行为相关。陈淳曾赴谢时臣的住处消夏,并以诗记事:“避暑仙人宅,清凉自足夸。碧幢垂井树,锦障拂檐花。画笔入神品,诗囊集大家。却怜尘土梦,一醉是生涯。”由此可知,谢时臣常以“仙人”自居。实际上,《金蕉春霁》也隐含了道教山水画的因素。此作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画家对水雾的描绘。画家以卷曲的弧线描绘涌动的江水,水面弥漫着缭绕的云雾,金山在其中涌现。水雾瞬息万变的特性被快速多变的线条形象地展现出来,强烈的动感为画面带来了炫目的幻化效果。愈是空旷的画面,画家的运笔就愈粗放、水墨就愈淋漓。这些绘画特征与明代中晚期在闽赣地区流行的道教山水画风格相当接近。“京口三山”亦常被当作“仙山”。《世说新语》记载:“荀中郎(荀羡)在京口,登北固山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明代屠隆更加直接地说:“东方朔《神异经》所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在大海中……而所谓北固、金、焦三山在润州,灵奇空阔,庶几大海三山之亚。”由此看来,《金蕉春霁》的创作与谢时臣的修仙举动息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画家的出世之心。

——转自《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