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省拟扩建十大科创新城

 lxqyizhong 2021-11-09

11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近期,我省下发《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我省提出到2025年,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优势特色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内影响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格局趋于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加快迈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构建“一核十城多链”创新区域布局

我省提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目标:

科技创新区域体系不断优化。构建“一核十城多链”的协同创新区域布局;推进已建六大科创城发展,扩大范围建设十大科创新城(在统筹推进六大科创城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重点建设吉安光电、九江-抚州数字经济、景德镇-萍乡陶瓷新材料、新余-宜春锂电新能源四大科创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形成多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

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性进展,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在本土院士培养、外省院士引进,以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引进与培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能升级。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建设省实验室,重点建设省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建设。

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重点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取得新成绩。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质增效。建成集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交易、服务、咨询“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技术市场平台。产学研用加速融合。知识产权成果的创造运用保护持续强化,发明专利量质齐升。

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2万家

我省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主体能力,着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领域,强化资本市场对接,将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成以独角兽(潜在、种子)、瞪羚(潜在)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20家以上。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2万家。

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推进企业强强联合,打造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集团的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壮大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机制,提升先进制造水平,提升绿色智慧生产能力,做优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任务。

加快井冈山国家农高区升建

加快井冈山国家农高区升建。围绕南方红壤丘陵综合高效开发主题和绿色食品主导产业,按照“一城三区”整体空间布局,加快井冈山农高区“一心、五园、三基地”建设进程,高标准升级建设井冈山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优势创新创业资源和要素向农高区集聚,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创新高地。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发展。围绕主要农业功能类型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进一步优化园区建设布局,到“十四五”末,全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数量达11家左右。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动态管理、优奖劣汰机制。依托园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催生现代农业发展新业态。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集成科技、信息、资本、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成果示范推广的主要阵地,培训高素质农民的重要载体。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