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一燕拿建筑大奖被群嘲:不要用业余的勤奋,来掩盖主业的懒惰

 安月白 2021-11-09

遇见安月白

公众号ID:yujiananyuebai

关注

写作丨阅读丨见世界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1

又一个明星人设“翻车”。前有翟天临不识知网,今有江一燕获建筑大奖。

事情要从前两天说起,10月21日,一则宣布江一燕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的新闻通稿发出,获得不少关注。而且,还有新闻解释说江一燕拿的这个奖“代表着行业里至高无上的荣誉”。

身为演员,却跨界建筑界,还拿了大奖,有网友赞誉道:这是抽空做了个演员,被演戏耽误的建筑师。一时之间,话题热度不飙升。

之后江一燕在微博认领了这个奖项,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这次扑面而来的不是夸奖,而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嘲讽。尤其是建筑行业的人,都觉得职业尊严受到了践踏。

因为建筑行业,并不是一个容易跨界的行业。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需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还得熟练操作素描、构造、绘图等基本技能。一个外行,轻轻松松就拿了行业最高奖,这让那些辛辛苦苦读了好几年书、常常熬夜画图的建筑师情何以堪。

果然,很快就有人扒出,江一燕是这个获奖的建筑LJ VILLA 的户主,真正获奖的设计师是一位叫做索尔·加伯斯的建筑师。这下谜题解开了,江一燕不过是个甲方,却把自己的名字放入乙方的团队里,把别人的奖冠在自己的头上。

难怪有网友嘲笑说,这就好比医生研究出了治疗某种疾病的新疗法,患者却跳出来说自己功劳最大,因为自己担任的是患病的角色。

更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美国建筑大师奖并没有最开始新闻通告里说的那么高端上档次。有网友扒出,这个所谓的大奖至今只举办过四届,凡是年满18岁的人花上300美金就能报名参赛。而且,每一届都有200多个作品获奖。

从被吹捧到被群嘲,不到24小时。江一燕如此让人愤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缺少对学术界业界的敬畏,妄图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姿态去拿不属于自己的名声。

多少建筑设计师殚精竭虑许多年才获得些许荣誉,江一燕用这种方式沽名钓誉,这是对规则的践踏,也难怪那么多建筑设计师在她的微博下愤怒质问。

不要用自己的爱好或无知去挑战别人吃饭的家伙,不然场面会极其难堪。

2

这不是江一燕第一次人设“翻车”。
2015年,江一燕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奖。为此,她也专门在微博上感谢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尚?
可是,很快就有网友扒拉出细节,原来这个奖项前还有不少限定词语:“中华赛区”“名人专区”“华夏典藏奖”。
原来,这个奖项仅仅是在几位名人之间进行评比,而且是15进4的赛制。
除了摄影,江一燕还跨界写作、唱歌,号称是全能才女。
然而,她的文章是这样的:
十二月,得知我的visa(签证)是一年有效,便立即决定前往Australia(澳大利亚)。
从选择城市到book(预定)学校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

这种中文加英文加英文单词解释的写法,还被网友戏称为“江一燕体”,读起来让人尴尬不已。
除了这些,她一直被人所称道的是山区支教老师这一重身份。这一点,此前也的确让广大网友敬佩与感动。
但是,江一燕团队不断宣扬的支教八年被被网友曝出其实每年待在山区里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而且,有照片显示她教授的是摄影课,讲如何用单反拍照片。这样的课程,对于山区的小朋友来说,估计并不适用。


我们当然不苛求她每年在山区待很久,因为不是专业教师,也不苛求课程内容。毕竟,能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山区的教育问题,同样有其意义。
不过,只待几天却带一批人拍照,新闻通告满天飞,多少给人一种做一分说十分的感觉。
此次建筑大师奖事件爆发后,江一燕在微博上的回应仍然扯出了自己在去山区支教的事情。显然,大家并不买账。毕竟,事情一码归一码。因为支教做公益建立的大众好感,迟早会因为沽名钓誉过度营销而消耗殆尽。


文艺女青年、摄影师、歌手、写作者、山区支教教师、公益爱好者、建筑学大师,不知她在经营这些人设的时候,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位演员。
人设这么多,提起她的作品,我们却没有什么印象。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颇为讽刺的事情。
一位演员,最先应该做的难道不是好好演戏吗?
今年,有不少演员受到众人的交相称赞。比如,《我和我的祖国》里的杜江,在“回归”片段中,从站军姿踢正步到升旗姿态,都让人感觉他就是当年那个升旗手;比如,《中国机长》里的袁泉,饰演乘务长专业又镇定,演技始终在线;比如,《中国女排》里的巩俐,饰演的郎平举手投足之间神还原“铁榔头”的风采,连背影都是戏。


这些演员被人怒赞,不是因为某个人设,而是因为他们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人看到了敬业精神。
去拿不属于自己的名声,是贪;荒废主业硬凹副业人设,是傻。不要用业余的勤奋,去掩盖主业的懒惰。

3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这样一个宣扬斜杠、许多人渴望成为斜杠青年的时代。
曾在一个小说写作群待过一段时间,群里的有一位很活跃的男生小南。小南写仙侠类小说,日更6000~8000字,还经常能看到他晒读书、学英语打卡。
有一天,小南在群里说自己被辞退了,问有没有同城的作者能给他介绍一份工作。
大家七嘴八舌聊了起来,问起小南的本职工作以及为什么突然被辞退。围观了大家的聊天才发现,小南也想成为斜杠青年,所以开始写小说,渴望成为别人文章里的副业超过主业收入上万的那种人。



所以,他经常在上班时间构思情节,时不时偷偷写上几百字。晚上又经常熬夜码字,导致白天上班没精神,精力差,有时在工作中出差错。这次被辞退,是因为他在工作时开小差结果搞砸了一份重要的合同。而他付出了大部分精力的小说写作,目前还没能达到月入上万养活他自己的阶段。
斜杠青年,听起来挺诱人。但是,成功的斜杠往往都是在做好主业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发展第二职业。而不是本末倒置,条件还不成熟就盲目揽下一堆副业。
斜杠,是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手段,也不是原因。
成甲老师曾说,
 如果我们把追求多元的职业体验\兼职收入作为成为斜杠青年的努力方向的话,我觉得这可能会是很多人的大坑。
我的好朋友老郑就曾跌进这个大坑,她是一位公务员,但是特别不喜欢写公文,想跨界去做新媒体,开了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写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阅读量低粉丝也很少,挫败感十足。而且,因为她精力太分散,本职工作也受到影响。
之后,经过反思,她决定暂停斜杠的想法先一门心思的工作。拆解学习写公文、每天写工作总结、认真做好手头的大事小事。
仅仅过去三个月,不擅长写公文的老郑已经能写出一手让领导称赞的公文,工作业绩也得到同事的认可。半年后,她在网上分享如何写公文,反而收获了一群粉丝,自己的个人账号也重新开始运营。



头脑清醒的人,会在一个领域做到比一般人优秀后,再去思考副业、跨界之事。正如冯唐所说,“如果真的想做出跨界成就,首先需要在某个狭窄领域精进。”
秋叶大叔曾提出,
真正能赚钱的人,都是在相信未来的空间前提下,舍得为投入长远,牺牲短期利益的。
做好手头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更有长远利益的事情。
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做好本职工作,是本分,也是责任。千万不要用业余的勤奋,来掩盖主业的懒惰,这很短视,也很危险。

END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

遇见安月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