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十大金方

 图书 馆员 2021-11-09

从一到十,中医的十大金方

(1)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身10克,生地黄30克,甘杞子12克,川栋子5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肝肾阴虚、血燥气,郁,脑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 

胘及疝气瘕聚。 

(2) 二陈汤 

组成:夏(汤洗七次),橘红各5克,白茯芩9克,甘草(炙)5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一个,水煎服。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    

脉滑。 

(3) 三妙丸 

组成:黄柏(酒、拌、略炒)120克,苍术(米、泔、水浸,焙干)180克,牛膝(去芦)60 

克。 

用法:研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心姜,盐汤送下。 

主治: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4) 四生丸 

组成:生荷叶9克,生艾叶9克,生柏叶12克,生地黄15克。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主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 

(5) 五皮敬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虚湿盛,皮水,一身虚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大便大利,以及妊娠 

水肿等;苔白腻,脉沉缓。 

(6) 六一散 

组成:滑石 180克,甘草30克。 

用法:研为细末,每剂9-18克包煎,或温开水调下,日2-3服,亦可加入其他方药中煎服。 

主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7) 六厘敬 

组成:血竭30克,麝香0.4克,冰片0.4克,乳香、没药,红花各5克,朱砂4克,儿茶7.5克。 

用法:共研细末,密闭贮存备用,每服0.22-1.5克,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以酒调 

敷伤口外。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痛,烧伤烫伤等。 

(8) 八正散 

组成:当归(酒拌)10克,川芎5克,白芍药8克,熟地黄(酒拌)15克,人参3克, 

白术(炒)10克,茯苓8克,甘草(炙)5克。 

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 

退,舌质淡苔白,脉细虚。 

图片

(9) 九仙散 

组成:人参(另炖)、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阿胶、贝母各2克,乌梅一个,罂 

栗壳6克。 

用法:共研为末,作一剂,加生姜1片,枣一枚、水二沸盏,煎一盏,温服。 

主治:久咳不已,肺虚气弱,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数。 

(10) 十枣汤 

组成: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 

用法:上三味等分为末,或装入脉囊,每服0.5-1克,每日一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 

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主治:(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背痛不得息,脉沉 

弦。(2)实水,一身虚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泽泻汤

组成:泽泻、细辛(去苗叶)、续断、秦艽(去苗土)、山芋、黄耆(锉)各一两,防风(去叉)、五味子、生姜(切,焙)各一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加大枣(去核)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临卧各一服

主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名称:泽泻汤

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三分,白术、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各一两,牛膝(酒浸,切,烙)、干姜(炮)各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三分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

主治:五种腰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名称:泽泻汤

组成:泽泻一两,黄耆(性)三分,干姜(炮)、甘草(炙,锉)、桂(去粗皮)、牡蛎(煅令赤)、芍药各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分温二服;如小便淋,即以热酒调三钱匕,去溶澄清服,一日三次

主治:虚损大劳,惊恐失精,茎中痛,小便白浊,或赤,或如豆汁,或遗沥

出处:《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名称:泽泻汤

组成: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瓢,麸炒)、芍药各一两,栀子仁、人参、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半两,柴胡(去苗)四两,桑根白皮(锉,炙)二两,青葙子一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一盏,去滓,入芒消半钱匕,放温,食后、临卧服,一日二次

主治:肝脏热冲目赤,瞻视漠漠,积年青盲不见物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名称:泽泻汤

组成:泽泻一两半,熟干地黄(焙)二两,五味子、丹参、玄参、防风(去叉)、桂(去粗皮)、人参、当归(切,熔)各一两半,白茯苓(去黑皮)、石斛(去根)、地骨皮各二两,磁石(煅、醋淬七遍)三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甘草(炙)、黄香(锉)、菖蒲(米泄浸一宿,锉,焙)各一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先以水三盏,煮羊肾一只,取汁至一盏,去羊肾下药,加生姜一枣大(拍碎),大枣三枚(去核),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肾间有水,耳聋经年不愈

眩    晕

        一、六神散
        [组成]川芎、防风、炙甘草、羌活各30克、荆芥穗、鸡苏各45克。
        [用法]为细末,每服3克、米饮调下,不拘时服。
        [功效]祛风定眩。
        [主治]风眩烦闷,头目运转不止。
        [来源]《奇效良方·卷三》
二、芎?散
        [组成]芎?、赤茯苓、枳壳(麸炒)各1.8克、羚羊角屑、独活、防风、白术、黄芩、杏仁(炒黄)各3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8克,水60毫升,入生姜0.3克,煎至35毫升,去渣,不拘时候温服。
        [功效]健脾渗湿,熄风潜阳。
        [主治]风头眩。发则心腹满急,眼晕欲倒。
        [来源]《奇效良方》
痿    证
        一、金刚丸
        [组成]萆薢、杜仲、苁蓉(酒浸)、菟丝子(酒浸)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酒煮猪腰子,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克,空心用温酒送下。
        [功效]补肝肾,壮筋骨。
        [主治]肾损骨痿,不能起于床。宜服此益精。
        [来源]《奇效良方》
二、健步丸
        [组成]酒防已30克、防风、泽泻各9克、川乌(炮)、酒苦参各3克、肉桂、滑石(炒)、栝篓根、柴胡、羌活、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克,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功效]祛风除湿,壮筋骨。
        [主治]膝中无力,屈伸不得,腰背腿脚沉重,行步艰难。
        [来源]《奇效良方》
泄泻、痢疾
        一、神效鸡清丸
        [组成]木香120克、黄连180克、肉豆蔻7个(大者生用)。
        [用法]上先为细末,取鸡子清搜和作饼子,干慢火上炙,令黄色变红,极干再研为末,用面糊为末,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心米饮汤下。
        [功效]调气清热,利湿止痢。
        [主治]一切泻痢。
        [来源]《奇效良方》
        二、不二散
        [组成]罂粟壳、青皮(去穰、焙干)、陈皮(去穰、焙干)各100克、当归(炒)、甘草(炙)、干葛各60克。
        [用法]上件药为粗末。每服18克,水60毫升,煎40毫升,去滓,通囗服。
        [主治]诸般泻痢神效。
        [来源]《奇效良方》
        三、百粒丸
        [组成]红椒、胡椒、附子(炮)、丁香、干姜(炮)、麦蘖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酸醋煮大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克,食前用米饮送下。
        [功效]湿阳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远近泄泻,大肠滑,神效。
        [来源]《奇效良方》
虫    证
        一、集效力
        [组成]木香、鹤虱、槟榔、诃子、芜荑、附子!干姜各22.5克、大黄4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食前用橘皮汤下。妇人醋汤下。
        [主治]因脏腑虚弱或多食甘肥,至蛔虫动作,心腹绞痛,发则积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腹中烦热、口吐涎沫,是蛔咬,宜服此药。若积年不瘥,服之亦愈。
        [来源]《奇效良方》
        二、取虫积方
        [组成]槟榔!牵牛各250克、雷丸45克、苦楝皮30克、大黄120克!皂角250克、三棱、蓬术各60克、木香适量。
        [用法]上为细末,煎皂角膏子煮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6克,四更时分冷茶清下。小儿3克,下虫,以白粥补之。
        [功效]驱虫散积。
        [主治]虫积。
        [来源]《奇效良方》
耳    聋
        一、天雄鸡子方
        [组成]天雄0.3克、附子1枚、鸡子1枚。
        [用法]上为细末,将鸡子开一孔,取去黄,用法和药,却纳鸡子,封合其头,还令鸡抱之,待诸雏出,其药乃成。取出以绵裹塞耳内,取瘥为度。
        [主治]耳聋30年不闻者。
        [来源]《奇效良方》
        二、大蒜方
        [组成]大蒜1瓣、巴豆1粒。
        [用法]以大蒜一头开一坑子。以巴豆去皮,慢火炮之极热,入在蒜内。以新绵裹定,塞耳中,不过三、四次效。
        [主治]耳聋久不效者。
        [来源]《奇效良方》
囗    疮
        一、黄连散
        [组成]黄连、朴硝、白矾各15克、薄荷30克。
        [用法]上为粗末,用蜡月黄牛胆,将药人胆内,风头挂2月取下。用时将药细研,入于口疮上,去其涎即愈。
        [主治]口疮。
        [来源]《奇效良方》
        二、冰柏丸
        [组成]龙脑少许、黄柏(日干)、硼砂、薄荷叶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研匀,生蜜和丸,如龙眼大。每服1丸,津液化下。
        [主治]口疮。
        [来源]《奇效良方》
 口    舌    生    疮
        一、黄柏丸
        [组成]黄柏(研末)30克、蟾酥、黄丹各0.3克。
        [用法]上为末,端午日午时,用蒸饼和丸,如绿豆大。绵裹1丸,夜后含,有涎即吐之。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口舌生疮、肿痛。
        [来源]《奇效良方》
        二、加味龙石散
        [组成]寒水石120克、朱砂6克、马牙硝3克、龙脑7.5克、铝白霜、硼砂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上研为细末,少许搽患处,吐津,误咽不妨。
        [主治]口舌生疮,时时出血,咽嗌肿塞,疼痛妨闷。
        [来源]《奇效良方》
咽    喉    肿    痛
        一、备急散
        [组成]盆硝120克、紫河车、青黛各15克、白僵蚕9克、薄黄30克!薄荷45克、甘草60克。
        [用法]上研细末,和匀。每以1.5克,不时吹入咽喉中。
        [主治]咽喉肿痛、生疮涎堵,水谷难下。
        [来源]《奇效良方》
        二、神效破棺散
        [组成]胆矾、铜绿、白僵蚕、马牙硝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0.3克,吹入喉中。
        [主治]咽喉疮毒肿痛。
        [来源]《奇效良方》
悬    壅    肿    痛
        一、玄参散
        [组成]玄参、升麻、射干、大黄各7.5克、甘草3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不拘时,缓缓噙咽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
        [主治]悬壅肿痛不可忍。
        [来源]《奇效良方》
        二、硼砂散
        [组成]硼砂、马牙硝、滑石、寒水石各6克、片脑3克、白矾7.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1.5克,不拘吋,新汲水调下。
        [主治]悬壅肿痛。
        [来源]《奇效良方》
牙    痛
        一、扫痛牙
        [组成]川乌(炮)15克、鹤虱30克、良姜30克(以青盐15克炒)。
        [用法]上为细末。风牙痛,刀上烧盐,同前药擦,蛀牙痛,白梅同前药丸塞之。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风蛀牙痛,引太阳穴痛。
        [来源]《奇效良方》
        二、雄黄膏
        [组成]雄黄6克、乳香、没药各3克、麝香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熔黄蜡和丸。安在虫蛀牙孔中。
        [功效]行气活血止疼。
        [主治]虫牙疼。
        [来源]《奇效良方》
        三、蛀牙散
        [组成]枯白矾、滴乳香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熔蜡和成膏子,如粟米大。每用1丸,塞于蛀牙孔中,疼即止。
        [主治]风蛀牙疼。
        [来源]《奇效良方》
        四、漱口玉池散
        [组成]当归、川芎、防风、白芷、藁本、细辛、升麻、地骨皮、槐花、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1000毫升,黑豆30粒,生姜3片,煎至500毫升去滓。不拘时漱口吐出。
        [功效]活血祛风止痛。
        [主治]风蛀牙疼,肿痒动摇,牙龈溃烂,宣露出血,口气等疾。
        [来源]《奇效良方》
        五、救苦散
        [组成]川乌、草乌、桂花、良姜、红豆、细辛各6克!石膏、官桂各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贴牙龈疼处,有涎吐去。
        [功效]散寒止痛,兼以清热。
        [主治]一切牙齿疼痛及虫牙痛。
        [来源]《奇效良方》
        六、八仙散
        [组成]防风、白芷、细辛、地骨皮、川芎、荆芥、羌活、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锉碎,每服9克,水70毫升,前数沸,去滓。澄清漱。
        [功效]活血驱风,散寒止痛。
        [主治]牙疼。
        [来源]《奇效良方》
        七、九宝散
        [组成]胆矾、细辛各4.5克、青盐、萃拔、川芎、砂仁、滑石、五倍子各3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为细末。与好茶对半研匀,早晚擦牙。
        [主治]牙疼。
        [来源]《奇效良方》
        八、定痛追风散
        [组成]全蝎、白芷、细辛、荆芥、防风、川芎、川椒各3克。
        [用法]上锉碎。前汤热漱,吐去。
        [功效]驱风散寒止痛。
        [主治]牙疼。
        [来源]《奇效良方》
痔    疮
        一、黑丸子
        [组成]百草霜、白姜各30克、木馒头60克、乌梅、败棕、柏叶、乳发各38克、俱各烧存性为末、挂心9克、白芷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研匀,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心用米饮送下。
        [功效]收敛止血、消痔。
        [主治]久年痔漏下血。
        [来源]《奇效良方》
        二、秦艽羌活汤
        [组成]秦艽、羌活、黄芪各4.5克、麻黄、防风、升麻、柴胡、甘草(炙)各3克、蒿本、细辛、红花各1.5克。
        [用法]上作一服,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空心服。
        [功效]祛风除湿,止痒。
        [主治]痔疮成块,下垂疙瘩,其痒难忍。
        [来源]《奇效良方》
 疝    气
        一、荔枝散
        [组成]荔枝核14个(新者烧灰存性)、沉香、八角茴香(炒)、木香、青盐、食盐各3克、川楝肉、小茴香各6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空心用热酒调服。
        [功效]温经止痛,疏肝理气。
        [主治]疝气,阴核肿大,痛不可忍。
        [来源]《奇效良方》
        二、木香丸(1号方)
        [组成]木香、官桂(去粗皮)、茴香子(炒)、蓬莪术(煨)、桃仁(去皮尖)、槟榔(锉)各1克、青皮(焙)、莱菔子(炒)各15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30克。
        [用法]上为细末,入桃仁泥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6克,食前用温酒送下。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卒疝,腹痛不可忍。
        [来源]《奇效良方》
        三、益智仁汤
        [组成]益智仁、干姜(炮)、茴香(炒)、甘草(炙)各12克、乌头(炮,去皮)18克、青皮(去白)6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1000毫升,生姜3片,入盐少许,煎至500毫升。空心服。
        [功效]温经散寒,疏肝止痛。
        [主治]疝气连小腹,痛甚不已,脉沿紧。
        [来源]《奇效良方》
鼻    科    病
        一、吹鼻散
        [组成]龙脑1.5克、马牙硝3克、瓜蒂14枚。
        [用法]上研极细。每用一豆大,吹入鼻中。
        [主治]鼻干无涕。
        [来源]《奇效良方》
        二、川椒散
        [组成]川椒、诃子、辣桂、川白姜、川芎、细辛、白术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温洒调服。
        [主治]鼻流涕。
        [来源]《奇效良方》
        三、塞鼻柱膏
        [组成]桂心、细辛、干姜(炮)皂荚0.3克、川椒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以羊脂和成膏。每用如枣大,绵裹塞鼻中。
        [主治]鼻常有清涕。
        [来源]《奇效良方》
        四、白芷丸
        [组成]白芷。
        [用法]上研为细末,以葱白捣烂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6克,不拘时茶汤送下。
        [功效]通窍止涕。
        [主治]鼻流清涕不止。
        [来源]《奇效良方》
        五、抑金散
        [组成]细辛、白芷、防风、羌活、当归、半夏、川芎、桔梗、陈皮、茯苓各等分。
        [用法]同锉为末,每服9克,以薄荷、生姜煎服。
        [主治]肺热鼻塞涕浊。
        [来源]《奇效良方》
        六、通顶散
        [组成]胡黄连、滑石各0.3克、瓜蒂7枚、麝香3克、蟾酥1.5克。
        [用法]上研匀,毎用少许,吹入鼻中即瘥。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
        [来源]《奇效良方》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明代名医(著)方(二十)
楼    英    方
清代名医(著)方(十九)
费    伯    雄    方
胃    痛
        一、通幽汤
        [组成]当归身、升麻、桃仁(研)、红花、炙甘草各3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气血,开通胃府。
        [主治]胃脘痛。
        [来源]《医方论》
        二、韭汁牛乳饮
        [组成]韭汁、牛乳等分。
        [用法]时时呷之。
        [功效]去瘀生新,开通胃气,补血润燥兼通大肠。
        [主治]胃脘痛。
        [来源]《医方论》
痢    疾
        一、槐花散
        [组成]槐花、青皮、荆芥穗等分。
        [用法]研末为散。水煎每服15克,温服。
        [功效]清肠凉血驱风。
        [主治]肠风血痢。
        [来源]《医醇賸义》
        二、苍术地榆汤
        [组成]苍术90克、地榆30克。
        [用法]每服30克,水煎,去渣温服。
        [功效]健脾燥湿,凉血止痢。
        [主治]脾经受湿血痢。
        [来源]《医醇賸义》
        三、郁金散
        [组成]川郁金15克、槐花15克、甘草7.5克。
        [用法]研末为散,每服3-6克,饭前用豆豉汤调下。
        [主治]一切热毒痢,下血不止。
        [来源]《医醇賸义》
        四、地榆芍药汤
        [组成]苍术240克、地榆、卷柏、芍药各90克。
        [用法]每服30克,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和血止痢。
        [主治]泻痢脓血,脱肛。
        [来源]《医醇賸义》
        五、芍药黄芩汤
        [组成]黄芩30克、芍药30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服30克、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缓急止痛。
        [主治]泄利腹痛,或后重身热,及下脓血稠粘。
        [来源]《医醇賸义》
        六、白术黄芩汤
        [组成]白术60克、黄芩21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服,温服。
        [主治]服它药痢疾虽除,更宜调理。
        [来源]《医醇賸义》
        七、诃子饮
        [组成]御米(去带蜜炒)1.5克、诃子(去核)2.1克、炮干姜1.8克、橘红1.5克。
        [用法]上末,空心服。
        [主治]治痢。
        [来源]《医方论》
火    证
        一、雪乳场
        [组成]生地9克、熟地9克、天冬4.5克、玉竹12克、五味子1.5克、当归4.5克、白芍3克、山药9克。
        [用法]人乳100毫升,藕汁100毫升,加水适量煎。温服。
        [功效]滋阴润燥。
        [主治]燥火。
        [来源]《医醇賸义》
        二、加味三黄汤
        [组成]黄连1.5克、黄芩3克、黄柏3克、连翘4.5克、丹皮6克、山栀4.5克、赤芍3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热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实火,气分偏胜,壮火升腾,发热错语,口燥咽干,阳狂烦躁。
        [来源]《医醇賸义》
        三、胜湿清火汤
        [组成]茅术4.5克、白术4.5克、茯苓6克、苡仁24克、石斛9克、石膏15克、知母3克、猪苓3克、泽泻4.5克、荷叶1片。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火除湿。
        [主治]湿火,重阴生阳,积湿化热,湿火相乘,渴欲舌白。
        [来源]《医醇賸义》
痰    证
        一、星香散
        [组成]胆星24克、木香6克。
        [用法]为末服。
        [功效]治痰而兼行气。
        [来源]《医方论》
        二、三仙丹
        [组成]南星曲、半夏曲各120克、香附60克。
        [用法]糊丸。
        [功效]治痰而兼理气。
        [来源]《医方论》
        三、辰砂散
        [组成]辰砂30克、乳香、枣仁各15克。
        [用法]温酒调下。
        [功效]治痰而兼定惊。
        [来源]《医方论》
        四、茯苓丸
        [组成]半夏曲30克、茯苓(乳拌)30克、枳壳(麦炒)15克、风化硝7.5克。
        [用法]姜汁糊丸。
        [功效]行气化痰攻积。
        [主治]痼结之顽痰。
        [来源]《医方论》
        五、百花膏
        [组成]百合、款冬花等分。
        [用法]蜜丸。
        [功效]治痰而兼清热。
        [主治]
        [来源]《医方论》
        六、七气汤
        [组成]半夏(姜汁炒)15克、厚朴(姜汁炒)9克、茯苓12克、紫苏6克。
        [用法]加姜、枣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开解郁结。
        [主治]七情受病,兼有痰涎。
        [来源]《医方论》
带    下
        一、当归煎丸
        [组成]当归、熟地、炒白芍、炒赤芍。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活血。
        [主治]虚人之带下。
        [来源]《医方论》
        二、白芷散
        [组成]白芷30克、海螵蛸(煅)2个、胎发(煅)3克。
        [用法]为末,酒调下6克。
        [主治]赤带。
        [来源]《医方论》
        三、固下丸
        [组成]樗皮45克、白芍15克、良姜(煅黑)、黄柏(煅黑)各9克,
        [用法]粥丸,米饮下。禁忌:若荣卫虚损者,不可服。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白带。
        [来源]《医方论》
其    它
        一、小莬丝子丸
        [组成]石莲肉60克、茯神30克、菟丝子150克、山药90克。
        [用法]前3味为末,以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
        [主治]女劳疸。
        [来源]《医醇賸义》
        二、茯神四逆汤
        [组成]茯神6克、附子9克、干姜3克、人参6克、甘草1.5克、木香1.8克、砂仁3克。
        [用法]水煎微温服。
        [主治]真心痛,水来克火,寒邪直犯君子,脘痛,呕吐,身冷,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
        [来源]《医醇賸义》
        三、茱萸附桂汤
        [组成]吴萸2.1克、附子6克、肉桂2.4克、当归9克、白芍4.5克、白术3克、木香1.8克、乌药3克。
        [用法]以枣2枚,姜3片水煎,去渣温服。
        [主治]肝气厥逆,胁下及腹中绞痛,下利,手足厥冷,指以皆青。
        [来源]《医醇賸义》
        四、茴香四逆汤
        [组成]小茴香6克、附子9克、干姜3克、破故纸6克、杜仲15克、茯苓6克、甘草1.5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肾气厥逆,腹痛下利,手足厥冷,小便清利。
        [来源]《医醇賸义》
        五、牡丹皮汤
        [组成]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麦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苡仁60克,煎汤代水煎上诸药,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泄浊通淋。
        [主治]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便混浊作痛。
        [来源]《医醇賸义》
        六、黄连涤暑汤
        [组成]黄连1.5克、黄芩3克、栀子4.5克、连翘4.5克、葛根6克、茯苓6克、半夏3克、甘草1.2。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中暑,猝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热口噤。
        [来源]《医醇賸义》
        七、通痹散
        [组成]天麻、独活、当归、川芎、白术、藁本等分。
        [用法]研为末,每用9克,酒调服。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痹在身半以下,两足至脐冷如冰,不能自举者。
        [来源]《医醇賸义》
        八、润肠丸
        [组成]大黄、归尾、羌活各15克、桃仁(研)、大麻仁(去壳)各30克。
        [用法]蜜丸。
        [功效]通润。
        [主治]伏火燥结。
        [来源]《医方论》
        九、干霍乱吐方
        [组成]烧盐、热童便。
        [用法]3饮而3吐之。或用附香末,广艾砂湿,熨脐之四旁亦佳。
        [主治]霍乱欲吐不得、欲泻不得。
        [来源]《医方论》
        十、芦根汤
        [组成]芦根480克、竹沥480克、生姜60克、粳米3克。
        [用法]煎汤服。
        [主治]热郁胃中,作呕作吐。
        [来源]《医方论》
        十一、羊肉汤
        [组成]当归、白芍、煅牡蛎各30克、煅龙骨15克、生姜60克、炮附子60克、桂枝22.5克。
        [用法]每服30克,羊肉120克加葱白煮服。
        [功效]敛阴生阳,补嘘固脱。
        [主治]虚脱。
        [来源]《医方论》
        十二、补火丸
        [组成]石硫黄3克、猪大肠2尺。
        [用法]将硫黄为末,实猪肠中,烂煮3时,取出去皮,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10丸。
        [主治]寒疫阴厥,猝急之时,当病投之,功效大而且速。
        [来源]《医方论》
        十三、治喘方
        [组成]破故纸(酒蒸为末)300克、胡桃肉(去皮研烂)600克。
        [用法]蜜凋如饴,每晨酒服25毫升,不能饮者,熟水调。禁忌:忌芸苔、羊肉。
        [功效]温肾纳气。
        [主治]喘与咳、腰脚痛。
        [来源]《医方论》
        十四、正气天香散
        [组成]香附24克、乌药6克、陈皮、苏叶各3克、干姜1.5克。
        [用法]每用15-18克煎。
        [功效]解郁散气。
        [主治]滞气。
        [来源]《医方论》
        十五、白术散
        [组成]白术3克、姜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各1.5克。
        [用法]为末,米饮下。
        [功效]健脾和胃,消肿而不凝里。
        [主治]水肿。
        [来源]《医方论》
        十六、大顺散
        [组成]干姜、桂、杏仁(去皮尖)、甘草等分。
        [用法]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杏炒过,去砂,合桂为末。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暑月之伤寒。
        [来源]《医方论》
        十七、太无神术散
        [组成]苍术(泔浸)、厚朴(姜汁炒)各3克、陈皮6克、甘草(炙)、藿香、石菖蒲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燥湿,芳香祛浊。
        [主治]湿阻。
        [来源]《医方论》
张    锡    纯    方
        一、镇肝熄风汤
        [组成]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板15克(捣碎)、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
        [用法]水煎服。
        [功效]镇肝熄风。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或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二、建瓴汤
        [组成]生怀山药30克!怀牛膝30克、生赭石24克(轧细)、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生怀地黄18克、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
        [用法]原方磨取铁锈浓水以之煎药。
        [功效]镇肝熄风,育阴潜阳。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头痛健忘,耳聋目胀,烦躁不宁,或融时觉有气上冲,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脉弦硬而长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活络效灵丹
        [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明乳香15克、生明没药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去瘀,通络止痛。
        [主治]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癥瘕积聚等血凝滞病症。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四、固冲汤
        [组成]白术30克(炒)、生黄芪18克、龙骨24克(煅捣细)、牡蛎24克(煅捣细)、萸肉24克(去净核)、生杭芍12克、海螵蛸12克(捣细)、茜草9克、棕边炭6克、五倍子1.5克(轧细)。
        [用法]药汁送服。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冲脉不固。症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五、清带汤
        [组成]生山药30克、生龙骨(捣细)18克、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去净甲捣)12克、茜草9克。
        [用法]单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9克。水煎服。
        [功效]收敛止带。
        [主治]脾肾不足之赤白带下。症见带下赤白,清稀量多,连绵不断,腰痠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第八卷·治女科方》
        六、三鲜饮
        [组成]鲜茅根(切碎)、鲜藕(切片)各120克、鲜小蓟60克。
        [用法]煮汁,常饮服。
        [功效]补虚凉血止血。
        [主治]虚劳证,痰中带血,或兼有虚热者。若大便溏泻,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细末30克,调入药汁中,作茶汤服。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七、化血丹
        [组成]花蕊石9克(煅存世)、三七6克、血余炭3克。
        [用法]共研细末,分2次,开水送服。
        [功效]收涩止血。
        [主治]咳血,兼治吐衄及二便下血。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八、升陷汤
        [组成]生箭芪15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3次,一天服完。
        [功效]益气升陷。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症见气促急短,呼吸困难,脉沉迟微弱,或参伍不调。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石    寿    棠    方
          藿朴夏苓汤
        [组成]藿香6克、半夏4.5克、赤苓9克、杏仁9克、生苡仁12克、白蔻仁2克、猪苓4.5克、淡豆豉9克、泽泻4.5克、厚朴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宣畅气机,燥湿利水。
        [主治]湿温初起。症见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者。
        [来源]《医原》
张    秉    成    方
          启脾散
        [组成]潞党参(元米炒黄去米)、制冬术、建莲肉各90克、查炭、五谷虫炭各60克、陈皮、砂仁各30克。
        [用法]共为末,每服6克,开水下。
        [功效]健脾益气,消积导滞。
        [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羸,将成疳疾等证,或禀赋素亏,脾胃虚弱,常易生病者。
        [来源]《成方便读》
一、王瓜散
        [组成]王瓜根、桂心各30克、白石脂、菟丝子(酒浸)、牡蛎(盐泥烧赤,候冷去泥)各60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6克,大麦粥下,日3服,饭前服。
        [功效]滋肾固涩。
        [主治]肾虚,小便自利如泔色。
        [来源]《医学纲目》
        二、磨积丸
        [组成]胡椒150粒、木香7.5克、全蝎10枚(去毒)。
        [用法]上为末,粟米为丸,绿豆大。每服15丸,陈皮汤送下。
        [主治]息积。
        [来源]《医学纲目》
        三、益血丹
        [组成]当归(酒浸,焙)、熟地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3丸,细嚼,酒下。
        [功效]养血润肠通便。
        [主治]大便燥,久虚亡血。
        [来源]《医学纲目》
        四、越桃散
        [组成]大栀子、良姜各9克。
        [用法]上为末,米饮或酒调下9克。
        [主治]下痢之后,小便利,而腹中满痛不可忍,此名阴阳反错,不和之甚也。
        [来源]《医学纲目》
        五、镇心丹
        [组成]长砂(研末)、煅白矾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水丸如鸡头大。每服1丸,煎人参汤下,饭后服。
        [功效]镇惊安神。
        [主治]惊悸自汗,心烦短气,喜怒悲恶,悉不自知,忘魂失魄,状若神灵所凭,及男子遗泄,女子带下。
        [来源]《医学纲目》
        六、五补丸
        [组成]熟地、人参、牛膝(酒浸,去芦,焙干)、白茯苓、地滑皮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温酒下,空心服。
        [功效]补诸虚,安五脏,坚骨髓,养精神。
        [主治]身体虚弱,五脏亏损,精神萎靡。
        [来源]《医学纲目》
        七、捻头散
        [组成]玄胡索、川苦楝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3克,捻头汤润下,量多少与之,捻头汤即汤中滴油数点。食前服。
        [功效]行气利水。
        [主治]小便不通。
        [来源]《医学纲目》
        八、天雄散
        [组成]炮天雄、龙骨各90克、白术240克、桂枝180克。
        [用法]上为散,酒服0.7-0.9克。日3服,不止,稍增之。
        [主治]梦遗。
        [来源]《医学纲目》
        九、樗皮丸
        [组成]芍药15克、良姜9克(烧灰)黄柏6克(炒成灰)、椿根皮45克。
        [用法]上为末,粥丸。每服6-9克。米饮空心吞下。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赤白带下有温热者。
        [来源]《医学纲目》
        十、大宁散
        [组成]黑豆35粒,粟壳60克(半生半炒)、甘草60(半生半炒)。
        [用法]上为粗末。作1服,生姜3片,同煎,食前服。
        [主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泻疼痛垂死者,神效。
        [来源]《医学纲目》
        十一、卷荷散
        [组成]初出卷荷、红花各60克、蒲黄(纸炒)、牡丹皮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空心温酒或童便调下。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产后血上冲心,血剌血晕,腹疼恶露不快。
        [来源]《医学纲目》
        十二、大调经散
        [组成]大豆45克(炒去皮)、茯神30克、真琥珀3克。
        [用法]上为细末,浓煎。乌豆、紫苏汤调下。
        [主治]产后肿满,喘急烦渴,小便不利,
        [来源]《医学纲目》
        十三、香灵丸
        [组成]辰砂(另研)、丁香各1.8克、五灵脂3克。
        [用法]上丁香、五灵脂先研末,后人辰砂,再研匀。用狗或猪胆糊丸如鸡头大。每服1丸,生姜陈皮汤磨下。
        [主治]产后呕吐不止。
        [来源]《医学纲目》
        十四、开胃散
        [组成]诃子肉45克、人参3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3味为细末,分为2服。以半夏、生姜、葱白各适量等分,煎汤调服。
        [主治]产后胃气不和,呕吐不止,全不纳饮食。
        [来源]《医学纲目》
徐    用    诚    方
           天麻散
        [组成]半夏21克、天麻7.5克、白术(炒)、白茯苓、甘草(炙)各9克。
        [用法]水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煮,候干,去姜为末。每服4.5克,姜枣汤调下。
        [功效]化痰熄风镇惊。
        [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来源]《玉机微义》
朱    橚    方
朱橚(周定王)
        一、石苇散
        [组成]石苇6克、木通4.5克、车前子9克、瞿麦6克、滑石9克、榆白皮6克、甘草3克、冬葵子6克、赤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主治]石淋。症见小腹隐痛,茎中痛,溲出砂石等,并治诸淋。
        [来源]《普济方》
        二、仓廪散
        [组成]人参、茯苓、甘草、前胡、川芎、羌活、独活、桔梗、柴胡、枳壳、陈仓米各等分。
        [用法]为末罗匀,加姜、薄荷煎汤热服。
        [功效]疏散风邪,和胃止呕。
        [主治]噤口痢,毒气冲心,有热作呕。
        [来源]《普济方》
        三、椒面粥
        [组成]蜀椒3-5克、白面粉60-90、生姜3片。
        [用法]将蜀椒研为细末,每次取适量面粉和匀,调入水中煮粥,后加生姜稍煮即可。禁忌:一切热性病患均不可选用。
        [功效]暖胃散寒,温中止痛。
        [主治]久患冷气,心腹结痛,呕吐不能下食。
        [来源]《普济方》
        四、白发方
        [组成]麻子5升(捣)、桐叶1握。
        [用法]沐发,可令白发不生。
        [主治]白发。
        [来源]《普济方》
        五、柏枝油
        [组成]柏叶干者、秦艽、半夏各90克。
        [用法]细切,水1000毫升煎至250毫升,入蜜少许,再煎一、二沸。每用时,入生姜汁少许调匀,擦无发处,每日2次,去风生发。
        [主治]发不生。
        [来源]《普济方》
        六、拔粥
        [组成]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葱白2茎、白面粉60-90克(或粳米30-60克)。
        [用法]煮粥任意食。禁忌:发热病人,不宜选用。
        [功效]宽胸止痛,行气止痛。
        [主治]急慢性痢疾,肠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和辅助治疗。
        [来源]《普济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