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敦煌,从这套书开始

 嘟嘟7284 2021-11-10
丝绸之路,是中古时期一条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的国际通道。

从中国中心部的都市长安向西,经过无数的山川与城市,穿越沙漠、戈壁与绿洲,一直通向地中海的东岸,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就因丝绸之路的发达而得到促进。其中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无疑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图片
敦煌文化的兴衰,又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息息相关。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长期的繁荣,给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位于丝绸之路要道的敦煌便在东方与西方的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保存至今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及藏经洞的卷帙浩繁的大量文献,蕴藏着古代宗教、文学、历史、美术、音乐、舞蹈等无限丰富的遗产,成为今天学者、艺术家、旅游者瞩目的对象。


图片
张骞出使西域图

樊锦诗主编的“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莫高窟史话》《专家讲敦煌》《榆林窟艺术》《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敦煌文化探微》),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敦煌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历史变迁和壁画艺术中的故事,以及近现代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方面的趣闻趣事。

图片

敦煌文化爱好者不可不读的一套书,究竟是怎样为读者全面地解读敦煌呢?


《莫高窟史话》
莫高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丝绸之路往敦煌市东南方向走25公里,会看见一座赫赫有名的鸣沙山。转到山的东麓,远远望见南北长约1600米的崖壁上布满了洞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处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关。此处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


图片
莫高窟外景

很多人说莫高窟就是中国的卢浮宫,其实它距今已有1600余年,远比卢浮宫历史悠久。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随后历经北魏、隋、唐、北宋、西夏不断扩大修建,于元代以后渐渐衰败而被废弃。《莫高窟史话》一书将莫高窟至今的诸多秘密娓娓道来,讲述那些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


图片



《专家讲敦煌》
敦煌石窟是人类文化遗产,以敦煌石窟、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等古代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学也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并成为中国国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敦煌文化的内涵十分广大,按现代学科的分法,至少可以分出十几个不同的学科,如历史、考古、文学、宗教、艺术、科技、体育等。可以说,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献好比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图片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佛龛  彩塑一铺


但是,敦煌文化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就不应该存放在书斋里,而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及介绍,让普通人也能欣赏到敦煌艺术之美,享受到敦煌文化的精神营养。《专家讲敦煌》收录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期间敦煌学专家所作的敦煌艺术系列专题讲座,让大众读者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都能有通俗易懂的了解。


《榆林窟艺术》
榆林窟始建年代无文字可考,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应当开创于隋唐以前的北魏时期。从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榆林窟洞窟存在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相似度高,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


图片
榆林窟外景


但是,瓜州榆林窟似乎有意要造成与莫高窟有别的特点,如唐代的几个中心柱窟,中心柱下部都有高1米的台座,这是莫高窟中心柱窟没有的,中心柱前顶也没有像莫高窟那样的人字披顶。唐代所造的大佛窟为穹隆顶,也与莫高窟的两座大佛窟不同。五代以后的覆斗顶窟,均在洞窟中心设方形佛坛,却没有莫高窟五代洞窟那样的背屏,有些洞窟较小,往往于后壁画出佛背光,这也是榆林窟所特有的布局形式。


图片
榆林窟第17窟中心柱南向面坐佛/榆林窟第31窟菩萨像

唐、五代、宋时期的洞窟,大都有较长的甬道,连通前室与主室。西夏、元代的洞窟,受密教影响,往往于洞窟中心设坛,按曼荼罗的形式来构建。这些能反映出榆林窟营建的独特性格的内容,均收录于《榆林窟艺术》一书中。


图片


《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
不论是在以雕刻闻名、气势宏伟的云冈石窟,还是以壁画著称、装饰精美的敦煌石窟,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形象,她们自由飞行于天空,姿态优美,在佛教艺术中称为飞天。


图片
莫高窟第97窟 飞天

在古代佛教石窟或寺院中,佛、菩萨、天王等形象都是供人们礼拜的对象,因而造得庄严肃穆,而在佛身边的这些飞天,则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行于天空。当佛说法时,她们从天空散花,或者弹奏乐器、轻歌曼舞,使气氛严肃的佛教石窟、寺院变得气氛轻松而充满了欢乐。飞天深受欢迎,表现得也很多,技法也越来越成熟。在中国差不多有佛教寺院的地方就有飞天,飞天也就成为了中国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内容。


图片
莫高窟第158窟西壁南侧上部飞天

佛、菩萨、天王等佛教世界的天神都是可以在天空自由来往的,飞天,应该是某一种特定的天神。那么飞天在佛教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格?她们的职能是什么?为什么佛教石窟和寺院中要雕刻或绘出这么多的飞天呢?《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会为读者一一解答。


《敦煌文化探微》
经过中外学者100多年的不倦探索和深入研究,敦煌学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首先敦煌文献的分类整理不断深化、细致,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利用敦煌文献研究推动、解决了许多重大学术课题,如唐史研究以及宗教、西北历史、地理、屯田、文学、文字学等 ;第三,石窟考古、佛教艺术、图像存储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尤其是壁画内容的不断识读和深入解析,为进一步的综合研究、个案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片
丝绸之路商旅

而敦煌学的丰硕成果,又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哲学、文学、古典语言学等其他人文学科及文物保护等边缘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上述相关学科的大量学术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敦煌文化探微》以更新的视角、更新的方法来探讨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的相关问题,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也对敦煌、丝绸之路这样的古代文明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收获。


图片
莫高窟第112窟  乐舞

图片


大美敦煌有多美?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让更多人从细微处,看到更美的敦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