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邑太清宫:令人瞠目的“天外来石”和“赶山鞭”的传说……

 衆妙之門 2021-11-10

一踏上老子故里太清宫的拜师寻祖之旅,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位距今2592年的道教之祖,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看到一点点他的遗迹,会不会在此地和他有一场心灵的对话……

2021年是老子诞辰2592周年(老子诞生于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年仲秋的一个早晨,我们踏上了寻“道”之旅!

果然是“仙道诞生之地”、“道德经传之所”!鹿邑太清镇太清宫规模弘大,气宇轩昂。远观似与天地相容,近觑确有历史风云。青砖红瓦,木梁画廊,土屋土墙,陶瓦石瓮,既有雕梁画栋之美,又有原始文化之痕,让人叹为观止!

最值得赞扬的是,这里到处充溢着“天外来石”的美丽传说和“赶山鞭”铁柱的历史现实交汇的身影。既浪漫又现实。一部部绝美的历史文化古籍在这里展开,一首首穿越历史天空的歌谣在此传唱……

一、老子文化广场

老子文化广场位于太清宫马路对面,是集老子道教文化于一身的文化生活广场。

文章图片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生于楚国或陈国。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文章图片2

↑西出函关

《列仙传》载 :“老子西游。关令尹(官职名)喜(人名)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成语“紫气东来”即来于此。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文章图片3

↑点化子居

子居向老子请教,老子耐心为其释疑解惑。

孔子也曾经数度向老子问礼请教。他来鹿邑向老子问礼后对他的学生说:“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善游;兽,我知其会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其犹龙也!”意思是,老子的学问深不可测,好似龙忽在云中忽在水中来去不可见。

文章图片4

↑老子驾青牛车

文章图片5

二、望月井·望月泉

文章图片6

↑太清宫入口

文章图片7

↑望月井

望月井的奇特之处在于每逢甲子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天上的园月正好投影在水井中央,正应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诗意境,所以叫“望月井”。

文章图片8

↑望月泉

“望月泉”之名源于望月井,相传世界级智慧巨人老子就是吃望月井里的水长大的。此泉水来自彼井,意味着智慧之泉滔滔不绝。

三、太极殿·赶山鞭

文章图片9

↑太极殿是纪念老子的大殿。殿前两棵古老的松柏枝干遒劲有力,高入云中,极有年代感和气场。

文章图片10

↑太极殿正南门

文章图片11

↑太极殿屋隅

文章图片12

↑太极殿北门

文章图片13

↑“赶山鞭”

此铁柱俗称“赶山鞭” ,实为纪念老子做周柱下史的纪念物。为唐朝皇帝所立。是极其罕见的历史文物。

四、三清殿

文章图片14

↑三清殿殿内供奉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3位尊神。故名'三清殿'。

文章图片15

↑膜拜的人们瞻仰天神

文章图片16

↑三清殿高18米,面积1800平方米,面宽7间,进深4间,为重檐庑殿式仿宋风格的宫殿建筑,青黑色琉璃瓦复顶。

文章图片17

↑三清殿一隅

文章图片18

↑三清殿背面(北)

五、仙缘度

文章图片19

↑仙缘度其实是一处荷塘,上面有一条索道,供人经过。名字很有诗情画意。

文章图片20

↑走在栈桥上,恍如在仙界傲游,当年老子得道成仙,今日吾辈新遇仙缘。

六、旧圣母殿·娃娃殿

文章图片21

↑圣母殿是古人纪念老子母亲的大殿。在古代规模较小,青砖青瓦,古朴美观。

文章图片22

↑圣母殿的西边,是娃娃殿。大概是古人纪念老子出生的地方。今天演变成了“求子”庙。

七、新圣母殿

文章图片23

↑站在旧圣母殿的西边往北看,不远处就是今日重修的新圣母殿。

文章图片24

↑从规模上看,新圣母殿远远超过了旧圣母殿。色彩缤纷,重檐画廊,煞是气派。

文章图片25

↑穿着汉服的女孩子文质彬彬、飘飘然地前来参观。

八、先天太后碑文

文章图片26

↑据说,唐朝皇帝武则天尊封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并两次前来祭拜。立下此碑,以示永传。

九、先天太后墓

文章图片27

↑“先天太后墓”为老子生身母亲的安葬之地。后人纷纷纪念,香火世代不断。

文章图片28

↑先天太后墓一隅

十、犹龙洞

文章图片29

↑洞口

文章图片30

↑洞内仅容一人许,长约百米,曲折有致,形似游龙,故名“犹龙洞”。有人怀疑这是古代老子一人专心悟道学习的地方。

十一、老子故居

文章图片31

↑一见“老子故居”,就觉心中大喜。完全是想象中应该有的模样。

文章图片32

↑黄泥墙,木栅门,滴水青瓦,一切都是那么古色古香。

文章图片33

↑干净漂亮的小院落,大概就是我们能想到的老子当年居住的地方吧?

文章图片34

↑院子里的木瓜树结满了果实,却不知当年种树的老人身在何处?

文章图片35

↑老子当年居住的主屋——堂屋。面南向阳。

文章图片36

↑仓楼。储存粮食的地方。上下均有通风口。

文章图片37

↑东厢房和厨房

文章图片38

↑西厢房用于居住和堆放农具。

文章图片39

↑高高的“望楼”。古代有瞭望塔、哨所的作用。

十二、博物馆展览·天外来石

在老子故居的房屋内部,轰轰烈烈地上演着历史文物的表演。这里是古代华夏文化的舞台,它们在这里似乎又复活了,在呼吸回眸,在和我们对话……

文章图片40

↑古代陶器

文章图片41

↑古代瓷器

文章图片42

↑这是一块古代遗存的天外来客——陨石。

它的到来,给老子故居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据说是在老子诞辰一千年之际,从空而降,正好落在屋前院中。

人们感念老子的恩德,便把这块“飞来之石”说成是老子在天上庇佑苍生、不忘黎民的“护佑神石”、“幸运石”。

文章图片43

↑此井被称为'东古井',老子居住期间打水的地方,井水与望月井、灵溪池相连。

文章图片44

↑晋代陶罐

文章图片45

↑精美藏品“唐三彩”

文章图片46

↑风箱(做饭时助燃)

文章图片47

↑耧(播种工具)

文章图片48

↑唐代茶碾

文章图片49

↑唐代茶研磨器

十三、褚仙树

文章图片50

↑史志记载,此棵褚树为老子母亲生前所栽。据说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日)这天,此树会冒出烟雾,缭绕弥漫,久久不绝。当地人视其为仙人显灵。

十四、宋代重修老子故居碑

文章图片51

↑大宋王朝朝廷御赐重修老子故居的圣旨碑(字迹已磨灭殆尽)

文章图片52

↑从太清宫出来,我们又回到了老子文化广场。

再次站在老子巨型雕像下面,当初的万般疑问,在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我深刻领受了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朴素的辩证法在我心中激荡。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他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创设的道教文化思想在今天依然枝繁叶茂;老子的恩德似长空明月,皎皎照人,亘古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