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风来袭水逆流,高档塔楼变废楼~~Park City武藏小衫Station Forest Tower的悲剧

 翻来译去默磨语 2021-11-10

       住进高档塔式高层公寓是很多住在城市里的日本人的向往与憧憬,塔楼是身份与实力的象征,但一场台风却让塔楼Park City武藏小杉Station Forest Tower里的人们叫苦不迭,塔楼存在的一些问题被无情地暴露了出来,受灾的真相是什么?终于,近日《周刊现代》上有了一篇报道……

https://gendai./articles/-/68039
武蔵小杉の「高級タワマン」で起きた悲劇…
その全貌が見えてきた

位于川崎市的武藏小杉地区曾经在“你想住的街区排名2019”中名列关东地区第九位,这个居住区常常在“想住的街区”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心地带有JR南武线、东急东横线的车站,稍稍离开中心地带一点儿的地方又有横须贺线,交通便利,附近还有大型综合性商业设施“Grand Tree”,深受双职工高收入阶层的喜爱。

01

高档塔楼变废楼

Park City武藏小杉Station Forest Tower(以下简称Park City武藏小杉)位于武藏小杉地区的中心地带,高约160米,于2008年完工。从该大楼到武藏小杉的各个车站只需走2~3分钟,地理位置极佳,而且大楼的外观和内装也非常有高级感,跟周围的其他楼盘相比,它的价格也并未高得离谱,总之,这是一幢非常有人气的塔楼。以10楼~ 30楼的部分为例,3LDK的房价约为7000~9000万日元吧,这幢大型公寓共有643户,由于人气旺,所以很少有空房,有人把它称为“武藏小杉第一塔楼”。

但是,10月12日深夜19号台风带来的暴风与大雨,让这幢塔楼周边在片刻之间突然水漫金山,在JR南武线、东急东横线武藏小杉站南侧区域水涨到大人的膝盖高,水趁着暴风向西向东流去,突然间整个街中就像是出现了一条大河,而真正的悲剧则是在台风过后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10月12日19号台风上岸,从当天夜里开始这幢47层高级塔式公寓就停电了,厕所立马无法使用。台风过后,每天早上从5点开始,建筑业者便启动吊车等重型机械展开抢修作业。虽然各个房间慢慢通电了,但是公用部分的电还没有完全通,而且每个房间里的厕所也还没有修复。虽然居民们分到了便携式马桶,但使用的人却很少。由于无法使用厕所,所以居民当中有不少人就住在附近的酒店或者朋友的家里度日。

台风已经过了2周,但到了夜晚,不亮灯的房间依然很多,原因或是有的房间还是没通上电,或是有的居民干脆就不住在这里了,因大型台风而发生这样的情况,绝对是出乎居民们的意料的吧。

JR武藏小杉站的横须贺线站台平时就以拥堵出名,由于遭受水淹,一部分检票口就没办法使用了,售票机、自动扶梯和电梯也发生了故障。

住在离车站8分钟路程的某塔楼居民说,台风来后,其所在的大楼马上就停电了,迟迟尚未修复,一楼的便利店、银行的ATM的电气设备受损,尚无开始再次营业的迹象。

受灾最严重的是本文中的Park City武藏小杉塔楼,其地下3层中的电气设备泡在水中,完全不能运行,结果由于停电,没有灯,电梯停运,住在最上面47楼的居民要外出时,只能走楼梯。厕所不能用,主要是因为配电盘受损,泵无法将水打上来。当人们想要如厕的时候,每次也只能从47楼走到1楼,高级塔楼的居民们开始体验地狱般的生活……

台风过后的第二天,13日中午左右水已经退去了大半,但是遭受水淹的巴士环形岛一带却堆积了大量的淤泥,淤泥散发出的臭气弥漫在空中,很多人只好戴上了口罩。

公寓前含有污水的淤泥大量堆积,释放着恶臭,这样的一副狼狈模样经电视和网络向日本的全国扩散,塔楼的高大上形象开始坍塌……

02

剖析全貌看真相

此次19号台风在日本多地造成了决堤和河水泛滥,但是,武藏小杉站离最近的多摩川河堤也还有1km左右的距离,而且那河堤既没有决堤,也没有发生河水泛滥现象,为什么水淹现象集中发生在了武藏小杉中塔楼林立的车站南侧区域呢?

原来川崎市根据区域分别采用了两种下水处理方式,即分流式和合流式,分流式是将污水送往下水处理厂,雨水则直接流入河流或海洋;合流式是把污水和雨水两者一起送往下水处理厂,但当雨量大的时候,则全部都排放到河川中。

最近新设的下水管道是以分流式为主,而且日本国土交通省也推荐采用分流式,而一些老的街区却还是合流式。实际上武藏小杉地区在车站以北是分流式,而这次受灾的车站以南区域则采用了合流式及其他方式。虽然南侧一带通过下水管道将污水和雨水流放到了多摩川,但当多摩川自身的水位变得非常高时,河水就从下水管道发生逆流,与污水和雨水一起水漫了武藏小杉。

雨水从排污管发生逆流,然后在街区水漫金山,被称为“内水泛滥”,另一方面,河水被称为“外水”,这些河水从供水管逆流到街区,被称为“外水泛滥”,这次是内水泛滥和外水泛滥同时发生了。

多摩川是一条所谓的“悬河”,其河床的高度高过街区的地面,水位变高后,其实应该关闭与河流连接在一起的排污管道的水门,但遇到此次这样的大型台风,川崎或许是没有什么应对经验,担心内水泛滥,结果就没有关上水门。当雨量变大,河流水量增多时,河水逆流造成的损害就会很大,此次不关闭水门,很难说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塔楼林立的车站以南区域,其地形上也是有缺陷的,受灾塔楼所在的地块原本是工厂地带,当地人说以前是一片沼泽地,地势比周围要低,逆流的污水、大量的雨水自然会流到塔楼那里。

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电气设备及接水槽等设备一般基本上会被放到地下室,地上部分则用作住房和商业设施,此类构造的缺点这次通过武藏小杉的塔楼事件被充分暴露了出来。

日本现有的《建筑基准法》对单个建筑物要求采取防震措施,但在预防水淹方面并没有什么基准性的规定,因此塔楼底下的电气设备并不一定都采取了防水淹的措施。虽然受灾的武藏小杉塔楼为了防止停电,备有自家发电装置,但由于没有防水淹措施,结果这些发电装置也用不上。《建筑基准法》中有各种规定,比如高度60米以上的建筑物与60米以下的相比,构造上必须能承受1.25倍的风速,但是针对水灾却没有什么明文规定,所以水淹事件难免发生。

03

日后命运会如何?

当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受灾的Park City武藏小杉塔楼的居民们都不愿多说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说不仅是生活上遇到了麻烦,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住宅的价格。武藏小杉地区近年来人气上升,甚至出现了“Musako Madam(武藏小杉太太)”这样的词汇,但经历了台风之后,这幢塔楼却会成为房地产行业所说的“事故楼盘”,其阴影会慢慢地显现。

比如两年前武藏小杉站发生大拥堵,早上高峰时段要过车站的检票口需要等30分钟以上,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就有点敬而远之了,此次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加深这样的状况吧,最终会导致曾经闻名日本全国的塔楼的价格崩溃。很多人认为人气地区是不容易出现价格崩溃的,出于投资目的购入ParkCity 武藏小杉塔楼的人们应该更明白此次事件的深刻程度的。

假设台风前售价为一亿日元的房子,虽然不太可能一下子降到9000万元,但是,以前以1亿日元挂牌的房子可能两个月内就可以出手,今后估计要花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吧。卖不出去,就会租不出去,当急于卖房的人以低于市价出手时,便产生降价乖离率。这种情况曾经在新浦安和海滨幕张地区出现过,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新浦安和海滨幕张的街区出现了液化现象,之后那里的公寓等房地产价格并没有马上下跌,而是在之后的两三年期间慢慢地降了下来,海滨幕张等地有些楼盘的房屋价格已经下降了三成以上,如此看来同样的情况也会有可能在武藏小杉地区发生。

开发商在这片其实并不是特别适合建住宅的土地上盖塔楼,而且还依旧是老的下水道系统,靠打造出“人气街区”的形象出售楼盘,结果却导致此次这样的悲剧。虽然程度上多少有些差异,但相信同样的事态在其他地区、其他公寓式大楼上也完全有可能发生。停电断水并不是武藏小杉独有的问题,理应以此为戒,包括开发商在内需要靠整个行业来采取对策吧。反过来,对居住者而言,也并不能把所有的一切都委任给房地产商,自己也需要在事前对电气设备、供水设备的情况有所把握,这点其实是相当重要的。

武藏小杉塔楼事件,绝非他人事,这点应该铭记在人们心中……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