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忘恩负义的公民

 大宛文谈 2021-11-10


中国善良的老百姓向来是努力只做“草民”,草民的命尽管不值钱,也经不起狂风和权力的镰刀,但草民顺良,政府喜欢,一般不会欺善压之。所以老百姓对官员素有敬畏,其实是怕权力。

有年我参加一个政府部门的会议,议题是如何进行城市秩序管理的,有某位领导在说到老百姓素质低不好管的时候,连着说了几个“没良心”,这使我想到,现代社会百姓是不用害怕官员的,官员说老百姓没良心,其实是官员管理手腕的无能和不自信。而在一般官员看来,老百姓不仅要做顺民,而且要知道恩典,说白了就是要知恩图报。官员的压力多大呀,又是拆迁又得维稳,为了造福一方百姓,忙得黑不是黑明不是明的,老百姓不仅要理解,更要自觉与官员们的期望保持一致,不要做有非分之想的百姓,更不要做忘恩负义的百姓,最起码不能做没良心的百姓。

老百姓什么时候做顺民都是让人喜欢的。但是,一个地方必须有一部分刁民,如果全是顺民,官员就会不思进取了。接着想到,老百姓中最好还要有怀疑主义者,对官员的讲话和决定时不时进行质疑和核实,看其是否说一套做一套,看其是否说得多做得少,这就是百姓监督的作用。任何时候百姓的监督都比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有效得多,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一直做不好,主要就缺失这块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惯性。

在封建独裁强权体制下,没有小老百姓的民主。现代公民社会必须让官员怕老百姓,当然不是怕一两个老百姓,而是一群官员怕一大堆老百姓。而老百姓只有不怕官员,才能更有效地监督地方官作为公仆是否称职,是否打工没有懒惰;官员怕老百姓,才有可能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负责的态度。

本来嘛,官员是为老百姓打工的,你一个打工仔在衣食父母跟前就耍不得威风,这种风气早就该改一改了。可惜的是,南阳在汉代就有了比较廉正的好太守杜预和召信臣,南阳人民称其为“召父杜母”,“父母官”一说遂流布天下,直到今天,还有不少官员自称是地方的父母官,错了!地方官是儿子官,孙子官,老百姓才是爹妈!从法理上说,是先有人民存在后有人民政权,正是作为纳税人的公民养活了这个政权,政府官员既是公仆就也是管家,说到底就是个打工的,中国的行政官员没有理由不做好人民的孝子贤孙!所以老百姓须知责之深爱之切的道理,对政府官员要慈母的关怀,更要有严父的要求。

英国首相丘吉尔因为人民不投票给自己继续担任国家领导人时说,人民的忘恩负义是国家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事人是由衷欣慰的。中国的老百姓很多时候对官员是由衷地怀着一种感恩带德的心态的,官员们有时候就是做了一些他们本应该做的事情,老百姓就又是送匾又是唱赞歌,也许他们觉得官员不坑害自己就不错了,孰不知其实这样很容易会惯坏了我们的官员,使他们觉得自己如何了不起和有成就感。

当老百姓什么时候也学会点忘恩负义,甚至有时候要敢于摆出一副恩断义绝的面孔,真正的民主素养和对官员的苛刻才有可能培养成。做公民,无妨对官员刁蛮一点,百姓越刁民,官员才会觉得难伺候,起码不敢随便糊弄欺瞒主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