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人的幸福感

 大宛文谈 2021-11-10

南阳人的幸福感

不知不觉间,南阳有一年被央视财经频道主持的一项全国地级市幸福指数10强排名中,荣登榜首。于是南阳人先自惊讶,继之兴奋,更有官方媒体鼓而呼之,让我等还没从惊奇中回过神来,已然不得不为南阳城的荣誉而心生自豪。这姑然是炒作,不过由此普及了幸福指数这一概念。

姑且不说,央视财经频道的调查本身是否等同于专业、权威的调查机构的结论。事实和结论,白纸黑字在那里放着,如同央视在全国各地马不停蹄地见人就问,你幸福吗?你有理想吗?不由得我等心生感慨。

几年前,我听到淅川县九重乡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谈过一回与幸福有关的话题。老太太活了80多岁,她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到大南阳府去逛一逛,就会感觉很幸福。那语气,简直和白云大妈在对明天的畅想中,能够到大城市铁岭去旅游一样满足。所以,我觉得幸福大概是一种满足的感觉。如同一个人,别人早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而他假如一直在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境地中,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让肚子挨饿受亏,他大约应该感觉到幸福了吧?

虽然我不知道,央视的调查结论够不够专业,但是我知道,幸福感和幸福是两个概念,这是常识。幸福感是感性描述,既然是感觉,也可能就会不免有错觉,而幸福是一个切实的肯定的描述。换句话说,幸福感有貌似幸福的意思。真实的幸福,则代表着南阳城市建设的水准,宜居性,普遍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我想,假如当时央视记者采访采访我,是否感觉到了南阳的幸福?我会和他们一起商榷一下幸福的内涵。我相信很多南阳人,会感觉到生活在南阳的幸福,也会有人感到到生活在南阳的不幸福。这才是生活本来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两种普遍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一种是,别人有权有钱有势,没有的人不免心生羡慕嫉妒恨,那当然毫无幸福感可言;另一种是,自己看不上或看不惯的人,居然和自己一样,住有豪宅行有跑车,自己吃鲍鱼山珍,人家也山珍鲍鱼,大家生活得一样幸福,这就会让人产生不适宜感。这种不适宜感,同样也就说不上幸福可言。宋人方岳诗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如果说,幸福有可能是一种真实存在,还尚能让人相信的话,不幸福感,则更有可能,会作为一种人生常态而普遍存在。

既然幸福感是一种满足感,不满足才是向上进取的车轮。进取创新的南阳人,理应在貌似的幸福感中,蕴含着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更多更大的幸福的追求与向往。

钱钟书在《围城》中形容婚姻,说婚姻如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合不合脚的话题就如同幸福与否,只有老百姓自己心底的感受能说明问题。那些走马观花的样式文章和满大街的随机走访,我不相信会蕴含多少热切民意的真实表达。当然,幸福感指数排行榜也还是有积极的意义存在,因为这样的排行榜代表着官员的政绩和南阳城市的正面形象,消极的意义是南阳人民也太容易满足了,几千年来生活在南阳盆地的南阳人,有着历史文化名城与生俱来的盆地意识,这种意识无形中,无疑一直在膨胀着生为南阳人的感觉。

炒作南阳人的幸福感,应该是那些域外媒体寻找有价值新闻线索的游戏。作为本地媒体,我看南阳人的幸福话题可以休矣。无论是专业综合纸媒,还是自媒体(当然,党媒可以除外),还是多干事创业,少点自我标榜好。这不是低调,而是南阳人本来应有的从容与淡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