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医家对浮脉的认识和临床鉴别

 小儿针治脐贴店 2021-11-10

浮脉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主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中取、沉取都不如轻取明显,或中取、沉取时无脉感。浮脉只以部位言,其位置浅表,位于“皮上”,不含有其他因素,与中、沉构成不同深浅位置之脉位。

浮脉之指感为轻手可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轻按,指下感,觉脉管形状清晰,跳动明显;重按,脉管被压,跳动力减弱。

浮脉的比喻有“如水漂木”“似水上浮物”“漂木之义”“如循桧荚”“如风吹毛”等。

浮脉为纲领脉之一,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浮脉类派生衍化的兼脉脉象。浮脉的兼脉较多,有浮数、浮缓、浮迟、浮结、浮细、浮洪、浮动、浮短、浮滑、浮涩、浮紧、浮弦、浮散、浮托、浮濡、浮弱、浮虚、浮而有力、浮而无力、浮洪大、浮弱涩、浮细滑、浮紧滑、浮滑疾紧、浮滑数疾、浮洪大长、浮,浮脉出现于平脉(瘦人、秋季、肺脉),病在表,邪在阳分,主风邪,病在里,主虚证,妇人临产。概括起来,血管表浅、时令本部、表邪侵袋、里虚血脱致浮脉、气脱不藏致浮脉、阳气浮越可导致浮脉。

一 脉象特征

浮脉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主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中取、沉取都不如轻取明显,或中取、沉取时无脉感。浮脉属于脉位特征属性中的浮沉要素和厚蒲要素发生变化,浮沉要素中脉气位置较浅而浮,厚薄要素中三部取脉不连续而薄。

(一)指下感觉:浮脉之指感为轻手可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轻按,指下感觉

脉管形状清晰,跳动明显;重按,脉管被压,跳动力减弱。脉搏跳动位于“肉上”,浮脉的比喻有“如水漂木”“似水上浮物”“漂木之义”“如循榆荚”“如风吹毛”等。后世多用“如水漂木”来形容,提示死脉时,有时使用“如落榆荚”来形容。

(二)脉象文献研究: 浮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宜明五气篇》曰“肺脉毛”;《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秋脉者,肺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鼓一阴曰毛”。关于“鼓一阴曰毛”,其含义现已不可知晓,不可望文生义,妄加曲解。

《黄帝内经》和《难经》又把浮脉称为“毛脉”,如《素问.宜明五气篇》曰:“肺脉毛”;《难经·十五难》曰:“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浮”与“毛”并称,说明浮脉同羽毛一样轻浮。

关于浮脉脉形的解释,历代医家多遵循《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所言:“浮脉,举之有余,桉之不足(浮于手下)”,用词相同的文献有《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类证活人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外科精义》《普济方》《重订太素脉秘诀》《景岳全书》《疡医大全》《脉说》《古今医鉴》《诊家枢要》《诊家正眼》《诊脉=十二辨》;而在部分文献中,将“举之不足”改为"寻之不足”,如《察病指南》和《脉诀乳海》;《医学入门》和《医经小学》限于七言词句省略为“浮脉不足举有余”,表达不甚严谨。也有部分文献不以“举、按、寻”来确定脉位,而以“轻手、重按”来确定脉位,《济世全生指迷方》曰:“浮脉之状,在皮肤轻手得之,重按则似有若无”;《伤寒直格》巳:“浮脉者,轻手乃得,重按之不见”;《古今医统大全》曰:“浮脉,浮体泛泛,皮毛之位,轻按便得,漂木之义”; 《寿世保芤无》曰:"举指轻按而得之曰浮”;《罗氏会约医镜》曰:“浮脉:轻手即见,泛泛在上,如水之漂木,全在水面也”;《医学实在易》曰:“浮,轻手一诊,形象彰彰”;《医门补要》曰:"脉浮轻按可得”;《医学摘粹》曰:“浮脉,轻按乃得,重按不见”;《医学见能》曰:“浮脉,轻按即见”,等等。

浮脉主要提示脉位的变化,历代医家均认为浮脉搏动的位位置较浅,但对具体位置认识略有差别,如《难经》和《濒湖脉学》认为浮脉位于“肉上行”,《脉语》和《目经大成》认为浮脉在“皮肤之上”,而《脉说》认为浮脉在“皮肤之间”,《济世全生指迷方》认为浮脉在“皮肤”,《外科精义》和《疡医大全》认为脉位在"瞥瞥然见于皮毛间”,《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浮脉于“皮毛之位”,《诊家正眼》亦认为浮脉在“皮毛”。

浮脉只是表示脉位的变化,不应兼见其他特彻要素。但也有医家认为浮脉应兼有其他特征。(1)有力:如《察病指南》曰:“浮脉,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似水上浮物,以手按之虚散,举之有力。”(2)流利:《诊宗三昧》曰:“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3)无根:《古今医统大全》曰:“浮脉,浮体泛泛,皮毛之位,轻按便得,漂木之义”“浮有按无,无根之喻"。这种论述在众多文献中毕竟属于少数,可见这只是个别医家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能反映浮脉的整体特征要素。

三 文献选录

《素问·宣明五气篇》:"肺脉毛。”

《素问·阴阳别论篇》:“鼓一阴曰毛。”

《难经·十八难》:“浮者,脉在肉上行也。”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

《千金翼方》:“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太平圣惠方》:“浮脉,按之不足,举之有余,但浮于指下。”

《类证活人书》:“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济世全生指迷方》:“浮脉之状,在皮肤轻手得之,重按则似有若无。”

《伤寒直格》:“浮脉者,轻手乃得,重按之不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浮者,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察病指南》:“浮脉,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似水上浮物,以手按之虚散,举之有力。”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浮者,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外科精义》:“浮脉之诊,浮于指下,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冉冉寻之,状如太过,督瞥然见于皮毛间。”

《诊家枢要》:“浮,不沉也。按之不足,轻举有余,满指浮上,曰浮。”

《医经小学》:“浮脉不足举有余。”

《普济方》:“浮者,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古今医统大全》:“浮脉,浮体泛泛,皮毛之位,轻按便得,漂木之义”;“浮有按无,无棵之喻"。

《濒湖脉学》:“浮,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浮如木在水中浮"。

《医学入门》:“浮脉不足举有余。”

《古今医鉴》;“浮脉按之不足,轻举有余,满指浮上曰浮。”

《脉语》:“浮,自皮肤之上得之曰浮。”

《寿世保芤无》:"举指轻按而得之曰浮。”

《重订太素脉秘诀》:“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景岳全书》:“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为阳,凡洪大托革之属皆其类也。”

《诊家正眼》:“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

《医学真传》:“浮者,泛泛于上,轻指即得,如水漂木,故曰浮。”

《顾松园医镜》:“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医学心悟》:“浮,不沉也。”

《目经大成》:"脉自皮肤之上得之曰浮。”

《疡医大全》:“浮脉之诊,浮于指下,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冉冉寻之,状如太过,瞥督然见于皮毛间。”

《罗氏会约医镜》:“浮脉:轻手即见,泛泛在上,如水之漂木,全在水面也。”

《医学实在易》:“浮,轻手一诊,形象彰彰。”

《医门补要》:"脉浮轻按可得。”

《脉说》:“浮脉浮于指下,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轻按乃见于皮肤之间者是也。”

《脉诀乳海》:“浮,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冉冉寻之,如太过曰浮。”

《难经正义》:“浮,不沉也。”

《医学摘粹》:“浮脉,轻按乃得,重按不见。”

《诊脉三十二辨》:“浮,指下按之不足,轻举有余,如风吹毛,如水漂木,曰浮。”

《医学见能》:“浮脉:轻按即见。”

《脉诀秘旨》:“如水漂木,泛泛在上。”

《脉诀汇辨》:“浮之为义,如木之浮水面也。其脉应于皮毛,故轻手可得,如水中漂木,虽按之使沉,亦将随手而起。”

《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浮浮在上,如水漂木。”

《医碥》:"候之于皮毛间而即得之者,谓之浮”;“浮脉本浮,按抑之后沉,不按之则仍浮,故曰浮也。”

《三指祥》:“浮从水面悟轻浮。”

《四海同春》:“浮谓浮泛见于诸脉之上,轻手即得,如物浮水上之义”;“凡断浮脉又不只以脉之浮出于皮肤之上者方谓之浮也。凡脉之出于各部界限之上者即随各部之脏腑以浮所病,又不专以外感言矣。如外感之脉多于内伤,仍从外感治之,内伤多于外感之脉,即从内伤治之,不复言外感。夫各经浮脉如肺脏出于鱼际之外,心脉出于三寂之上,脾脉出于六寂之上,肝脉出于九寂之上,肾脉出于十二寂之上,俱以各经有余断治,若再上出于两部三部之上者,又以各部邪气太有余断治,又不可以执一论也。”

四 鉴别

(1) 芤脉:芤脉轻取即得,与浮脉脉位相同。但芤脉按之空虚,充盈度明显不足,浮脉按之充盈,充盈度无大异常,是二者的主要区别芤脉主失血,阳气随血外泄;浮脉主表证,邪气随汗外散,其病机不同。

[文献选录]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花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绵奂无力也。”

(2) 虚脉:浮脉轻取即得,虚脉亦轻取可得,二者相同。但充盈度不同,浮脉按之充盈,虚脉按之空能,此二者不同。气虚有外感表证时,脉浮而无力,但没有明显的空虚。这是由于有外邪的作用,机体反应性地使脉中气血增多,故不会出现明显的空虚,只表现在脉力的不足,浮而无力,不是浮而空虚。更为主要的是虚脉虽浮,但中取时脉感最明显,就此一点就应该确定不是浮脉,而是虚脉。

[文献选录]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托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绵奂无力也。”

《脉诀启悟》:”按之脉势即减,非虚脉也。”

(3) 濡脉:浮脉轻取即得,淌脉亦轻取即得,二者相同。但浮脉脉形较大,濡脉脉形细小。浮脉脉力一般比濡脉强,濡脉脉力较为弱。湍脉主湿邪、暑邪,浮脉主风邪、寒邪。

[文献选录]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托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绵奂无力也。”

(4) 散脉:浮脉轻取即得,散脉也是轻取即得,二者相同。浮脉中取也有,但散脉中取无脉,沉取更无脉感。浮脉脉力强,散脉脉力微弱,稍为用力则无脉。散脉脉形极细极小,浮脉脉形多为正常或稍大,虽然也有细小者,但比散脉要大。散脉为无根之危脉,浮脉为有根之病脉。散脉主气脱,孤阳外越;浮脉主表证,卫气外泄。大病、久病多见散脉,也可见浮脉,但浮而无力,中取、沉取无脉,浮细而弱,此种浮脉与散脉十分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在有根与无根。有根者为浮脉,预后尚可;无根者为散脉,预后不良。《三指禅》的“精血脱”而致脉浮,或为浮类脉的芤脉,或为浮类脉的散脉。

[文献选录]

《医述》:“浮脉,只轻手便得,非必中、沉俱无,若崔氏云有表无里、有上无下,则脱然无根,混于散脉矣,非浮脉之真面目也。”

五 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浮脉出现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1)平脉(瘦人、秋季、肺脉);(2)病在表;(3)邪在阳分;(4)主风邪;(5)病在里;(6)主虚证;(7)妇人临产。导致浮脉的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表浅致浮脉:瘦人一则寸口脉位置较浅,二则脂肪蒲、肌肤薄,故见脉位表浅。

2. 时令本部致浮脉:肺脏应季于秋,虽然在金秋天地之气肃降,并且金性重而下沉,但由于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处于至高位置,主实阳也,有轻清之功,与乾天合德,因此,脉位浮浅。

3. 表邪侵袭致浮脉:六淫之邪侵犯到肌表,必引起人体卫外阳气与其抗争,正气外充,与之相争,通过加强肺的宣发作用,把卫气宣发到肌表,鼓动脉气,使肌表的卫气多以与邪气相争。肌表卫气增多,形成脉位表浅。表邪致病,因气血外鼓与邪相争,内里相对势弱,故按之稍减,但并非气血亏虚,故按之不空。故此时浮脉为机体抗病力增强的表现。

4. 里虚血脱致浮脉: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大撮失血时,气随血脱,芤无气外泄,肌表气增多,并大损外泄,故见脉位表浅,或浮乳,或为浮革,或虚浮无力。

里虚血脱见脉浮的机制有阴阳之别,若阴虚阳亢,脉当浮大,重按无力;若阴虚已极,阳无所依而外越,脉浮而无根,甚至有浮散之象。两者均系阳气浮动于外,脉气不能内潜,故轻取即得,因浮阳外越故其脉不实,按之空虚无力,或无根。此时脉浮表示机体衰弱,抗病力低下。

5. 气脱不藏致浮脉:功能衰竭、失血、大汗、大吐、大泻时气随血脱,气随津脱,气随液脱而形成气脱。气脱时芤无气、卫气向外发泄,孤阳外越,使体表气增加,向上向外的推动力增强,因而形成无力的浮脉。久病虚损,阳气不能潜藏,浮越于外,致脉浮而无力。

6. 阳气浮越致浮脉:阳气外泄形成浮脉,邪气在表或孤阳外越、气脱、失血、大吐大泻都可引起人体的阳气过多地向外发泄,阳气外泄,则轻取即得,重按不明显。向上浮动的力批,便是一种“举之有余",或叫"泛泛乎有余"的脉感,见于人体的阳气不虚而有表证者。妇人临产时机体处于“阴血骤虚,阳气易浮"的生理状态,阳气外泄浮越,脉气上越,故而脉位较浮。

[文献选录]

《脉说》:"瘦人得浮脉,三部相得,曰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者。”

《脉诊浅谈》:"邪袋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持于外,浮而有力;或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则脉浮大无力。”

《素问·玉机真脏论篇》:“秋脉者肺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

《诊家正眼.下卷.浮脉阳》:“夫肺脏职秋金,天地之气至秋而降且金性重而下沉,何与浮脉相应?不知肺金虽沉,然所主者,实阳也,况处于至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轻清之用,与乾天合德,故与浮脉枉应耳。”

《诊宗三昧》:“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袋三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也。故凡浮脉主病,皆居于表,但须指下有力,即属有余客邪”;“凡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也。若浮而桉之渐衰,不能无假象发现之虞。又杂症之脉浮者皆为风家。如类中风排之脉浮,喘咳疼满之脉浮,烦膜衄血之脉浮,风水皮水之脉浮,消癌便血之脉浮,泄泻脓血之脉浮。如上种种,成与证相符,或与证乖互,咸可治疗……可用升散而愈者,当知阴病见阳脉者生,非若沉细虚微之反见狂妄踩渴,难于图治也。”

《四海同春》:“凡脉之浮者,阳也、表也,乃外感五运六气之邪犹未入里,邪气盛行于表,而伤卫即宜用发散之剂,若浮而无力则外感伤荣宜补中兼和解矣。”

《医述》:“浮为在表”;“浮脉亦有里证,此阳实阴虚,水亏者然也”“浮虽属表,凡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脉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

《脉学辑要》:“沉者,阴气厥逆,阳气不舒之候,沉与浮对,浮以邪所胜,血气发越而在外,故为阳主表,沉以阴邪所胜,血气困滞不振故为阴主里。”

五 主病

浮脉的出现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平脉

(1) 瘦人

[文献选录]

《医碥》:“浮沉有得于禀赋者,趾高气扬之辈,脉多浮...…瘦人多浮,有变于时令者,春夏气升而脉浮。”

(2) 秋季脉

[文献选录]

《伤寒论.平脉法》:“二月得毛浮脉,秋当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全来克木,故知至秋死。”

《脉经·平杂病脉》:“微浮,秋吉,冬成病。”

(3) 肺脉

[文献选录]

《素向·宣明五气论篇》:"肺脉毛。”

《难经·十五难》:“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

《濒湖脉学》:“三秋得令知芤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医学传心录》:“秋脉毛兮冬脉石,顺时为吉逆为凶,指下须详辨生克。”

《脉说》:"瘦人得浮脉,三部相得曰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者。”

2 风邪

[文献选录]

《四海同春》:“凡断浮脉又不只以脉之浮出于皮肤之上者方诮之浮也。凡脉之出于各部界限之上者即随各部之脏腑以孚所病,又不专以外感言矣。如外感之脉多于内伤,仍从外感治之,内伤多于外感之脉,即从内伤治之,不复言外感。夫各经浮脉如肺脏出于鱼际之外,心脉出于三寂之上,脾脉出于六寂之上,肝脉出于九寂之上,肾脉出于十二寂之上,俱以各经有余断治,若再上出于两部三部之上者,又以各部邪气太有余断治,又不可以执一论也。”

《医宗必读》:"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

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是也。”

《医碥》:“其因病而至者,则病在上(人身之上部也)、在表、在腑者其脉浮。上、表、腑属阳,浮脉亦属阳,阳病见阳脉也。”

《医学心悟》:“浮,不沉也,主病在表。”

《脉诀启悟》:“孚为风象。”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己,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则为风”。

《医学传心录》:“三部俱浮肺脏风,恶寒发热鼻难通。”

《金匮要略》:"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太热,越婢汤主之”;“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苠汤主之”;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男子面色簿者,主渴及亡血,卒喘译,脉浮者,里虚也”。

《普济方》:“夫脉浮者风邪也。……浮主诸风之脉。”

《诊脉三十二辨》:“其病在表,主凤,有力表实,风邪盛,无力表虚,阴血亏。”

《三指禅》:“浮从水面悟轻舟,总被风寒先痛头。”

3 虚证

[文献选录]

《脉理求真》:“浮为虚损不足。”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浮者血虚,络脉空虚。”

《濒湖脉学》:"久病逢之却可惊。”

《伤寒论》:“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三指禅》:“里病而浮精血脱。”

《诊宗三昧》:“凡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浮则为虚,浮者血虚。”

《普济方》:“夫脉浮者风邪也。.....寸孚主诸风之脉。”

《诊脉三十二辨》:“其病在表,主风,有力表实,风邪盛,无力表虚,阴血亏。”

4 病在阳分

[文献选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伤尖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病表居,迟风数热紧寒月。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5 里证

[文献选录]

《濒湖脉学》:“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全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浮者,里虚也。”

《金匮要略》:“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帝曰:肠涛(壁)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景岳全书》:“浮虽主表,而凡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余,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

《疡科纲要》:“昔人每谓浮脉主表、属腑、属阳,……亦尚是理想之论断,笼统之泛辞,·…..盖浮脉之可以诊得表病者,惟表邪最盛时为然,而外感之轻者,脉必不浮。若夫身热甚厉之病,脉必洪大滑数,以其热势之张,所以亦见浮象,此则气火俱盛而轻按即得,虽似于浮,非浮脉之正旨。……又肝阳恣肆,为眩晕、为头痛者,气火升腾,其脉亦浮,则病本内因,亦非表证矣。”

《脉简补义》:"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6 病在表

[文献选录]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病表居,迟风数热紧寒月。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可发汗”;“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浮为在外”。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

7 肺病

[文献选录]

《脉经·平肺疼肺痛咳逆上气痰饮脉证》:"咳而脉浮,其人不咳不食,如是四十日乃已。”

《医学传心录》:“三部俱浮肺脏风,恶寒发热鼻难通。”

8 妇人临产

[文献选录]

《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妇人怀妊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但离经者,不病也。”

1. 兼脉规律

浮脉为纲领脉之一,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构成各种浮脉类派生衍化的兼脉脉象。浮脉是脉位要素变化的脉象,可以与脉数、脉形、脉势多个要素变化相兼,因此浮脉的兼脉较多。与脉数相兼:浮数、浮迟、浮缓、浮结、浮疾等。与脉形相兼:浮细、浮洪、浮大、浮短、浮长等。与脉势相兼:浮滑、浮涩、浮紧、浮弦、浮芤、浮濡、浮微、浮弱、浮虚、浮动、浮散、浮而有力、浮而无力等。

2. 兼脉主病证

(1) 浮数:风热、疮疽(浮数不热)。92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孚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孚迟中风,孚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疾,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秅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凤热;浮缓风湿。浮花失血,浮短气病;孚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脉经·扁鹊脉法》:"脉浮加数,无热者,风也。若浮加数,而有热者,气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伤寒论·辨脉法》:"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虚相搏,则洒浙恶寒也。”

《脉经·平痀肿肠瘫金疮浸淫脉证》:"脉浮而数,身体无热,其形嘿嘿,胸中微躁,不知痛之所在,此人当发疮肿。”

《全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

《全匮要略.疮痛肠捅浸淫病脉证并治》:“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浙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疽。”

《脉经·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浮而数,长病风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2) 浮缓:中风、风湿、湿。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托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全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则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

(3) 浮迟:表寒、中风。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4) 浮结:气虚、气滞。

[文献选录]

《脉经·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三部脉浮而结,长病得之,死。”

(5) 浮细:气阴两伤。

[文献选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6) 浮洪:热盛、虚热。

[文献选录]

《全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痴瘢。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

《伤寒论.平脉法》:"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四诊抉微》:“浮虚伤暑,浮秅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浮托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7) 浮动:妇人脱下。

[文献选录]

《脉经·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少阴脉浮而动,浮为虚,动为痛,妇人则脱下。”

(8) 浮大:风病。

[文献选录]

《脉经·平杂病脉》:“浮而大者中风,头重鼻寒。”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脉浮而大,心下反坚,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伤寒论.平脉法》:“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脉浮大,应发其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冶》:“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坚耳。设利者为虚,大逆。坚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金匮要略·肺痪肺殉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劳之为病,其脉浮大。”

《素问·示从容论篇》:“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

(9) 浮短:气病。

[文献选录]

《脉经·平杂病脉》:“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

(10)浮滑:风痰、痰热、宿食。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

《脉经·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浮而滑,长病亦死。”

《脉经·平杂病脉》:“浮而滑者,宿食”;“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跌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

《脉经·迟疾短长杂脉》:"脉浮滑,其人外热,风走刺,有饮,难治。”

(11) 浮涩:血虚、伤血、气病。

[文献选录]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脉浮而涩,而身有热者死。”

《金匮要略·呕吐咕下利病脉证并治》:"跌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四诊抉徵》:“浮虚伤暑,浮花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12) 浮紧:伤寒、风寒。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

《诊家正眼》:“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痑”;“伤寒,腹满澹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终,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必腹满,小便难也”;“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症痕,腹中痛,半产而坠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

(13) 浮弦:痰饮。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托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秅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14) 浮散:劳极。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凤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玩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浮而散者,为眴(xuan)仆。”

(15) 浮芤:失血。

[文献选录]

《诊家正眼》:“芤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玑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伤寒论.平脉法》:"跌阳脉浮而托,浮者卫气衰,托者荣气伤,其身体疫,肌肉甲错,浮托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16) 浮濡:气败。

[文献选录]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乳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17) 浮弱:太阳中风之邪未解、风血相搏。

[文献选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

《脉经·辨灾怪恐怖杂脉》:“人槐各,其脉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18) 浮虚:伤暑(暑伤心)、暑疲。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疾,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托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托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脉浮虚者,宜发汗。”

(19) 浮而有力:表实;伤寒证;心经热;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秅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凤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托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景岳全书》:“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余,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若以此等为表证则害莫大矣。”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20) 浮而无力:表虚;伤风;阴不足则水亏之候,血不营心,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

[文献选录]

《四诊抉微》:“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滑风痰,又主宿食,浮虚伤暑,浮托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浮涩伤血,浮短气病,浮弦痰饮,浮滑痰热,浮数不热,疮疽之征。”

《诊家正眼》:“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花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气病,浮濡气败。”

《景岳全书》:“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余,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若以此等为表证则害莫大矣。”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21 ) 浮洪大:伤寒,风眩癫疾。

[文献选录]

《脉经·平杂病脉》:“浮洪大者,伤寒。秋吉,春成病”;“浮洪大长者,凤眩癫疾"。

(22)浮弱涩:精气清冷。

[文献选录]

《全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23) 浮细滑:伤饮。

[文献选录]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细滑,伤饮。”

(24) 浮紧滑:外热内冷。

[文献选录]

《脉经·迟疾短长杂脉》:"脉浮紧且滑直者,外热内冷,不得大小便。”

(25) 浮滑疾紧:邪气未定。

[文献选录]

《脉经·平杂病脉》:“浮滑疾紧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26) 浮滑数疾:邪盛速急。

[文献选录]·

《伤寒论·辨脉法》:“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27) 浮洪大长:风眩癫疾。

[文献选录]

《脉经.平杂病脉》:“浮洪大长者,风眩病疾。”

(28) 浮大弦硬:关格。

[文献选录]

《景岳全书》:“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为阳有余,阳有余则火必随之,或痰见于中,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无力空豁者,为阴不足,阴不足则水亏之候,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中虚可知也,若以此等为表证则害莫大矣。其有浮大弦硬之极,甚至四倍以上者,《内经》谓之关格,此非有神之谓,乃真阴虚极而元阳无祁,大凶之兆也。”

3 分部脉主病症

(1).寸脉 左寸脉浮,主伤风感冒,常出现头痛、目眩、恶寒发热等外感表证。右寸脉浮,多主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故有咳嗽、吐清稀痰、鼻流清涕、头痛恶寒等风寒表证。

[文献选录]

《濒湖脉学》:“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没便不流通。”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疼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诊家正眼》:“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凤,头痛鼻寨;左关孚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朊;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关脉浮,腹满不欲食。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

《脉确》:“有力表邪清涕嗽,恶寒发热令人愁,寸主头疼关腹满,尺司痊闭好推求。”

《脉诀汇辨》:“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左寸浮者,头痛目眩;浮在左关,腹胀不宁;左尺得浮,膀胱风热。右寸浮者,风邪喘嗽;浮在右关,中满不食;右尺得浮,大便难出。”

《脉诀刊误集解》:“浮者阳也,......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脏中积冷荣中热。.夸....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中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脉如》:“浮主于表...…体法天属阳,脏司肺,时属秋,运主金也。

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

...…寸浮伤风,头痛鼻寡;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朊;尺部得浮,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学阐微》:“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左寸主伤风发热,头痛目眩;左关主胀满胁胀,恶心,烦闷,厌食;左尺主膀胱风热,便赤涩淋痛,下肢肿病等。右寸主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右关主腹胀,肮满不能食,灼心胃病;右尺主淋浊便血,关节肿痛,风热客于下焦。”

《脉简补义》:"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2).关脉 左关脉浮,多主肝经气火有余,脾土受克,或兼弦、数,因而出现脾虚腹胀的证候。右关脉浮,主脾胃虚弱,出现纳谷不香,院腹闷胀,大便稀溏。

[文献选录]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病表居,迟风数热紧寒月。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没便不流通。”

《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胄中,呕吐蛔虫,心健忘”;“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呕。”

《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左右尺俱浮,为生二男。”

《诊家正眼》:“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脑;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关脉浮,腹满不欲食。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

《脉诀汇辨》:“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左寸浮者,头痛目眩;浮在左关,腹胀不宁;左尺得浮,膀胱风热。右寸浮者,风邪喘嗽;浮在右关,中满不食;右尺得浮,大便难出。”

《脉诀刊误集解》:“浮者阳也,...…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脏中积冷荣中热。......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中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脉如》:“浮主于表...…体法天属阳,脏司肺,时属秋,运主金也。

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

……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朊;尺部得浮,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学阐微》:“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袋肌表,当外邪侵裳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左寸主伤风发热,头痛目眩;左关主胀满胁胀,恶心,烦闷,厌食;左尺主膀胱风热,便赤涩淋痛,下肢肿痛等。右寸主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右关主腹胀,肮满不能食,灼心胃痛;右尺主淋浊便血,关节肿痛,风热客于下焦。”

(3). 尺脉 左尺脉浮,主热在下焦膀胱,临床可见小便不利,或淋涩疼痛。右尺脉浮,主下焦风热,大便秘结不畅。

[文献选录]

《濒湖脉学》:“浮脉为阳病表居,迟风数执紧寒月。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没便不流通。”

《素问·示从容论篇》:“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

《诊家正眼》:“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痛鼻寒;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朊;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尺脉浮者,客阳在下焦。”

《金匮要略.黄疽病脉证并治》:"尺脉浮为伤肾。”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并治》:"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寸口脉浮,中凤发热头痛。关脉浮,腹满不欲食。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

《脉经·平奇经八脉病》:"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痀疾。”

《脉诀汇辨》:“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左寸浮者,头痛目眩;浮在左关,腹胀不宁;左尺得浮,膀胱风热。右寸浮者,风邪喘嗽;浮在右关,中满不食;右尺得浮,大便难出。”

《脉诀刊误集解》:“浮者阳也,……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脏中积冷荣中热。……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中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脉如》:“浮主于表……体法天属阳,脏司肺,时属秋,运主金也。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

……寸浮伤风,头痛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脑;尺部得浮,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脉学阐微》:“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袋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左寸主伤风发热,头痛目眩;左关主胀满胁胀,恶心,烦闷,厌食;左尺主膀胱风热,便赤涩淋痛,下肢肿痛等。右寸主感冒凤邪,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右关主腹胀,胱满不能食,灼心胃痛;右尺主淋浊便血,关节肿痛,风热客于下焦。”

《脉简补义》:"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