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坎儿井边行走

 文锦书屋susped 2021-11-10

       去新疆吐鲁番坎儿井边走一走,看一看,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夙愿,那年的夏天,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吐鲁番,说它是火洲,真是名符其实。唐代诗人岑参的《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火山云广大的笼罩范围,炎热可怕的威势,也是吐鲁番地区炎热的真实写照。

       我们乘坐的客车行驶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上,戈壁滩尽管其苍凉、静穆,但他那粗犷豪迈、雄浑壮阔的神韵,给我的感受远比高山大海要深刻得多。 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一条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在上面。除了一些麻黄、沙拐枣等耐旱植物点缀其间,很少有植物生长。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戈壁滩犹如在炉灶上烤着,燥热的风夹着砂砾,在漫无边际的戈壁滩上横冲直撞,卷来一阵阵炙人的热浪,灼人的热浪席卷着每一寸的土地,似乎使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提起坎儿井,我们很多人或许很陌生,因为地处西部的原因,坎儿井没有那么出名,其实坎儿井与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齐名,是我国古代非常伟大的水利工程。在乘坐的汽车临近吐鲁番县城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从高空俯视,这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半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而又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地方。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创始于西汉。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宣帝时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 ,三国人孟康注解 卑鞮侯井 说: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可以看出这个工程有6个竖井,井下通渠引水。坎儿井是我国荒漠地区的一种灌溉系统,是一种类似地下暗渠之类的“井渠”,在我国的吐鲁番地区应用非常普遍。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盆地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典型封闭式内陆盆地。由于距离海洋较远,且周围高山环绕,加以盆地窄小低洼,潮湿气候难以浸入,降雨量很少,蒸发量极大,故、气候极为酷热,自古即有“火州”之称。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吐鲁番。领队将我们一行人,先是带到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新城西门村的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参观,然后再到五道林坎儿井看看。我们来到坎儿井身边,清水从我们身边淙淙流过。井水清澈见底,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小巧玲珑的可爱的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不时吐出一串串晶莹透亮的小泡泡,和淙淙的流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在五道林,我们行走在一个土坎边,只见一渠清幽幽的水,静静地流淌着。水是从土坎底部一个长方形的洞口流出,黑黢黢的洞口看不到底。据当地人讲,坎儿井的水年年月月流,日日夜夜淌,无穷无尽。 坎儿井的水来自天山上的积雪。雪水融化后一部分从地面上流走,被称为径流;另一部分从地下流走,被称为潜流。坎儿井就是将潜流引出地面,进行灌溉。唐代诗人李群玉《引水行》云:“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罗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诗里描写的是竹筒引水,这种景色本身,又是自然与人工的不露痕迹的和谐结合。它可以借来形容吐鲁番的坎儿井。

       坎儿井的水是雪山融化的水汇集而成的,这里的水清冽可口,喝上一口,就让你感到分外甘甜,回味无穷。尝一口坎儿井的水,清凉清凉的,那种凉爽的感觉直沁入人心脾。因为坎儿井是一条暗渠,所以容易保持水分,不容易蒸发掉。挖坎儿井时,有的人在地下,有的人在地上,地下的人把挖掘的土装在桶里,地上的人就拉上来,如果桶很重的话,就可以用牛来代替。

       新疆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在一些冲积扇地形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是比较方便的。而井渠技术已在龙首渠的施工中应用,新疆劳动人民大约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并将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条件下,创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清代诗人萧雄《西疆杂述诗》云:“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它说出了“疏泉穴地”这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水利工程最大特点。

       参观完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和五道林坎儿井,按照计划我们下一个考察点便是葡萄沟。大自然中,很多事物是很奇妙的。如坎儿井水系使吐鲁番“冰”与“炭”由对立而统一,是人们改造自然、巧妙利用天山水系的结果;而火焰山水系把吐鲁番“水”与“火”融为一体,则是大自然的杰作。天山冰雪水流到出山口处大部分转为地下潜流,火焰山则像一座天然大坝,使潜水位置升高,于是,潜水便从山体的沟沟堑堑中溢出,形成火焰山水系的泉涌和溪流。因此,别看火焰山滚烫的紫红色山体寸草不生,可它的山腹中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留下的许多沟谷,却是溪流潺潺,花草相间,树林茂盛,瓜果飘香,著名的葡萄沟就是火焰山峡谷之一。在去葡萄沟的路上,看见了从坎儿井里流出的一条清澈的明渠。当地葡萄沟的人们都用这条河的水来浇灌、种植葡萄。葡萄沟的葡萄这么有名,原来是坎儿井在默默的奉献,坎儿井的功劳可不小啊。

       我们的客车行进了葡萄沟,只见两山夹峙的峡谷里,清澈的河水奔流而下。山坡上,河岸边,一片片葡萄园葱绿碧翠,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其实,葡萄沟并非全是葡萄,掩映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民族村舍的还有无花果、石榴、桃、梨等各种果树,铺展在谷坡田园里的还有西瓜和甜瓜。我们下车步行,走进一户农家葡萄架下休息。农家庭院里飘来一缕缕像无核白葡萄一样甜蜜的笑语欢歌,与潺潺流水声、鸟儿鸣唱声组合成飘散着葡萄酒醇香的丰收曲。举目环顾,只见藤蔓交织,浓荫盖地,串串葡萄,伸手可及。院子里渠水流淌,清风习习,凉爽宜人。

       我们坐在葡萄架下,凉风习习,果香扑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大娘立即端来香喷喷的奶茶,桌上摆满刚摘下的新鲜葡萄和刚切开的西瓜、哈密瓜。几位身穿鲜艳衣裙的维吾尔族姑娘,踏着轻快悦耳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我们一边品尝香甜的瓜果,一边欣赏优美的舞蹈,同行之中,有许多人能歌善舞,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载歌载舞的行列。在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声中,应东道主之邀,最后大伙儿全体参与,尽兴地唱歌跳舞,如痴如醉,还真有点流恋忘返。

      坎儿井是中华文明的产物。坎儿井一词,与《庄子·秋水》篇中的“坎井”十分相近。“坎井”一词屡见于典籍。《初学记》把井分为天井、坎井等名目,可见“坎井”早就是井类家族的正式成员。《庄子·天地》篇云:“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子贡向其介绍当时的先进灌溉提水工具桔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他害怕使用机巧工具而乱了思想,坚持遵古法凿隧取水。可见在春秋时期凿隧取水已是一项古老技术,而这种技术运用于坡度较大地段,就可挖成坎井。盛弘之《荆州记》中记述:“隋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龙所生林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祠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牵动众井,这与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儿井结构相同。神农是我国农业和医药发明的传说人物,把穿井与他连在一起,可见其历史悠久。

       尽管吐鲁番的戈壁滩依旧是那样苍茫,天气依旧是那样炽热,风依旧是那样横冲直撞。可是由于有了纵横交错的坎儿井,进村入户,于是,家家有清水,户户垂杨柳,绿树成荫,水渠成网。在那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绿洲里,在那枝头累累的果林里,似乎很难找到荒凉的影子了。参观过坎儿井的人,无不为它设计构思的巧妙,工程的艰巨而赞叹。坎儿井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的丰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坎儿井,是那样的明亮清澈,是那样的朴实。坎儿井的清泉,浇灌着吐鲁番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奇妙的坎儿井就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源。它的智慧,在于炎热干旱的特殊环境,充分利用水源,服务众生的创举。因为智慧,能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惠泽了亿万众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