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志飞||京都看胡同

 文史艺苑 2021-11-10

京都看胡同

文/郭志飞

北京看什么?紫禁城、天安门、颐和园、圆明园、八达岭长城之外最应该看的是胡同。走在什刹海一带,最抢眼的就是穿着号衣的三轮车。车夫不断地喊着“胡同游,便宜了”,招徕顾客。似乎有点祥子的味道,这种味道直接与北京的历史连贯起来。

胡同一词,据说源于蒙古语,就是市区内的小街小巷。北京胡同有多少?老百姓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有人统计过,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时,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6074条,其中以胡同命名的就有1330条。习惯上,人们把小街小巷之类统归于胡同。随着城市建设,好多胡同消失了,但是还是有很多胡同保留下来了。北京胡同的名字基本上是自然演化约定俗成,名字中含有历史人物,含有地形地貌,含有买卖字号,等等。如文丞相胡同,石老娘胡同,王皮匠胡同,金鱼胡同,闷葫芦罐胡同,羊尾巴胡同,耳朵眼胡同,等等。

南锣鼓巷

我多次穿梭于北京城的胡同,寻访北京的故事,寻访北京的历史,寻访北京的名人故居。

在我走过的许多胡同之中,南锣鼓巷最典型。逛一次南锣鼓巷,就可以领略北京胡同的大概。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北面是鼓楼东大街,南面是平安大街,全长787米。南锣鼓巷是北京城最古老的街道,早在元大都时期就已经建成,应该有750年以上的历史了。南锣鼓巷南北低中间高,形状像罗锅,故名罗锅巷。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京城全图》,图上标明成为南锣鼓巷。沿着南锣鼓巷从南向北逛游,感受最深的卖东西的多。本来就很窄的街道,两侧全部是买卖店铺,有的店铺门面稍微宽阔点,更多的是窄窄的一点。一两米宽就可以开一间买卖。卖的东西种类很多,据说是老北京的东西。分工很专业,一般是一个店铺一种东西。穿戴的,吃喝的,把玩的,琳琅满目。如果仅仅如此,南锣鼓巷的意思还不是很大。南锣鼓巷本身就是一个胡同博物馆。南锣鼓巷是轴,轴两侧分布着16条胡同。西边8条: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8条: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历元明清民国,北京城早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和胡同格局。

这些胡同里承载这北京的历史文化信息。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上写“僧王府”三个字。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这个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在咸丰同治年间,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被捻军围击,战死于山东曹州高楼寨。南锣鼓巷东边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进去就是中央戏剧学院,这里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尽管靳云鹏旧宅已无迹可觅,但是这段历史还是存在的。雨儿胡同13号院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这里曾经住过国画大师齐白石。现在齐白石故居已经对外开放,院内有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画案和被子,其他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还能买到一些纪念品。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是茅盾故居茅盾故居很普通,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矛盾故居已经对外开放,茅盾半身塑像、生平展览、卧室、起居室、书房等,按照原样布置。后圆恩寺胡同7号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载旉的府邸,宅子几易其主,民国时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从1945年12月到1949年1月,这里是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解放后,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的办公场所。帽儿胡同7号至15号(单号)院是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花园建成于1861年,命名“可园”。北洋政府时,冯国璋代理大总统,由南京来北京就任时买下了这座宅院。日本人占领北平时,冯家将这所房屋卖给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曾做过朝鲜驻华大使馆。帽儿胡同35号、37号院,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婉容的父亲由于女儿“册后”,被封为“三等承恩公”,这所府邸又成为承恩公府。秦老胡同35号,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不大,但十分精致。院内有一小花园,名绮园。园内叠石假山、游廊池榭、意境深邃。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胡同东口,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是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这里在解放后一部分作为阿富汗大使馆,格局已被破坏。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军官世家,甲午战争期间,任步军统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光绪二十四年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光绪皇帝启动戊戌维新,维新派企图依靠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结果袁世凯把事情告密到荣禄处,荣禄报告了慈禧太后。最后结果是戊戌维新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走,六君子被杀,荣禄成为扼杀戊戌维新的罪魁祸首。荣禄府邸早已面目全非,胡同墙上有一块“荣禄府”的牌子,算是荣禄府邸的标识。面对这块牌子,不由得回想100多年前的那一场“戊戌维新”。如果当时维新派没有去联络袁世凯,如果袁世凯没有去向荣禄告密,如果荣禄没有告诉慈禧老佛爷,维新真的会成功吗?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我觉得当时真的有这些如果,维新运动也不会成功。维新,本质上是近代民主向封建独裁分权,两千多年的独裁统治不可能用几份文件就摧毁。康有为梁启超与光绪皇帝之间实际上是互相利用。变法派想利用光绪皇帝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光绪皇帝想利用维新派对抗慈禧皇太后,夺回自己的君权。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之间本质上是争夺专制君权的斗争。这种博弈,维新派几乎没有胜算。

南锣鼓巷是北京胡同的典型,除这里之外,北京城还有好多好多胡同。转这些胡同最有意思的是寻觅历史人物的故居。北京,历元明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北京的名人故居就特别多。名人故居构成了北京人文历史的最重要的内容。按照现在的口径,被保护的名人故居一共有13处。这13处,文人多,政治风云人物少;现代多,历史人物少。闲暇无事,我断断续续沿着胡同看过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鲁迅故居、梅兰芳故居、老舍故居、文天祥祠。关于这些房子主人,读过他们的著作,看过他们的资料,站在这些院子里,脑子里的东西和眼前的景致联系起来,觉得还有点意思。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乾隆四十五年,大学士和珅奉旨修建了这个称作“和第”的院子。这个院子历经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乾隆四十一年,和珅修建“和第”。和第修成了,乾隆死了,嘉庆皇帝罢免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个职务,抄了“和第”。“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第”归了庆僖亲王永璘,成为这所房子的第二代主人。咸丰元年,清廷又把这所房子赐给了恭亲王奕䜣,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民国以后,恭亲王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的价钱把恭王府卖给外国教会,后来辅仁大学又用108根金条把王府赎回来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学堂搬出去了,又搬进了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直到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王府里面的单位、个人才最终搬迁完毕。现在看到的就是这个历经风雨沧桑的王府建筑。恭王府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和珅的两件东西。一件是后罩楼。在恭王府府邸的深处,横有一座两层楼,叫做后罩楼。后罩楼前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后罩楼后面,一色青灰砖墙。后罩楼两层,每层有45间房子,两层共计90间,加上拐角处的房间,共有108间房。据说此楼就是和珅的仓库,称“藏宝楼”。和珅在楼内藏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珍珠玉器、绫罗绸缎。第二件是康熙福字碑。后罩楼后面是花园,花园叫朗润园或萃锦园。由汉白玉拱形石门进去,在独乐峰、蝠池后面有一座假山,山上有亭,山下有洞,洞名秘云洞。顺着洞口进去,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康熙的福字碑。碑高一米多,碑体被罩在有机玻璃之中,洞内光线不好,由于太阳的反射,碑体上的福字依稀可见。据说这块碑是康熙皇帝为他的奶奶孝庄皇太后书写并刻立的,不知何时这块碑被和珅收藏。和珅为了永久占有,就盖了这座假山,把碑放置在假山下面的石洞内。嘉庆查抄和第时,想把这个福字移到皇宫,但是由于和珅设计中假山上面的石头隐约堆砌成龙形,龙是皇帝的象征,动福就是动龙脉,嘉庆皇帝不干这样的事情,但是还得对和珅处置,于是下令将假山封死。假山封死了,康熙的福字碑也消失了。建国初,周恩来游览花园无意中发现假山上面石头的形状象龙头,推断龙头下可能有东西,于是让郭沫若研究。郭沫若找人打开假山下面的洞口,福字碑再见天日。考证确认,福字碑就是康熙写给孝庄太后的福字。看完恭王府,我就想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恭王府的前主人和珅,把聚敛财富作为人生价值,为了永久占有这些财富,又把康熙书写的福字供奉在假山里面。但是,乾隆一死,一切化为乌有。不仅聚敛的财富如烟云散,苦心经营的府邸换了主人,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恭王府藏宝楼

 恭王府花园假山

恭王府藏在假山内的福字碑

 宋庆龄故居主楼

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沿着什刹海银锭桥向北步行,不远就到。这所院子是清朝康熙时期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时期成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又成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光绪时期又成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宣统时期又成为溥仪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整个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主体建筑是中西合璧的两层楼,环绕主楼是一群古建筑群。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南湖南岸是明代两层楼。南山东侧有箑亭,西侧有听雨屋。园内现有古树23株,其中树龄200多年的西府海棠最负盛名。整个建筑群有长廊迂回曲折,纵贯南北,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面临后海,院内假山、流水、古木、鲜花,实在是个好地方。

现在看到的主楼是1961年周恩来亲自筹划的,样式仿古,但主要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1963年4月,改建工程结束,宋庆龄从前海18号搬到这里居住,一直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住了18年。

宋庆龄工作会客室

孙中山搞革命缔造了中华民国,号称“国父”,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妻子成为“国母”。蒋介石的中华民国败退台湾,宋庆龄没有走,留在大陆。1949年7月1日,宋庆龄写文章《向中国共产党致敬》,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9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1年全国人大专门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职务,并把这个职务授予已经病重的宋庆龄。

看宋庆龄故居中的展览,我就想,宋庆龄,1893年生,1915年22岁时和孙中山结婚,婚后10年孙中山逝世。宋庆龄一生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两个政权中始终处于巅峰,得到社会各界各方的普遍尊崇,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与同时代同身份的人相比,有天壤之别。

郭沫若故居在前海西街18号,恭王府对面。这所房子原来是私人财产,新中国成立以后,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入住,之后宋庆龄住了一段时间。宋庆龄后海房子修好后搬走。1963年,郭沫若入住成为新住户。郭沫若故居在名人故居中可以说是很好的一处。大型四合院,有大门还有二门,大门内有一座土丘,土丘上树木繁茂。二门内的5间北房分别是工作室、会客厅、卧室和两个厢房。在这个清静的空间里,郭沫若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5年。

关于郭沫若,我们不陌生。郭沫若是一个多才多艺建树颇多的文化学者,这样的评价是不过的。郭沫若是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学家,他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奴隶制时代》、《儒家八派的批判》以及甲骨文研究在我国新史学发展中具有奠基开创功劳。郭沫若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等剧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开创了现代与传统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郭沫若也是卓有建树的政治活动家。早年做过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又担任了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9年以后郭沫若一直担任文化科学界要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但是郭沫若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有人说郭沫若见风使舵,革命高潮时上串下跳,低潮时躲到日本。中国人打日本他在日本,抗战胜利了他又跑回中国。在国共斗争中找平衡,当墙头草。解放前与鲁迅打笔仗,解放后,又以鲁迅的战友自居。文革中写了不伦不类的《李白与杜甫》,硬是给杜甫戴上了地主帽子。周恩来对郭沫若不薄,但为了讨好江青吹捧江青,表态要批周公。写了令人肉麻的《×××赛过我亲爷爷》。死了以后偏要埋在大寨村的虎头山上。事情都有,但是如何评价真还是问题。

在郭沫若故居徘徊,郭沫若这个形象怎么也饱满不起来。人的才艺,人的成就固然重要,但是人的品格也许更重要。

铜雕郭沫若

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砖塔胡同西三条二十一号,这处房子鲁迅先生于1923年冬天买成,1924年春天迁入居住,一直住到1926年8月。后来于1929年和1932年鲁迅回北京看望母亲时有过两次短暂居住。很早的时候读鲁迅,在读到《野草》、《坟》、《热风》、《华盖集》等杂文集时,既为鲁迅文章所激越,又对鲁迅创作这些文章的“老虎尾巴”充满了羡慕,总是希望能够亲眼看到老虎尾巴的真实样子。这一愿望终于实现。2010年10月9日我走进了鲁迅故居,看到了“老虎尾巴”。

鲁迅写作的老虎尾巴

开放的鲁迅故居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现代建筑,两层,展出了大量的鲁迅图片和一些实物。另一部分是“鲁迅故居”。鲁迅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小型的北京四合院,正房三间,东西各有厢房两间,南面和大门一线有南房三间。东西南三面的房子开间小,进深也小,只有正房稍微宽敞些。院子很小,院子里有两株丁香树,据说就是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北京通信》中提到的自己亲手种植的丁香树。丁香树本来不大,但是放在这个狭小的院子里显得很有气势。丁香树之外,我没有找到这篇通信中提到的两株榆叶梅。正房三间,西面一间是鲁迅原配朱安夫人卧室,东面一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正面一间是共用的起居室。所谓的老虎尾巴是鲁迅买成房子之后,自己设计在起居室后面搭建的一间简易小房子,度其面积也就7、8平方米。在这个号称老虎尾巴的房间里向东摆放着一个两屉桌,长度也就1.2米,靠北放着一个木板搭建的床铺,一只靠背椅占去了房间很大的空间。老虎尾巴外面是一个很小的花园,也就是鲁迅先生在《野草·秋夜》一文中提到的“后园”,但是我没有看到鲁迅所说的两株枣树。

故居没有游人,一个似乎是管理人员的女孩子静静的坐在西屋的门口,既不关心我的进入,也不关心我的离去。鲁迅先生在《秋夜》中流露出来的那份孤寂,在这静静地院子里感染了我,连我也感到有点孤寂了。

站在这所简陋的房子里面,最为惊诧的是这极端简陋的空间里鲁迅创造的辉煌。据有关记载,这所房子是鲁迅1923年秋天买成的,买成之后做了简单的改造和装修。搬入的时间是1924年5月25日。1926年8月26日,鲁迅南下到厦门,离开北京,也离开了这所房子。满打满算鲁迅在这里居住了两年零三个月。我翻阅了鲁迅的著译年表,从1924年5月校注出版《嵇康集》始,1926年8月辑录出版《小说旧闻钞》止,这期间鲁迅的作品有四大类,一是译作,有: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荷兰作家望·蔼覃的《小约翰》。二是小说,有:《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伤逝》、《孤独者》、《兄弟》、《离婚》。三是杂文,有:《热风》、《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是专著,有:《嵇康集校》、《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小说旧闻钞》。除写作之外,这期间鲁迅还有其他活动,诸如到西安讲学、创办《莽原》周刊、编辑《国民新报副刊》、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务维持会委员等等。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写下了这么多辉煌的著作,参加了这么多社会活动,站在这间戏称为老虎尾巴的房子里,我感到实在不可思议。

鲁迅在老虎尾巴简陋的斗室中成就了自己的辉煌,靠的不是优越的条件,靠的是十二分的努力。鲁迅曾经说过“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这位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正是依靠这种韧性和努力为世界留下了丰硕的精神果实。

梅兰芳故居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从大门进入,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影壁,影壁前面放着梅兰芳的半身大理石雕像。绕过影壁就可看到精致的院落。梅兰芳1961年逝世前,度过了最后十年。外院南房是第一陈列室,展出了精选的图片和资料。内院东房是第二陈列室,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部分戏装、道具及一些馆藏资料,西房为是第三陈列室,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梅兰芳书法、绘画和其它纪念品。对梅兰芳我虽然知道,但是甚少。梅兰芳是京剧界的大师,男人演女人,多少人为之叫好。1931年九一八晚上,日本人在沈阳发动战争,张学良在北京看梅兰芳唱戏。我不懂戏剧,不懂京剧。但是我总是想一个问题,京剧被称作国粹,理由是什么?国粹应该是国家民族文化中最为精粹的东西,京剧具备这样的内涵吗?

梅兰芳唱戏戴过的头饰

老舍故居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但是却长期远离北京,1949年底才回到北京,自己掏钱买了这所小四合院。院子很小,显得拥挤狭窄。房间也很小,进深也就3、4米。院子里有一尊老舍先生铜质头部雕像。站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老舍人民艺术家的形象似乎更加突出。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旗人。老舍的祖屋应该在德胜门外不远的地方。父亲给取名舒庆春,字舍予。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老舍一生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外到国内,在国内济南武汉重庆,颠沛流离。但是老舍一直以自己的笔为人民为国家写作鼓吹。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第一个获得 “人民艺术家”称号。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忘我工作勤勤恳恳的作家在文革刚刚开始就自己投入太平湖自尽。

老舍一生著作等身。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作品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作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作品最大的成就有两方面,一是以平民生活为题材,始终不渝的为平民说话,为平民呼号。二是语言幽默,北京土话中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我读过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著作,也读过老舍的一些其他著作。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给我感天动地的震撼,但是那种如雨如雪,不急不缓的浸润却是我受益匪浅。2015年3月我一个人又一次参观老舍故居,在留言簿上写了四句话:游历英伦美洲,耕耘齐鲁巴蜀,终归北京故土,成就平民大家。

老舍故居的正屋

文天祥祠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三年囚牢生活。现在看到的“文丞相祠”是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史刘崧主持在囚禁文天祥的兵马司土牢旧址修建的。祠堂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前院东墙上有明代书法家文征明所书《正气歌》的刻石、明《宋文丞相传》石碑、清《重修碑记》石碑及《宋文丞相国公像》碑。后院有一棵枣树,是文天祥被囚期间亲手所植。枣树向南倾斜,但仍然屹立不倒。据说象征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文天祥被囚禁期间的牢房是什么样子,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这样说:“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这篇文征明书写的《正气歌》刻写在石碑上,文章与字,二者足以千古。

文天祥是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宋理宗宝祐四年状元。宦途中与权相贾似道相悖,不得已三十七岁致仕。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面折廷争,转战南北,最后在广东一个叫做五坡岭的地方被俘。被押解到元大都途中写下了千古七律《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元大都这个“宽八尺,深四寻,幽暗污秽的土室”被囚三年。元军威逼利诱,文天祥誓死不屈,从容就义,以四十七岁的生命获得了千秋“忠烈”英名。2019年1月我带着孙子专门拜谒了文天祥祠。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给孙子讲,讲文天祥,讲正气歌,讲枣树。我认真的讲,孙子似懂非懂的听。孙子听懂多少不知道,但是孙子记住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公家出钱(中央?北京市?城区?)对北京的胡同进行了整修。整理了地下的排水管、天上的电线,新铺了水泥的或者沥青的路面,有的外墙用青砖白灰新砌,有的外墙用类似瓷砖片片的青砖片片贴面。经过整修,基本保留了胡同的走向和宽度,看上去清爽多了。据说比以前的胡同清楚整洁多了。

整修好的胡同

民国时期的胡同

闲逛北京城,乱七八糟写了一通。

二〇二一年三月

作者简介

郭志飞,保德县牙前塔村人,中国共产党保德县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保德县第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从事地方史和地方文化业余研究,主编了大型文化丛书《保德文丛》凡8卷10册,300万字。主要著作有《正史闲说》《王邵诗文集》《府州折氏》《陈奇瑜传》《折太君墓地考证》《林遮峪古遗址考证》等。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郭志飞||开封看铁塔

郭志飞||山西看大院

郭志飞||西安看陵墓

郭志飞||皇城村今昔

郭志飞||兴衰碛口

郭志飞||高西沟思考

郭志飞||飞龙山四记

郭志飞||牛犊拉车

郭志飞||仰望星辰

郭志飞||浓烟滚滚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商务热线:1339350489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