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李玫瑾花了40年,研究了上千例罪案后发现,性格比智力更能决定命运

 谢耳朵馆长 2021-11-1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前段时间提出了她的新研究结果,想必不少人说过李教授的传奇故事,作为心理领域的资深学者,她提出的“性格比智力更重要”一说,给无数家长新的启发和思考。
心理学家李玫瑾用了40年,研究了上千例罪案,发现决定命运的并不是智力,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
性格、智力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流行词汇。性格能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人际关系,而人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常有“性格决定命运”一说。
当然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有人说,智商也可以影响性格。
高智商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大,他们更容易出现“勇敢,积极,自信”的性格特质,所以智商应该比性格更重要。关于这一点,李瑾玫教授做出了详细讲解。
智力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可以通过后天一些训练进行微调;但性格不一样,性格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
一个从北大清华名校毕业的学生,和一个从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本质上没有区别,他们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都可以活得有尊严。北大弑母的吴谢宇也有过人的才能,出身社会丝毫不用担心经济压力。
但他和常人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性格缺陷,他的人格特质中阴暗人格占据主导,在欲望面前完全没有抵抗力,最终误入歧途,毁了一生。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最终塑造了一个畸形的人格。所以,智力决定一个人的上限,性格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如果有性格缺陷,即使再高的成就也会瞬间化为平地。
性格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也有一层意思:3到6岁是孩子性格培养的黄金期,家长要好好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心理学领域,一个人的性格培养必须要从六岁之前开始,如果错过了就很难纠正。比如一个孩子在这期间学会了撒谎和偷盗,很可能影响他们一辈子。
因为六岁前的孩子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敏感期,他们对于外界好奇,喜欢观察,模仿能力达到高峰。
埃里克森(Eriksson)以自我矛盾为划分标准,将这一阶段的儿童心理定义为:自主性内疚、羞愧、疑虑、怀疑的心理阶段,且孩子处于一个全能自恋期,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们转,如果孩子性格有不好的特质,比如进行了偷盗撒谎,父母不正确引导,孩子就觉得这样做理所应当,不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
也会误入歧途,所以父母在这期间一定要“监视”好孩子。
拒绝是衡量关系亲密的重要尺度,也是维持边界感的重要因素。如今许多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舍不得说一个“不”字,父母要懂得拒绝孩子,但是拒绝也是有技巧的。
有些父母当众责骂孩子,反而会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
李瑾枚教授说过:在孩子3到6岁时要舍得对他说“不”,但需注意有四件事不要做:第一不要骂他,第二不要打他,第三不要在他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第四不要走开,要陪伴在他眼前。
孩子有需求不要立刻满足他,也不要一口拒绝,可以明确提要求,达到了要求才去满足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性格培养,李瑾枚教授解释道。
除了父母的教育,环境也会影响孩子性格。

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
如果父母教育不好,导致孩子性格缺陷,就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比如失恋、校园暴力、重大失败或挫折等,尤其针对一些内向自卑的孩子,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更大,所以性格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一连串的。
我们常说人性本善或者本恶,其实和性格有很大关系。
那些愿意相信人性本善的人,多是性格优良的人,他们有许多美好的性格特质,能带给周围人快乐和幸福,自然也接触到更多阳光面,而那些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更容易遭到世界的质疑和否定,所以在他们眼里人性本“恶”。
关于人性的教育,最初是从家庭开始的,一位新加坡的心理学家说:“恐惧和压力是分不开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小学生都会申诉人生痛苦。”
许多父母总是一笑带过,觉得孩子哪有那么多烦恼,于是,许多孩子宁可向朋友诉苦,也不向父母诉苦,连家庭间的小社会都不能接受,怎么去接受大社会呢,又怎么去相信人心中的善呢?
古人云:“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决定你一生的是性格。
世界上总有一些伟人有着天才的智商,能为后人所称颂,但他们终究没有获得自己的幸福,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大部分人终究是普通人,都在世间寻求别人的爱和认可,正是这些“幸福感和认同感”改变了你的命运,两个人待在一起,即使智商再高,性格不合也没办法相处。
所以如果想收获幸福,就去努力改变自己,当我们对别人热情、坦诚、宽容、无私的时候,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