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骑定洛的董卓最终为何会失败?寒门出身,终究不是士族的对手

 老张聊史 2021-11-10

《三国志》有说董卓年轻时行侠仗义,为人豪爽,交了不少朋友,北击羌人,拿了不少战功,但因出身低微一直不得志。后何进让其带兵进京,正好给了其一个机会。虽说和后来的曹操一样拉拢氏族,治理朝政。但是因此出身所以被人唾弃,毕竟董卓出身凉州在古代不属于中原地带,所以氏族都不愿意与其为伍,所以他也就破罐子破摔,杀氏族大夫。另外从董卓赏识蔡邕这件事来看,董卓并非不明事理。能看得出董卓也是知人识人的主,因蔡邕音律高超并赐官一路高升,个人感觉赏识蔡邕其中附带一些同病相怜的感情色彩。

董卓的官是正儿八经地打出来的,他的西凉军是戍守边关的,而不像其他人要么从刘宏那买官,要么挂着名号去敛财,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比那些人来说,董卓起码还真为朝廷出过力。董卓的前半生(在进京之前)还真挑不出缺点来,但是整个东汉末年大环境就很糟糕,连皇帝都在朝堂上卖官,手下人都在考虑谋反,反而能在这种环境下还保持初心的人才是真的厉害(皇甫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直接进的七十二武庙),所以与其考虑董卓是不是天生的坏人,还不如去问恒,灵二帝,为什么要这么的昏庸无道(董卓的专横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把东汉整灭亡。

董卓入京之前只是河东太守,他是通过强行废立天子来确立自己无可匹敌的权威,进而掌握朝政,然后再通过进一步整合的军力压服天下,这家伙是个敢想敢干并且胆大包天的人,跟李世民一样,他们都是以军事思维在进行政治赌博,不一样的是李世民的皇子身份在一场政变后就有效的收服了天下人心,而董卓却因西凉土豪的身份激起了关东集体起兵对抗。但事实上如果董卓不是被刺杀,关东诸侯是拿他没什么办法的,从某种意义上董卓的废立是成功的,不然以他西凉武人、地方太守的身份入京想要站到东汉的权利中心几乎是不可能。

董卓是加速器,他对士大夫阶层的妥协直接制造了汉末初期最强的军阀袁绍和袁术,不过要说最后的推手,还得是王允和贾诩。王允除掉董卓之后刚愎自用,对董卓残余的军事力量的策略朝令夕改,一会安抚为主,一会又绝不妥协,最后干脆就是斩尽杀绝,可以说飘得很彻底。对应王允的这个情况,当时主要的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原本打算放弃部队潜逃,但是被贾诩拦了下来,让他们携军反攻长安。然后王允被迫自杀,汉室王庭正式颜面尽失,不再有任何威严,东汉名存实亡。

中原士大夫看不起关外良家子出身的董卓,而且董卓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看来,有投靠宦官的黑历史,所以在各种方面都不配合董卓。而当时董卓的策略也不是一味地打压杀戮,而是拉一批打一批。拉拢的那一批,最典型的两个人,一个是蔡邕,另一个就是王允。其他诸如杨氏(代表人物杨彪),袁氏(袁绍袁术说外放就外放了),都是拉拢为主。一直到讨董联盟打到虎牢关,董卓才对士大夫阶层彻底死心,放弃洛阳京圈,后撤长安。

董卓的身份,在当时的统治阶层是非常特殊的。他理所当然的不是士大夫,虽然是良家子,却是关外西凉人(在当时的士大夫主流观念里,西凉是可以直接放弃的飞地,统治成本太高,当地人有常年和羌人混居,粗鄙不文)。

他进入权利中枢的途径,完全脱离了当时既有的两条道路,皇帝行进,和士大夫查举,两边都不是自己人。没有执政基础,骤登高位,他能被传统统治阶级接受那才叫怪了。那董卓能怎么办呢,他当时的做法就是拉拢势力大的怀柔妥协,砍势力小的立威,关怀提拔名气大的立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