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村的水泥路,普遍只修到3.5米,为什么不能修宽点?

 炫叶楓雪 2021-11-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村庄众多,农村道路阡陌纵横,很多地方还是乡间土路,雨天出门一脚泥,晴天刮风扬起一路灰。

随着经济发达,农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很多农村都修建了平整的乡道和村路,稍微留神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修好的路普遍都不太宽,农村水泥路普遍只修3.5米!为什么不能再修宽点?

我们国家对农村修路是有一定标准的,户户通修路是国家提出的民生工程之一,是为了老百姓谋福利,改善农村环境,也为了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国家有具体规定和扶持政策。农村修建水泥公路,从施工到验收都有可参照执行的国家标准。

修路的项目审批和管理,一般都是归当地的县里交通局负责,由乡、镇、村上报审批,国家拨款,进行落实修建道路的工程。

绝大多数地区修建乡村水泥路,都是由国家全程统筹安排,不需要农民自己出钱,一般靠近乡道路面水泥铺设的宽度能达到4米。

但是在村里接近村民们居住的房屋群落时,往往这样的小路都很窄,有些地方可能就是一根田垄那么宽,甚至有的路只有半米宽,但是这些路面因为时间久,走得久了,土质早被踩踏夯实,通过性也没有太大问题。

只是在铺设水泥路面时,最宽的主路区域也就3.5米了,一般都不会更宽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不修四米或者更宽呢?3.5米的宽度,一般的农用车,家用车,都可以正常单向通行,就算会车时,对向的车子互相在路边停靠避让一下,也能过得去。所以没必要修建很宽的双车道,节约成本。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村里修路都是穿村而过,很多村民的田地就紧挨着要修的水泥路位置的路边,一旦路面需要扩宽,就涉及占用农民耕地,给路面加宽需要让路出来。

很多农民都不乐意刨掉田垄,很多人甚至反应很激烈。就算有人让出田垄部分,一般是没有特定补偿的。

因为国家扶贫修路,为了村落之间通车,带动农作物运输加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修路拨款落到全国的农村,统计起来是非常庞大惊人的数字,所以除了修路之外,没有专门安排扩宽路面的征地补偿。这样一来,如果占用到耕地的农户,听到无偿使用就不乐意了,村里的小路想无偿扩宽,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有很多农村处于山区丘陵地带,本来的道路就崎岖曲折。修路的成本比较高,把建筑材料通过车辆运输到山里,也是颇费周折,很多路段施工难度又很大。

类似这样的路况,能够把路修成水泥路面,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不会去奢求拓宽路面了,修建农村公路虽然是水泥路的标准,但是专业施工单位的施工的流程和监理也是一丝不苟,质量标准都非常严格。

在确定了路面宽度的情况下,经过测量和预设修路区域宽度以内的路面清理出来,占路的树和杂草都要清除掉, 需要动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来进行辅助路基挖掘建设。

有些地方是直接把土路夯实,然后撒上碎石子儿,用滚筒压路机把路面滚平整,然后铺设符合当地使用标号的水泥,等水泥干了,扯掉修路围挡以后,一条平整畅通的乡村公路就修好了。

乡村水泥路不仅方便了农民们,成为出入于田间和回家的必经之路,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各个村之间的通车状况,进行良好的改善,有了村里的公路,收果子的收菜的农用车都能开到村里去了,农村进行农产品贸易,脱贫致富,打通交通壁垒。

另外,村里的公路通了,农民外出务工的道路更方便畅通了,农民们提高生活水平,发展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国家拨款修建的路段之外,如果村里还需要额外增加路面的长度,不属于公用的国家认定的公路范围内的路段,甚至修3.2米左右宽的路面,都要农户们筹集一些资金进行补贴,和出劳力帮忙,能把路修出来都已经非常艰难了,在此基础上还想扩宽路面,确实不太现实。

我国很多农村临近交通要道的公路,有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大货车经过的情况非常多,很多拉货的长途运输的大货车,每天轰隆作响日夜不停。

所以我国农村的主干道水泥路面,很多经常跑大货车的路段,会出现坑洼和破损的情况,需要公路养护部门修理路面和经常性检修的频次也很高,不管怎样,农村的水泥路,还是为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