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从一座祠堂的对联看客家文化底蕴​II钟同福(江西省)

 国际诗歌网 2021-11-11


从一座祠堂的对联看客家文化底蕴

钟同福(江西省)


祠堂是客家人宗族观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客家人的心理归属与精神纽带,更是宗族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祠堂是客家人早期的教育场所。客家宗祠是在继承中原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了唐宋以来官学庙学建制的特点,将宗祠和学校结合。在宗祠里,进行传递价值、塑造理想、知识传授。  

在江西石城县屏山镇,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客家祠堂——陈坊陈氏祠堂,它建祠历史悠久,自明靖皇帝颁布允许民问“联宗立庙”后,陈坊宗祠即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创建,距今已410年了。 
 
陈坊陈氏祠堂建筑风格独特。在明代传统砖木结构上,雕梁画栋,外形装饰富涵美学特色。其月牙;弯弯似弓,曲婉含情;其澡井:顶部天花板建有园形、长方形、多边形造型,其上刻有各种彩画,美轮美奂;其燕尾:屋顶优美的弧度和高翘的造型给人带来南国建筑灵动的活力,富贵的美学意境。马头墙: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形状酷似马头,防火防风,黑白辉映,使人得到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墙上壁画:麒麟献瑞、牧童笛歌、玉童得宝、龙凤福禄、五星满堂等,妙境高雅,寓意深刻。而云头、莲花垫:纵横栋粱,镶嵌交接,既美观又助力实用,栩栩如生,一举两得。  

耸立在祠堂前面的旗杆:表明族人得就功名。据不完全统计,自明代建此祠堂至今700多年,从七品至从一品职官180人,八品、九品及科级721人,文官武将、国级部级、将军才子,林立阶梯。如编入明朝国史并立专撰的闽宁化邑侯开国贤令陈彦升;民国才子国策顾问,政务局长,元代以后中国写竹第一人陈方;国大代表、陆军中将、石城中学创办人陈国屏;就读北京大学、黄埔军校一期生、北伐战将,保密局华北办事处少将组长陈以仁;以及长征干部开国元勋河北军区副参谋长陈珷瑜和海军万虎要塞司令陈正新;中国预防科学院首任院长陈春明等。  


最使人震撼的,是祠堂的廊柱及祠堂内的十多个石头柱子上的对联,彰显了其文化底蕴的厚重。  

今天大家一起来欣赏祠堂内外石柱名人精妙对联。  

先看祠堂大门联:
自三恪作宾以来,有名宦,有理学,有神仙,仰前贤更期接踵;
由五世卜昌而后,为封侯,为状元,为宰相,溯列祖尤冀追踪。
——清宁都名人陈梦祥题。  

意思为:自从前代三朝的子孙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以来,有的成为声名显赫的官员,有的成为理学家,有的修道成为神仙,仰慕前辈贤人,更希望后继人才辈出。经过五代的繁荣昌盛以后,有的封侯,有的成为状元,有的成为宰相,追溯列相列宗更加希望追溯到源头。  

题联作者陈梦祥,清代阳都(今宁都)耳山(黄石)人,知名文士。 
 
再看大门外石柱联:
光旧业,再造斯堂,溯祖宗功德孔长,历水火劫兵,愈壮良溪物望;
拓宏规,善继乃志,期子姓忠孝相勉,绍衣冠盛族,无忘义里家声。
——清成丰乙卯十二年恩贡,通奉大夫陈拜旒题。  

对联意为:光复祖先的基业,再次建造这个祠堂,追溯祖宗的功德源远流长,经历了水灾火灾和兵匪的劫掠,良溪的人望来越大;开宏伟的规模,好好的继承祖先的遗志,希望子孙们能用忠孝相互勉励,按续成为重礼教斯文的豪门大族,不要忘记乡里的情谊和家族的名声。  

题联者陈拜旈,字冕昭,号秋生,派名澄缨,清成丰乙卯(1855年)恩贡。任长宁县(寻马县)教谕,后钦加盐提举并赏戴蓝翎,又户部奏准给予部中衔,再勑封赠通奉大夫。祠堂五修重建,都是他强力操办的。  

祠堂里面石柱首联是:
纠宗绥族,爰有斯堂,太史氏振笔特书,笃伦欤孝友睦烟任卹;
拊凤攀龙,务修厥具,传宣官插花香宴,梯云者诗书易礼春秋。
——明崇祯十二年岁贡陈露题。  

该对联意为:集聚安抚同一宗族的人,于是有了这祠堂,史官奋笔特别书写,切实的实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即传统的六行:顺顺、友爱。援邻、和睦、担当、体恤的人。  

依附有声望的人来成名,必须修炼其才能,传令宣召官在香室插花,焚香宴请的是身居高位,饱读五经的人。题联作者:陈露,咏派,字子文,明崇祯卯十二年己(公元1639年)岁贡,明崇核癸未(1642年)和清顺治庚子(1660年)两修石城县志。  

其堂后柱联为:
弹泳琴堂成雅化,盛德攸崇,斯庙寝宫墙峥嵘,数十世后赫赫,仰翠华贤令;
劻勷王事运漕粮,懋功必奖,宜春秋霜露享祀,三百年余绵绵,笃颍水曾孙。
——明翠华名人伊名世题。  

此对联意译:在琴室弹唱趋于高雅,尊重崇高的品德,这祠堂高大耸立,数十代后依然显赫,敬幕宁化彦升贤明县令;辅佐王事,运输漕粮,立大功必然受到奖赏,无怪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享受祭祀,连续不断三百年,忠实于颍川曾孙。联作者为伊名世,字彤洲,明代翠华邑稟,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禀生,可获官府原米津贴。是需经县试、州试和府(院)试成绩一等的才获禀生。才华横溢,是宁化文化名人。  

堂后柱三联,其一联为:
由良村肇迁以来,子姓聚族云蒸,缅想金桃入梦,翙凤傅天,几许秀髦耆英,雅雅鱼鱼,岂止光昭八世;
自始封发祥而后,甲第联标霞起,重教芝阁摛华,墨梅掞藻,无数声名文物,洋洋洒洒,遥知佑启千秋。
——清雍正十一年状元、浙江提督学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雷鋐题。  

对联意译由良村开始迁居以来,众多同族子孙聚集在一起,遥想金桃进入梦乡,吉凤在空中飞翔,多少青年才俊和德高望重的人,威仪整齐严肃,何止发扬光大八代。  

自被帝王封赏建立基业以后,众多本族的豪门贵族兴起,重视教育,在美丽的楼阁施展才华,画上淡淡的梅花,写上华丽的词藻,无数声教文明和典章制度,内容丰富,遥远地感知到了其子孙被佑护干秋万代。  

题此联作者雷鋐(1696-1759年),字贯一,号翠庭,宁化县城关人,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殿试第一。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浙江提督学政,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堂四石柱合面:
德崇道广,树芳标,阅汉史,简既盈编,瞻庙貌巍峨,宜先代科名鹊起;
武纬文经,推望族,际清时,筹堪历数,看才锋簇发,知后贤甲第蝉联。
——明广昌知县何岳题。  

对联意是;道德高多,树立美好榜样,看汉代史书,已经简要地把很多材料予以组织排列成为书籍,往上看堂高大雄伟,无怪先世在科举考试中或得功名的人崛起。  

文武兼备,有治世之才的人,接动发展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适逢清朝的时候,谋划可以一个又一个地列举出来,看到有杰出才华的人聚找在一运奋发,知道后世的族人一定会连科举考中第一等。联作者何岳,明代江西广昌县盱江镇人,曾任广昌知县。  

祠堂第四石柱正迎面第五联:
衍支派一脉源流,昭玉帛笙簧,我先人世德作求,仰继述堂中,幸承祖荫;
肃春秋千年俎豆,焕衣冠文物,予小子菲才滥厕,冀凤凰池上,咸沐君恩。
——清乾隆六年丙辰科进士湖南泳州府道员陈同威题。  

对联意译:我们是祖先正宗的一脉,显示着和平欢乐,我们先人的德行能够匹配先祖,仰望我们这个祠堂,有幸地继承了祖先的萌庇;已经恭敬的祭祀了祖宗千年,换发了众多文人的光彩,我们虽才能浅薄,混充其间,希望在宫廷的池沼中,都能帝王的恩宠。  

题联者陈同威,字仲恩,号济亭,丰山大琴人,为本石城县支孙,乾隆元年(1736年)丙科进士,任安徽安庆府宿松县知县,调补湖南泳州府右厅王成会试同考试官。  

祠堂第五石柱合面第六联云:
作宰仰贤能,名宦贻谋,五百年清白子孙,甘棠留荫;
开屯兼转运,良家美誉,数十世勤劳军国,卜凤延祥。
——清嘉庆十六年进士,湖北应城县知县黄颖题。  

对联意为:为官敬仰德才兼备的人,有名声地位显赫的祖先训诲子孙,五百年子孙清白,善良守法官员的美政和遗爱,永远庇荫子孙后代;善于经营开垦荒地和运输,美好人家的声誉一直流传,数十代辛劳为军队和国家,象选择贤婿一样一直把祥和延续下去。  

题联者黄颖,字遂才,号瑞畲(1769-1843),本石城县北关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官湖北省应城县知县。  

祠堂五石柱合面七联云:
启后本诗书,出有循史,处有醇儒,在昔人文高颖水;
承先首忠孝,外则尊王,内则敬祖,於今望族重良溪。
——清浙江嵊县、钱塘县、石门县知县陈国香题。  

对联意为:开创后世局面主要的是要读诗书,在外有奉法循理的官员,居家有学识精粹纯正的读书人,过去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使颍川地位崇高;传承祖先的德行,首要的是忠诚孝顺,在外面尊崇王室,在家里恭敬祖先,如今有名望和地位的家族使良溪影响重大。  

联作者陈国香,字质芳,号蘭舱,是石城县沙塅人,清代拔贡,曾任浙江嵊县、钱塘县、石门县知县。  

这些联对全为当时名人或七至一品官员赠撰。以韵联景,如云如雾;正岭侧峰,各领风骚。  

还有明朝旌表《开国贤令》载入国史。  

祠堂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匾,据族人说,这里每一块匾都有一个故事,最有意思的是“一科三赴宴,两榜四登贤”堂匾,叙述了康熙己酉、壬子年间陈坊子弟武举人陈彝、陈范、陈筹、陈策仗剑论今古时责动京赣的豪情壮观情景。  


祠堂将古色文化、红色文化、经典故事文化等,以各种载体形式展现堂内,让人如品甘醇美酒,墨香文远,成为激励后人人生航向的标杆。其红色文化载现当年中央红军在石城的光辉苹命轨迹,让人萧然起敬,并有整体概况收获。  

宗堂及配套设施占地1200方米,其中祠堂建筑主堂兼两厕厢房600平方米,可为文化娱乐、聚会庆典、铭志教育,婚嫁活动、武术表演、艺术展览等众多活动提供精美场所。  

本景点以祠堂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餐饮文化为交融,以表演戏剧台武术健身馆、农耕文化馆、灯彩艺术馆、农艺餐饮馆及各类商铺为戴体,整体营造成看祠堂明清风格建筑,展祠堂风云人物,寻红军革命轨迹,揭石柱堂文化,诵经典传奇故事,观戏,健身、农耕制烹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点。

作者简介

钟同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瑞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瑞金市十大红色文化传承人。在《星火》《时代文学》《客家文学》《故事会》《中国故事》《百家故事》《天池小小说》《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散文诗及诗词等各类作品数百篇两百多万字,并有作品被《微型小说月报》《江西文学作品双年选(2012-2013)》《中国小小说精选》《传奇传纪文学选刊》《新世纪散文诗精选》《2017诗歌年选》等期刊转载或各种文学作品选集,小说散文几十篇()在全国征文中获奖;主撰50多万字的《万田乡志》。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