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小霸04 - 十代江山的魔咒

 哪儿托新知社 2021-11-11

  成康之治之后,姬周的皇帝们在周公所设计的国家体系和著名的周礼的规范之下,经过了将近两百年的漫长时间,西周逐渐走过其帝国国势的顶峰,显露出疲态,中央帝国的霸气渐渐显得有气无力。

  公元前904年,周夷王辞世,传位给太子姬胡,史称周厉王。不管是当时,还是在千年以降的现在,那一年都是整个西周王朝,甚至华夏民族非常重要的一年。西周的统治者们是在惴惴不安中迎来这位新的统治者的,不安的原因是西周开国伊始,首席帝师姜太公曾经给周武王开释社稷长保的天机,并留下了先知一般的谶语。

  “社稷得之以仁守之以仁,若得之以仁,守之以仁,江山可传百代;若得之不仁,守之以仁,江山可传十代;若得之不仁,守之不仁,社稷的倾覆就在当代。

  也就是说,第十代君主就显得极为重要,他的成败得失将隐喻着姬周取代殷商的正义性。尽管前面的君主都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但如果第十代君主无论因为什么原因丢了江山,就说明周灭商并非仁义之举。而如果第十代君主顺利的将江山传下去,才能说明周灭商是符合天命的。

  周厉王,就是西周的第十个君主。

  厉,是一个确定无疑的恶谥,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也是周朝六百年中名闻后世的两个昏君之一,第二个昏君就是为了褒姒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史家认为,周厉王时期西周国力的显著衰落以及最终被迫迁都,其根源就是周厉王时期的暴政。但是平心而论,周厉王非但不算昏君,还要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刀阔斧的改革家,但就是运气不太好。

  之所以说周厉王运气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前任们的作为实在是太对不起观众了。

  成康之治的繁荣,使得后来继任的周昭王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自己一定要超过前任的作为,一定要实现威服天下的执念。就在这个时候,南方的荆蛮,也就是后来的楚国,逐渐作大,也逐渐表现的对周王室不太尊敬。周昭王无法忍受自己权威的被挑战,于是他一次次倾全国之力发动对荆蛮的征讨战争,但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终于在其执政的第十九年,他第六次率领六军亲征荆楚,这一次输的更惨,全军覆没。周昭王自己也在渡过汉水时,船被荆楚人动了手脚,船过了一半就在汉江之中突然解体,身死汉水。经年累月的倾全国之兵远征,成康之治积攒起来的国本被耗散殆尽,而且全军覆没连国君都死在汉水。不仅动摇了国力,还让周帝国的颜面扫地。从继任者周穆王开始,周王朝开始进入断崖式的下行通道。

  这个下行的趋势到了西周第九位国君周夷王的时候,就更加的变本加厉。

  周夷王他爹死的早,王位又被叔叔把持了很多年。后来周夷王终于通过政变的方式打掉了叔叔的势力,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王位拿了回来。如果说这种失而复得对于周夷王本人来说是一种幸运,但是他登基后的种种昏庸举动给西周王朝带来的不可逆转的深渊来说,却又是国家的不幸。

  话说经过十几年的周室内乱,周的国力已经大大衰落,再加上继承人的问题闹了很长时间的内乱。此消彼长,边鄙诸侯趁着中央混乱的机会,不断发展壮大,转眼间周天子已经不能控制了。此时最为嚣张的就是楚国了。自从周昭王南征楚国全军覆没之后,楚国算是彻底把周天子看扁了。

  此时的楚国,仅仅是一个子爵。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只有方圆五十里的封地,比一个县的面积大不了多少,但经过百年的征战,现在的楚国已经占据了长江下游广大的地区。在连续六次挫败周朝王师进攻,连周王都命丧汉江之后,楚国国君熊渠心中渐渐有了图霸中原的想法。在周夷王成为西周之主后,熊渠便主动派出使者,到镐京为周夷王道贺,顺便提出自己的要求,请求封自己为楚王。周夷王虽然有的时候脑子不太清醒,但是大是大非上还是比较有底线的,对于这种公然觊觎王权的请求当然予以回绝,并且怒斥了楚使。

  楚国国君熊渠站在荆山之上,听着回来复命的楚使转述着周天子的不容辩驳的答复。他望着汉江之水浩浩汤汤,胸中充满了壮怀激烈。想当年,楚国先祖鬻熊作为周文王肱股之臣,成为姬周的得力干将。后来熊绎追随周武王参加了灭商的牧野之战,满怀着加官进爵憧憬的鬻熊却只得到了子爵的爵位,还被整族迁徙到荆蛮之地。楚人经历了百年的披荆斩棘,终于拥有了和周王朝叫板的实力。

  百年之孤独和怨恨,终于有了赫赫的国威。

  就像鼓起勇气表白,却被拒绝的屌丝,熊渠很快就进入了一种气急败坏的状态,他大声的宣布自己的王命。“想我楚国先人为周之基业抛洒热血,最终直落了个小小的子爵,弃之荒蛮之地自生自灭。我们是荆蛮,不需要周王的册封,我们就按照荆蛮的规矩办。楚国下不下雨,可不是周的云彩说了算的”。

  他接着说,“那就按照荆蛮的规矩,封我的长子康为句亶王,老二红为鄂王,老三执疵为越章王。而我,是王中之王,楚王!”

  从这一天开始,楚王这个野蛮生长的大反派正式登场,并且在即将到来的春秋时代煊赫无比。春秋时代第一次有人敢于公开与周天子叫板,周夷王虽然大怒,但是由于国力孱弱,也无可奈何,只能默许这样的现状。

  默许,这样的无奈的词语在后世越来越孱弱的周王室出现的频次将会越来越高。毕竟,这个世界是讲实力的。

  周夷王一方面无法禁止日益强大的诸侯,致使诸侯之间的攻伐兼并此起彼伏。另一方面,由于其昏聩的性格,又导致了一桩大冤案的发生。

  齐国位于山东半岛,地理位置靠海,有着得天独厚的鱼盐之利,又不断蚕食东南的东夷势力,地盘扩展的非常迅猛。这引起了旁边的纪国的恐慌,于是纪候就联合鲁国制衡齐国。纪候是姬姓国家,跟周夷王是五服之内的血亲,当年又帮助过周夷王夺回王位,有拥立之功,自然是很受周夷王的宠幸。

  周夷王三年,为了一劳永逸的遏制齐国的发展势头,纪候在周夷王面前说齐哀公的坏话。周夷王将偏听偏信的昏君气质发挥到了极致,不但完全信任纪候的诽谤,还跟纪候串通起来,将齐哀公骗到镐京,然后直接拿下。

  接着在纪候的撺掇之下,周夷王竟然下达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命令,将齐哀公处以烹杀之刑。这个决定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齐国是姬周最大的异姓功臣姜太公的后人,从周武王开始姬周就和姜齐世代通婚,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就对诸侯处以极刑,这在西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处决了齐哀公之后,为了让齐国彻底放弃对纪国的压迫态势,周夷王下令拥立齐哀公的弟弟为齐候,史称齐胡公。

  这种废掉大宗,扶立小宗的事情,对于齐国来说无异于伤筋动骨。由于周夷王粗暴的干涉齐国内政,齐国引发了剧烈的震动。

  继位齐胡公一改对外进攻的态势,甚至为了让有拥立之功的纪候满意,下令将国都从营丘迁往更远的薄姑,以示不敢与纪国为敌,齐胡公堪称是一代齐奸。齐国国内对这种赤裸裸的卖国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慨,齐哀公的儿子公子山满怀着对父亲死于非命的愤慨,揭竿而起,将齐胡公杀死。做掉卖国贼之后,公子山自立为君,这就是齐献公。

  齐献公继位后,下令将首都迁回营丘,并改名为临淄,摆出一副与纪国对攻的态势。齐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经过两次政权的更换,换了三个国君,还完成了两次迁都,国家被折腾的不善,齐献公虽有心杀贼,但却无力回天。此消彼长,齐纪两国的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转换,纪国开始对齐国开始了不断的攻伐。齐国近百年被纪国压迫,不得喘息。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齐国后来的历代国君都是励精图治明主,并且利用其宽广的战略纵深顶住了纪国的压力。百年来齐国将纪国认定为唯一的天敌,一直到九世后的齐僖公才完成了灭亡纪国的历史使命,血海深仇才得以报复。

  周夷王就是这样,一方面由于实力不济,对于楚国的公然藐视公室权威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又对诸侯大肆擅杀,引发诸侯广泛的不满。你就可以想象,经过周夷王经过十五年的统治,周朝的家底被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