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古代那些当官儿的,被辞退以后都喜欢干些什么? 浪漫一点儿的,像李白一样,有钱有闲,浪迹天涯,被“赐金放还”后的几年里,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平静一点儿的,像王维一样,退休以后搞个别墅或者园林,日日乐在其中。这一类是当时的主流。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他们本身是因为特殊的政治形势被辞退,本身才能没有发挥完全,心中的抱负也完全没有得到施展。 这一类人的代表,有宋代的王安石、辛弃疾和陆游。 他们是不得已退休归隐的,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卧薪尝胆。 辛弃疾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陆游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王安石,则有这一首《江上》,虽然只有短短20字,却将自己心中的忧愤与不甘和盘托出。 【诗篇】
【诵析】 这首诗也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变法失利,王安石被迫辞相位,退居江陵。 江陵地处江南水乡,离长江不远。这一天,王安石来到江边,见江上波光水色,如一面五彩斑斓的镜子。 忽然兴起,雇人泛舟于长江之上。 这首诗,也就从江上所见风景物色说起。 江水荡漾着西风,江花脱去了晚上的红艳。这样读起来好像稍微有些难理解,我们不妨换个顺序。 西风轻轻拂过江面,江水因之荡漾生辉;时间渐晚,美丽了一整天的江岸红花也开始“卸妆”,回归成素颜的自己。 从江水看到江花,视线是逐渐拉远的。后面两句,王安石则将视角拉到更远,直至看不见的峦山之东。 心中乱糟糟的离情别绪,竟然随着远处的横笛声飞走了。一阵清爽的同时,也急忙转头去看:那阵江风与横笛,到底将我的思念带到了何方? 一个回首,更增惘然。 原来那笛声与江风都已不见,隐没在远处乱山的东面。唯有飘飘荡荡的离情别绪,还没有彻底离开自己,依旧萦绕在自己心中。 王安石老家是江西人,但从王安石一生的经历来看,他所说的“离情”应该更类乎杜甫对长安的执念。 他以政治为梦想和归途,自然而然,就将汴京视作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此时离开汴京,漂泊江上,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离情别绪。 王安石不是在思念谁,是对重回政坛的期待。 诗歌的特色,还在于对江上风景特色的描写。前两句写江水、江花,是从视觉角度描写江上秋色;后面西风、横笛,则是从听觉角度塑造萧瑟清冷的氛围。 两相结合之下,一幅色彩鲜明而意境清远的《江上秋意图》就此诞生,带给我们很深刻的审美感知。 【空青语】 诗中“离情”的出现,因为缺乏具体的历史背景,不知道王安石是否写于送别途中,只好根据前朝杜甫之心妄加猜测。 大家对这首诗中的“离情”有什么看法呢?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