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俅:老子不仅会踢球,还是苏东坡的私人秘书!

 雨霁槐荫1 2021-11-11

文|历史故事书

1

元祐那年,苏轼身陷党争风波,被迫辞去翰林学士之职去杭州当地方官。

这次任翰林学士,苏轼得到了欣赏他的太皇太后高太后的支持,在短短十个月内三次破格拔擢,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讲,距离入阁拜相仅有一步之遥。没想到,就在所有朝臣都以为苏轼即将备位中枢之时,同属保守派的洛、蜀、朔三党闹起了内讧,相互攻讦。名气最大又是蜀党之首的苏轼自然成了他们攻击的首选目标,最后身心俱疲的苏轼不得不辞职外调。

经过这件事,苏轼已在官场数次沉浮,这次他是彻底死了心,决计不再回京城了。而且,他考虑着既然要到地方工作,这薪俸自然比在京城挣得少很多,所以,就将京城的房产地契能卖的都卖了,那些丫鬟童仆能解散的也都解散了。到最后,有一个人,苏轼不知道怎么处置!

这个人就是:高俅。

史载:高俅,东坡先生小吏,笔札颇工。

意思是,高俅是苏轼的秘书,而且文笔不错。

苏轼是个恋旧的人,再加上高俅这孩子聪明伶俐,几年下来两人处得不错。但是,高俅是京城人,自己远行又不能把他带走,所以,苏轼就想着给高俅再找个下家,也不枉两人主仆一场。

这时候,苏轼想到的第一个人是曾布。

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弟弟,当年与苏轼、曾巩同科中第。所以,苏轼与曾布算是同窗兼好友。

不过,虽说两人是同窗,但是曾布与苏轼的政治观点完全不同。当年,王安石变法,苏轼是坚决的反对派,而曾布却是变法的中坚力量。现在,支持保守派的高太后掌权,身为保守派的苏轼都被排挤出了京城,曾布更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所以,当苏轼说要把自己的秘书送给曾布的时候,曾布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史曰:“文肃(曾布)以使令已多辞之。

曾布不要,苏轼只好又去找了另外一个人——驸马王诜。

王诜出身贵族,长相英俊,能诗善画,但却桀骜不驯、风流倜傥。他娶了神宗皇帝的同母妹妹蜀国大长公主,被封为驸马。算起来,王诜是当今皇帝哲宗的亲姑父。

别看王诜平时吊儿郎当,他对朋友却是相当义气。想当年,还是神宗朝的时候,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人陷害,说他谤讪朝廷,致使龙颜大怒,朝堂上下几百大臣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仗义执言。

最终,皇帝下令派人去南方抓捕苏轼,并没收他的书信查证真伪。那时候,苏轼身为文坛领袖,与之交游的人甚多,除了保守派的司马光、苏辙、黄庭坚、米芾等人,甚至连王安石、曾布、章惇这些变法派核心也经常与之通信,切磋诗文。如果别有用心者以此做文章,估计这些人都会受牵连。

王诜当天晚上得到皇帝要抓捕苏轼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出信使赶往江南,在抓捕苏轼的差役到达之前将消息送给了苏轼苏辙兄弟。

苏轼得以及时销毁了相关书信往来,这才避免了一场有可能撼动整个宋朝甚至中国文坛的腥风血雨。

不过,最后王诜也因此被治罪,贬地方多年。

神宗死后,哲宗登基,才恢复了王诜驸马都尉的身份。

这次,苏轼开口,好友王诜当然不会拒绝。于是,高俅得以进入驸马府当了王诜的跟随,迈出了辉煌人生的第一步!

2

苏轼走后,王诜依旧过着那种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日子:高兴了,就去郊区骑马蹴鞠;不高兴,就在家里待着写字画画,研究金石古玩之道。就这样,王诜在京城的纨绔子弟圈也逐渐混出了些名堂,当时有人说他是“风流蕴藉,有王谢家风气”。

这里的“王”,即以王导、王羲之代表的琅琊王氏;“谢”就是谢玄、谢安代表的陈郡谢氏。这个评价在任何时候都算是高的了!

高俅在这样一个人身边做随从,也逐渐练就了一套虚与委蛇、躲闪腾挪的本领。

那时候,还未登基的宋徽宗赵佶还是端王。因为王诜和赵佶都爱好琴棋书画,喜欢蹴鞠跑马,所以两人经常混在一起。

时裕岭(赵佶)在潜邸,与晋卿(王诜)善。

有一天,王诜去上朝,在午门口遇到了也来上朝的赵佶。

是日早上,风大,把一向注意仪表的赵佶头发都给吹乱了。于是,赵佶就问好友王诜:“今天出来着急,忘了带梳子,能借你的梳子梳梳头吗?”

王诜二话没说,就从腰间取下一把装饰精美的梳子递给赵佶。

梳完头,赵佶将梳子递给王诜,禁不住夸赞说:“这梳子真漂亮!”

王诜是个直脾气,径直回答道:“这是我最近刚找人做的。正好做了两把,还有一把没有用,散朝后我就让人给您送去!”

当晚,王诜就命人给赵佶送梳子去了。

3

替驸马王诜给赵佶送梳子的人就是高俅。

高俅到了端王府,正赶上赵佶在和手下人蹴鞠。高球不便打扰,只好站在旁边看。

当时的大宋,已经没有宋初那种尚武尚酒的戾气。庙堂之上十有八九也都是文人的表演场,甚至枢密院和军队里也是“文人授节钺”。文人一多,在战场上就鲜有胜绩。战场上不行,这些人就试图在球场上找回一点尊严。

所以,那时候,蹴鞠踢球之风盛行!而且,不仅寻常百姓踢,就连王公贵族、簪缨子弟也都纷纷效仿,仿佛赢得一场球就能找回当年乃祖那种战场冲杀、马革裹尸的功勋荣耀一般!

在这些人里面,端王赵佶的球技绝对算是上成。

能跟王爷一起踢球,这群手下的脚下功夫自然也不会太差。不过,球场上风头最盛的肯定还是赵佶。其中原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陪领导踢球嘛,你过不过瘾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让领导过瘾!领导赢了,一高兴今年的年终奖就有了着落;万一你让领导输了,一年辛苦下来不扣你工资就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场边的观众自然也不能闲着,吆喝声呐喊声必须整齐地一边倒——只要赵佶触球,场下必然掌声雷动、锣鼓喧天;只要赵佶射门,进不进球必然都是一阵高过一阵的喝彩声……

而在这所有的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狂热的观众里面,只要一个人默不作声。这个人就是高俅!

而且,高俅不仅不说话,还表现出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史载,“(高俅)睥睨不言”……

毫无疑问,那天的比赛虽然过程暗潮涌动、险象环生,但是结果毫无悬念——以赵佶的小胜结束!

比赛结束,赵佶怏怏地坐在下人给搬过来的长椅上,擦着汗,心想:今天场边这个人面生的紧,也不知道是谁,忒没眼力劲儿了。你不喝彩也就算了,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你是对老子不满,还是对老子球技不满?今天,老子非得治治你!

过了好一会,赵佶这才指着高俅,面无表情道:“你是何人?”

高俅赶忙跪下,压低声音道:“奴才高俅,是驸马王都尉府上的小史。王都尉命奴才给端王送梳篦来了!”

说着,高俅就将手里抱着的锦盒交给赵佶身边的内侍。

赵佶接过锦盒,连看都没看就扔在长椅上,拿眼睛盯着眼前的高俅,面露不快道:“高俅?刚才我们踢球的时候,你为什么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难道看不上本王的球技?”

听赵佶这么一问,高俅心里不禁一乐,看来刚才老子的戏没有白演!

于是,高俅连忙磕头请罪,然后不慌不忙道:“回禀王爷,您的球技在京城绝对算得上一流。只是……”

“只是什么?”

高俅看赵佶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禁不住心中暗笑,却又故作为难,道:“只是……只是您这群属下的球技实在差劲,有几个必进的球早早丢掉了球权!”

赵佶一听高俅并不是对自己不敬,而且高俅所言确实也很有道理,于是语气稍显平和道:“听你所言,似乎对蹴鞠颇有心得。要不今天我们就在此地再比赛一场如何?”

高俅等的就是他这句,所以没有丝毫犹豫,抬起头轻轻一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

最终,这场球的结果正如史书中所写的,“深惬王意”——让赵佶很高兴!

于是,赵佶对身边的小厮说:“去告诉驸马王都尉,就说他的梳篦很好,本王留下了。而且,送梳篦的人本王也留下了!”

就这样,高俅就从驸马府跳槽进了端王府!

更可笑的是,没过俩月,端王赵佶在向太后的支持下接替了英年早逝的哲宗皇帝荣登大宝,成了帝国的皇帝。高俅也一下子成了徽宗赵佶的潜邸旧臣,深得徽宗信任。

后来,在徽宗的安排下,高俅到军中锻炼,跟着大将刘仲平补足了基层工作经验,十年后就官拜太尉掌管全国军队,随后晋位使相,封国公!

历史故事书

历史故事的搬运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