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转

 刘相春1967 2021-11-11

先请大家看几则笑话,摘自《读者》2021.20,至于《读者》从哪里摘来的,我可就不知道了。

第一则

一个很少参加聚会的同事突然来问:“下班一起去吃火锅,怎么样?”

我纳闷:“你请客?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同时摇摇头,一脸无奈地说:“唉,我们办公室新来的小姑娘,天天把自己弄得香喷喷的,搞得我身上也有一股香水味儿,这要是回家被老婆发现了还了得?我寻思半天,只能吃火锅去去味了。”

第二则

饭桌上听到一个励志故事。有个大哥特别贪杯,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他参加完聚会,醉醺醺地跨上自行车,晃晃悠悠往家里骑,结果骑到一个拐角时,眼前一个电线杆没躲过去,直接顶上了,摔了个血流满面,缝了好几针。后来大哥后悔不迭,痛定思痛,决定喝完酒再也不骑自行车了。

第三则

开学了,爸爸想敲打敲打孩子,就问:“儿子,你们班里谁最懒?”儿子如实回答:“爸爸,我不知道。”

爸爸提示到:“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想想,当所有的同学都在用功做功课时,是谁闲坐着东张西望,就是不学习?”

孩子恍然大悟:“老师。”

第四则

男孩对女孩说:“我们去旅游吧,那天我女朋友回来。”女孩害羞地点点头:“好,我也会带我男朋友来。”可到了约好的的时间和地点,只有男孩和女孩两个人。

女孩问男孩:“你的女朋友呢?”男孩摸了摸女孩的头:“傻瓜,她就在我面前啊。”男孩又问女孩:“你男朋友呢?”女孩说:“我男朋友在那边停车呢,马上就过来。”

第五则

同事小妹今天跟我说:昨天下班回家,路上行人少,结果包被抢了,她在寒风中发了几秒呆,扭头就往反方向跑。

我问她原因,她说:“我包里就一包纸,我怕小偷发现什么也没有,回来揍我!”

这几则笑话之所以引人发笑,是因为它们使用了一种相同的写作手法——突转。

突转是指剧情突然急剧变化,往往在顺逆之间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种大起大落,能对观众产生强烈刺激,因而最富于戏剧性,故常被用来结构笑话

文学家中也有许多善用“突转”的高手,用的最好的非欧·亨利莫属了。无论是《警察与赞美诗》,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都是这方面的翘楚。《警察与赞美诗》中流浪汉苏比因为聆听了教堂里传出的赞美诗而使自己的灵魂发生了一场革命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意外被捕入狱的情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那片常春藤叶无论狂风暴雨依然挂在枝头的原因,都因为故事情节的“突转”,而给读者带来极强的心灵震撼。

因为“突转”基本上都出现在故事情节的结尾处,又因为欧·亨利经常使用这个手法,故而“突转”也有了一个别名,叫“欧·亨利式结尾”。同样,莫泊桑的《项链》同样也采用了同样的结构文章的方式,小说结果处作者几乎“残忍”地告诉读者那挂让马蒂尔德·路瓦栽夫人付出十年的艰辛乃至十年青春的项链,它居然是假的。这真让读者百感交集啊!

现实生活中呢?现实生活中也有“突转”吗?现实生活中的“突转”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挺好:人生真的很奇妙,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要过好当下,珍惜眼前人。明天先来,是意料之中;意外先来,则为“突转”。

当然意外也是好坏参半,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那么令人厌恶。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很穷,早晨起来打算到外边去买点早餐,谁知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发现只有两块钱,揣着这可怜的两块钱,转了一大圈也没买成,因为街面上根本就没有两块钱能买得起早餐。又饥又渴的他无意间走到一家彩票店门口,他心里想,反正这两块钱也买不到啥,不如买张彩票碰碰运气。买过彩票的人都知道,中奖哪是那么容易的事?然而结局就很突转”,晚上电视上开奖时,他竟意外地发现,他买的唯一一张彩票上号码,居然跟公布的一等奖的号码一模一样。结局是戏剧性的,突如其来的“横财”,让他一下子“裘马过世家”,甚至引发了周围邻居的购彩热。我的感觉就是莫泊桑在《项链》结尾说的那句话,“生活古怪又多变,就那么一丁点的小东西,就能毁了你的人生,或者救了你的人生。”

生活是善变的,总是一边让你拥有,一边又让你失去。理性面对拥有与失去,是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

唯有把目光放在当下,不纠结懊恼失去的,不奢望未曾拥有的,才能享受生活,过好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