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0丨劝世间夫妇不要相爱,是他最爱她的表达……

 牛皮社 2021-11-11

如果你不相信这世上有纯粹的爱情,那么请你看看这本书。

如果你心里向往着美好的爱情,那么你更应该看看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这本书就是《浮生六记》,作者沈复。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正式讲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文学大家们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俞平伯说:《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林语堂先生特别喜欢《浮生六记》,还将其翻译成英文出版,并作长序言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式散文,全书共有六卷,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及《养生记道》,是以名之为六记。不过《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二记早已经失传,留存至今的只有前面四记。

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虽然被冠以文学家名号,但沈复所有的作品就只有这本《浮生六记》。如果没有这本书,沈复肯定就像千千万万的贫寒读书人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然而,他就是凭着这么一本残缺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浮生六记》也成了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1878年(光绪四年)上海申报馆出版的《独悟庵丛钞》本算起,《浮生六记》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几个版本了。在豆瓣上,每个版本的《浮生六记》评分都在8分以上,其中好多版本的评分超过9分。此书还三种英译本,以及德、法、丹麦、瑞典、日本、马来语等多种文字的译本。

《闺房记乐》是本书第一记,也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少写夫妻闺阁之事。汉朝的张敞为妻子画眉,竟惹得言官用这件事来参奏他。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所以,沈复的这一做法是惊世骇俗的。

沈复在十三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芸娘,当时就确认了眼神,告诉他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芸娘姓陈,名芸,字淑珍,比沈复大十个月,故沈复以淑姊相称。沈陈二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基本属于自由恋爱,这也为他们的半生厮守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五年后,两人成亲。婚后,两人感情之好,耳鬓厮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婚假结束后,沈复要回馆继续学业,两人分开了三个月,却如十年之隔,思念对方直到梦魂颠倒。等到沈复终于回家了,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两人的恩爱可以说是持续了一辈子。他们总是形影不离,在一起读书论古、品月评花、饮酒作诗。芸娘每次与人坐谈,见沈复来,一定会起身挪出一点位置,让沈复坐在身边。沈复曾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还说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在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沈复带着芸娘游览了很多地方,甚至还鼓动她女扮男装去水仙庙玩耍。芸娘在见到太湖后,不禁感慨: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封建时代有待妻如沈复者,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芸娘之钟情沈复,当非盲目。

芸娘之心灵手巧、体贴入微,在第二记《闲情记趣》里表现更多。芸娘于制作盆景、插花,都有很多妙点子,还会做活花屏。沈复好客,虽穷但喜欢与朋友喝酒行令,芸娘便把普通的瓜蔬鱼虾做出不一样的味道来。没钱买酒了,元稹还要泥他沽酒拔金钗,芸娘却不需要沈复来央求,毫不犹豫地卖了钗子来沽酒。

最见芸娘机智的,是沈复和朋友外出郊游赏花那次。为增乐趣,众人皆想对花热饮,苦无良策。芸娘却分分钟想出了解决办法。她去市中租了馄饨担儿,有锅有炉,还有人烧火,可以烹茶、暖酒、烹菜,心思之奇,令人绝倒。一行人兴尽而归。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起苏轼《后赤壁赋》里的句子: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机智的妻子总是相似的。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可惜的是,第三记《坎坷记愁》终于还是来了。芸娘先是因婆婆不愿意让她代写家书,被公公误解;后又因帮助公公娶小妾而得罪了婆婆。此后误会接踵而至,以至于到了父亲命沈复休妻的地步。好在沈复顶住了压力,没有就范。

要知道在封建大家长制度下,即便是矢志抗金、至死不屈的大诗人陆游,也因为母亲的威压,不得不休了深爱的表妹唐婉,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也一样是在母亲的逼迫下休了刘兰芝。所以,沈复对芸娘的不离不弃,令人击节。

不过代价就是,两人被迫离开了家。后来又迭逢变故,再加上芸娘体弱多病,一家人艰难度日。再后来,夫妇二人又被迫与一双儿女分离,贫病交加,流离失所。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依然相互扶持,顾念的仍然是对方。她还劝沈复,在她死后早点回家,另娶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子,好好照顾父母和一双儿女。

同欢乐并不难,共患难却绝不容易,沈陈二人患难与共的真挚感情,足以让如今一言不合就分手的新时代新新人类们汗颜!

然而老天终究没有因为他们的恩爱而发慈悲。弥留之际,芸娘说: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沈复虽然没有什么赚钱的本事,也没有做官,没钱还喜欢大方,但他对她的爱的确是实实在在的,是古来少有的,所以芸娘的确是那个女子毫无地位的不幸年代的幸运者——她不但有过真正的生活,有过真正的爱情,还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地留下了鲜活的形象。

芸娘撒手人寰后,沈复的世界也随之粉碎了。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就算隔了两百多年,这段话读来,沈复那种刻骨的伤和痛依然能透过纸张溢出来,字字血泪。

最后,沈复甚至写道: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真的是爱得越深,就痛得越深啊。《浮生六记》一书写于芸娘离世五年后,可见沈复此时仍未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

悼亡作品一向是中国文人的重要写作领域。唐诗人元稹写有《遣悲怀三首》,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头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就能让人泪下,清初名士冒辟疆著有忆念亡妾董小宛的《影梅庵忆语》,朱自清也写有《悼亡妇》。相比之下,沈复不但写出了一份真挚的感情,更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 “最可爱的芸娘。

也因此,第四记《浪游记快》虽然也写得别出心裁,是很好的游记,但由于主要是写沈复个人的出游经历,涉及芸娘的篇幅很少,看不看其实也不打紧。至于已经失传的《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有没有就更无所谓了。于我而言,第三记《坎坷记愁》中芸娘离世时,本书就已经剧终了。

在写法上,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来写,而是按照不同的核心内容分块来写。所以,每一记在时间上是有交叉的。这样写的好处就是,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写得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在《闺房记乐》中看到了美好而纯粹的爱情,在《闲情记趣》看到了温馨而有趣的生活。而正是有了《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的美好在前,我们才能硬着心肠看完《坎坷记愁》。

在文字上,本书虽是文言文所著,但是并不艰涩,多读两遍,基本都能看懂了。而那些译本,不管译者是谁,都寡淡无味,失了神韵。所以,不管选择什么版本,建议都还是读原文为好,毕竟这本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即便是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沈复和芸娘的爱情保鲜之道,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兴趣,既可以一起谈诗论词,也可以一起插花制作盆景;他们总是为对方着想,他常常带她一起出游赏玩,她则为他拔钗沽酒;他们愿意为了对方改变自己,她因他出痘而吃斋数年,他因她而爱上了吃之前厌恶的臭腐乳;他们总是感恩于对方的付出,却并不计较谁付出的更多一点……

最好的爱情,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把很多特别小的地方都做到了。所以,芸娘临终前才会那么不舍;所以,哪怕过了很多年,沈复依然心痛芸娘的离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