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淡历史

 非著名问天 2021-11-11

朋友讲过这样一个心理咨询的案例:

一个15岁男孩,非常胆小。

最让妈妈生气的是,他骑自行车去学校,只要10分钟。

但不管家长怎么威逼利诱,他死活不愿意骑自行车,一学就嗷嗷叫,总怕摔倒。

 

心理老师通过沙盘游戏走进孩子内心。

她发现:

孩子并不是真的“胆小”;

而是“没有安全感的害怕”。

 

这源自于妈妈的一场“事故”。

连妈妈自己都忘记了,但孩子清楚地记得:

他7岁那年,妈妈骑自行车被摩托车撞倒,妈妈躺在地上一直呻吟,事后检查妈妈没什么大事,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

 

但大家都忽略了,当时陪在妈妈身边的小男孩,遭受到了比妈妈更大的惊吓。


遗憾的是,没有人及时梳理孩子内心的伤,以至于意外的恐惧一直藏在孩子心里。

孩子也始终以畏惧的方式来应对生活。


儿童心理学有这样一个“认知理论”: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孩子拥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客体,首选是父母。

父母会先于孩子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回应。

这有利于帮助孩子逐渐确立自己的内部感受,建立一个内外一致的情感体验系统。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提供给孩子的是稳定的回应,那孩子就能逐步构建起稳健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忽略了给孩子的回应,那孩子的自我认知就会朝负面行走。


(来源:凯叔讲故事)#育儿#


弗洛伊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3岁男孩,在一个黑屋子里害怕大叫:“阿姨,这里太黑了,我很害怕,和我说说话吧。”

阿姨回:“那样做有什么用呢,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他言简意赅地说明一个道理:

对孩子来说,被看见被回应是一件多重要的事。

不管遇到什么黑暗,只要爸爸妈妈给与回应,孩子就能感受到温暖的光。


就像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独自玩玩具时,总喜欢一遍遍呼喊“妈妈”;

确定妈妈在自己身边,才安心继续玩耍。

 

在心理学上,这属于典型的“客体稳定性”:

当孩子确认父母是稳定存在于自己身边时,他才能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很多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会认为:

一定是某次重大意外,导致孩子异常。


诚然,某类突发意外,确实会给孩子带来不少的伤害。

但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并不是“意外”本身,而是父母传达给孩子的对待“意外”的态度。


漫长的一生,谁都容易遇到几次大大小小的意外。

但如果我们能调整心态,这些“负面意外”有时候可以变成给孩子的“正面引导”。

让孩子潜移默化理解,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人生常态。


(来源:凯叔讲故事)#育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