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苗灶园, 灶就人间烟火

 浦东作家图书库 2021-11-11

                          作者:兀凰   

     在很久以前,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刚刚从猴子演化到自立行走的一种特殊生物时,他们在大自然面前学会了采集、狩猎等可以维持生命的生活技巧。偶尔的一次自然火灾,让他们懂得了烧烤后熟食的美味,第一代灶具——烧烤架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时间游走到青铜器时期时,鼎这件艺术品又伟大的诞生。它的出现代表着权利的归属。鼎数量的多少,往往代表着享有的资源空间有多大,但本质却只是一口大锅,但是我们看到人类已经不局限于烧烤,已经开始了煮食。

生活中不缺的就是发明与创造,当需求出现的时候就会想到去解决。而解决的方法往往就是身边那些经常被忽略的东西。我们的祖先用泥土和火烧,制作出了廉价而方便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然后加上油彩雕刻,装饰着生活,也为后世的发展奠下基础。

时代在进步,但是方便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几块砖石,一口大锅,随意的挖点泥土和点泥,找上一些晒干的树枝,就可以做一餐简单的热饭。“民以食为天”,普天之下,过日子人家,都得有灶台,有了灶台,家里有了烟火气,亦有了聚合生息。“人间烟火锅灶始”,一方灶台、两三口铁锅、一个风箱,外加一座烟囱,记忆深处最美的生活画卷就在此时慢慢铺展开来。

走在康桥镇新苗村的农家小路,忽闻陶渊明笔下“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诗词中的良辰美景瞬间跃然眼前,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更为这静谧的村庄增添了神奇色彩。我的记忆中,有数不胜数的美不胜收的景物,且不提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也不提那古朴典雅美轮美奂的小桥流水,更不提那苍翠欲滴万古长青的苍松翠柏。单就这独特的田园风光,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果实累累瓜果飘香的乡村田园引人入胜,那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田家池塘妙不可言,还有那极富诗情画意淳朴自然的农家小院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来到田园,对面一栋低矮建筑的屋顶上,冒出了一缕缕炊烟,好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飘飘起舞,在阳光的映射下婀娜多姿。一阵暖风拂过我微红的脸颊,还夹带着一丝丝烟火伴随着饭菜香,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喧嚣,只有和平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我们继续走着,走着......

循着这缕袅袅炊烟,新苗村民张桂方老伯一行人带我走入了这个村庄年份最为古老的一栋建筑,也是本村落唯一有灶头的张姓农户家。远远望去,黑色小瓦筑成的一间低矮平房慢慢进入我的视线。屋前一条小河已无往日涓涓细流的流淌声,而被杂草取而代之,房前的场地上,铺设着各种萝卜干及雪里红,想必是想让它们经过几次“阳光浴”的洗礼后,演变成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各种农具铁耙、锄头、农药机等长短不一地靠在角落里,一条小黄狗摇着尾巴,缓缓地向人群走来,听到动静的小黑猫也在屋前的木桶上一跃而起,冲进房屋像是在告诉主人有客到。耄耋之年的女主人李阿婆笑语盈盈地走出门,个子娇小的她见到了我们热情地招呼我等进门:“家里乱你们随便坐啊。”我跨过高高的门槛,那低的触手可及的门檐使我下意识地弯下了腰,实则我这165cm的身高是万万碰不到头的,可是在这高门槛的视线错觉下使我下意识的为之。尽管是白天,可屋内的光线昏昏暗暗,一个挂在绳上的小灯泡悠悠的垂直在半空中,想必李阿婆夫妇素日里就是靠这丝微弱的灯光照明的。夫妇二人育有两女一子一生务农,厉行节俭也是情有可原。再次抬眼望去,低矮的屋顶居然是几根粗壮的木梁组成,听现年80岁的屋主人张老伯说,这间房是他父亲那一辈传下来的,是太平天时期的建筑物,因无破漏故而一直未翻修居住至今,也在这年份久远的屋子里将孩子们抚育成人。只见粗壮的房梁上夹着一个个铁钩,铁钩下面挂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篮筐,因为古屋空间小,如此将器具吊起是为了节省空间,也是早些时候为了防止小孩乱摸乱碰而为之。古屋最显眼的其实还是要属坐落在西南方的灶头了。只见原先雪白的灶壁已被油污覆盖的面目全非,那栩栩如生的灶花也早被悄无声息的埋在了油污下。厚厚的锅盖,铜制的锅铲和水勺也都在灶头上各司其职。这是一座代表夏的二眼灶,一般农户家二眼灶、三眼灶是首选,灶后堆放了各种柴火。有豆晒干的豆柴、棉花柴,树枝还有引火用的稻草。张老伯说:“这豆柴油性足没有树枝好烧,我不常用,所以这灶边就堆满了。我这一辈子好像离了灶头,这吃起饭来就不香了,女儿们买的液化气我只当是摆设,从来不用。还是灶头烧的饭菜合我胃口。”语罢,他指着桌上的青菜:“我们烧菜都是用自己榨的菜籽油,健康又省钱。现在国家给予了我们很好的生活条件,不干活都有退休工资了,村里会时不时让我帮帮小忙,还会给点小钱,我们老夫妻两个现在真的工资吃不完了。”望着那油亮亮的青菜还冒着青烟,原来幸福生活如此简单。生于90年代的我因未触碰过灶头,因而出于好奇,问道张老伯:“那您儿女有没有受您真传,也只钟情灶头的饭菜呀?”此时,夫妇二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了良久,方才张老伯掏出一根烟塞进油光泛滥的嘴里,待其口中吐出几缕青烟后说道:“哎,儿女们都出嫁了,现在都是天然气也没机会烧灶头,每当来我这,还是会用灶头烧菜给我们吃。这小儿子小时候可调皮了,那时候我们农事繁忙,去地里一呆就是一上午,把小儿子一个人放在家里,让他一个人坐在婴儿车里,等我们中午回来了再烧饭给他吃。记得他一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回家,只见他滚进了锅里,早上灶头上烧的一锅粥全被他涂的满身满脸都是,那次以后,我们就再不敢把他放在灶头周边了。”待张老伯说完,我噗嗤笑了,对于这个调皮的小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追问道:“当年这个小捣蛋这么早就跟灶头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肯定也是烧灶头的一把好手了。”孰知张老伯低头沉默,在李阿婆的发生中打破了沉默:“这孩子啊命不好,五岁的时候溺水死了,那时候他爸还在市区打工,我在田里干活,邻居发现他告诉我的时候已经没了气息了......”一间老屋、一座灶、一锅粥来一阵笑。这古屋确实凝聚了张家人大半辈子的喜怒哀愁,更是流淌了多少悲欢离合。临了了,我回眸,张老伯背起农药机,缓缓走向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老屋再次升起袅袅炊烟,暮色逐渐照耀大地,像在诉说着自给自足的农家人,伴随着袅袅炊烟走过的青葱岁月饱含的是春华秋实的满足,以及那写在脸上的知足和自强!
    穿过蜿蜒的小路,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灶园”二字醒目又恬静地坐落在古建筑的墙壁上。新苗村位于康桥镇横沔新镇东南,与七灶港而望,上海有着诸多关于灶的地名,于是乎灶园的落成亦是代表新苗人对于灶文化的传承。放眼望去,四座大小不一的灶头:一眼灶(春)、二眼灶(夏)、三眼灶(秋)、四眼灶(冬)错落有致地堆砌在灶园内。除此之外福泉井、壁画和园门映壁四个部分的组成造就了灶园这个别致的景点。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民以食为天,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皆处处秉承着化繁为简的生活规律,灶头这种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汗水与结晶的产物也免不了被淘汰出历史舞台的窘境。无论是新苗人民的念古情怀,还是对于文化传承的延续,使这样一座“灶园”应运而生,使新苗这片土地的人民更接地气地贴着土地生活,更使新苗这座美丽庭院建设有了新的温度。推门进园,有着二十几年灶头建造工龄的老党员张桂芳告诉我:“以前,不少村民家边都有一口这样的井,既方便生火做饭时取水用,又有着'福寿绵长’的寓意。”的确,在我儿时浅显的记忆中,每家每户几乎都依赖于灶头,且我也深知农村里对于砌筑灶头十分讲究,选个好日子,目的是图个好灶(兆)头。好灶头省柴、聚火、保平安。柴火土灶挤在厨房一角,挨着两面相邻的直角而建。砌灶师傅先是铺好地基,接着铺泥砖,灶台大概在八十厘米到一米左右,泥砖砌筑成型后,灶台表面用白石灰粉刷,光亮洁白。大多家庭通常是筑二眼灶,灶上坐两口大锅,靠近灶门的前锅通常用来煮菜烹饪,既煮猪食,又煮饭菜,后锅屯水用来煮洗脸水。灶口一般是两个,上面一个放柴从,下面一个出灰的。灶台上砌筑有放置煤油灯、火柴等的凹槽,灶台一测的灶身中间则向内缩进十厘米,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凹槽,凹槽上可以借着灶火的温度用来烘干棉鞋、袜子等小物件。土灶一侧堆放着生火的柴火:豆杆、树枝、枯草等用火柴,随着季节的变换轮番塞进厨房。灶门前砼厂都放一条长凳子,供生火取暖的人就坐。火扇、火钳、火铲、吹火筒等倚在灶膛口的角落里。锅的上方从二楼楼板底部的木椽子上系一条长绳子 垂下来悬挂锅盖或者竹篮子,竹篮子上通常放置猪油渣、辣椒、姜、大蒜头等配料。灶台旁边是一个储水的大水缸,水缸是哪个放置用杉木做成的切菜板,菜板上会放置一些厚重的铜制舀水勺等器具。灶台的排烟系统筑墙时就在墙体预留好两条烟道,烟囱口再屋顶,生火时一个炊烟从烟囱里井喷而起,伴着夕阳,缕缕炊烟,袅袅娜娜,在晚风中飘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烧火是个技术活,既要将饭菜烧熟,也不能浪费了柴火。有时灶膛里潮湿或者氧气不足,就要吹火筒和火扇交替使用,先是用干松毛引火,柴刚刚点着火,火苗窜起后,用吹火筒轻轻吹,火势旺起来后,用火扇使劲扇,直至灶膛里燃起熊熊大火。要是火没有生旺,灶台里吐出来的浓烟熏得够呛,厨房本就小,那黑烟能把整个墙面都熏的黑黑的。这生火技术得得当,其次这就不得不考验起筑灶师傅的技术来。1946年出生的新苗村民张桂芳师傅因从小喜欢敲敲打打的建筑业,又加之勤快好学,在青年时期自学成了砌灶的一门好手艺。他用他四十多年精湛地筑灶工艺告诉我说:“灶头也分雌雄两种,雄灶头烧头发,雌灶头火往里钻。如何砌就一座好灶头,这就凭多年的摸索得出锅子跟锅子之间的空间得留足,让火能在里面充分周转,传火洞从锅内部传出去,火进去后烟从烟囱出来,下面的洞收地风,将留火洞留在靠内部方可使火不往外蹿。如此砌就的灶头就既省时间又省柴火。”张师傅一番话如时光机一下子将我的思绪拉到了二十年前,记得小时候,我常坐在外婆家的灶台前,小小年纪的我只知道不停地往灶膛里添柴,将灶火烧的很旺,仿佛土灶里烹煮的是青天白云,油炸的是新鲜空气,粉蒸的是悦耳的鸟鸣,外婆则将自家菜园中采摘的各色蔬菜,为家人烹煮一日三餐。草木的清香味和食物的香气氤氲散开,令人垂涎欲滴。烧柴草枯枝的土灶煮出来的饭菜香甜可口,确实比现在的电磁炉、电饭煲、液化灶烹饪出来的饭菜好吃数倍,我想是因为土灶烧柴火力威猛,赶工,火候均匀、到位,加之纯天然的食材,方使这种原生态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吧。

在物质生活没有现在富裕的90年代,土灶对于我们是个宝。小时候,感觉冬天特别冷,我和表兄妹几个,还有外公、外婆、舅舅等,饭前饭后总喜欢围坐在温暖的土灶前,一边烤火,一边烤番薯、芋卵子或者新鲜的嫩玉米吃,哪怕一粒小香瓜子我都会和表哥放在灶洞口将之烤的焦黄了再拿出来咀嚼,那有些微苦的焦香味至今想来都是满满的幸福记忆。我们这个大家庭坐在灶头前烤火烹饪拉家常,这种温馨之情不言而喻。冬日里洗了未干的鞋子、袜子,我们总会将它们拿到灶台侧旁的凹槽里,或者干脆在灶坑里,搭上几根树枝,烘烤鞋袜,鞋袜的臭味在柴火的烘烤下散发出来,虽然味道令人作呕,但是大人们一点也不嫌弃,还不时地夸我们勤快懂事,我们就这么烤着、聊着、笑着直至日落西山。

早些年已故的外公或许知道自己将命不久矣不久于人世,因而时常拉着我回忆起他儿时的往事。外公家因家境贫寒,故在他7岁时将他送到了邻村的一户人家做养子。那时候崇尚一工一农的家庭,在外公被收养前,这家的儿子不幸夭亡,因而对外公格外疼爱,从小让他读书受教育不说,对于他们本身也并不富裕的家境来说,养父母家给予外公的疼爱可谓是视如己出了。成家后的外公外婆靠挖泥为生,那时候出去挖泥一去就是几个月,于是夫妻二人时常带着三个儿女住在船上。“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洗漱秋江水。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白居易的《舟行》应是对他们那时候生活最好的写照了吧。船上砌灶不方便,于是搬一个可移动的行灶在船上带着妻儿们开启衣食住行之旅。外公那时候在病榻上会牵着我的手,颤颤巍巍地告诉我说:“我小时候生活条件差,那方二眼灶上大锅在煮饭,隔壁的小锅在煮猪食,因为两个锅挨得近,小锅里煮着的猪食会铺开来后渗透到大锅的米饭中,我时常抱怨饭不可口有怪味,但也无计可施,在那种饥不择食食不果腹的年代能够吃上一口饱饭都是奢侈的。”随后外公又笑笑,脸上的幸福荡漾起来又开口道:“但是不得不说我的养父母对我是极好又极度偏爱的。我小时候上学,那时候没有你们现在的孩子这般幸福,学校会有美味的饭菜,我们那时候都是自己起个大早把中午要吃的饭菜自己预先准备好。那时候我的养母就会早早起来烧一大锅粥,在粥没有完全熟透之前,会盛一勺米起来放在旁边的小锅里让它提前熟,也好让我多睡会懒觉,起来直接带着热腾腾的饭去学校了。”语罢外公又皱起眉头缓缓说道:“可是这一到学校,就把我们全班同学带的饭集中到一个锅子中保温保存,每家人家灶头上烧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烧焦的、有变质带有馊味的、有菜饭混合在一起的,能尝到每家灶头的烟火气,真可谓是五味杂陈。”那时候听外公陈述这些事的时候并无多大感触,只是很感恩自己生活在如今这个物资富足、国泰民安的氛围中,最多只会延伸出一种知足感,而今细细想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小厨房,一把米、一瓢水,几颗红豆几粒米,慢慢熬煮,米豆在罐中浅吟低唱,飘出人间幸福味道。红尘世俗,好日子以及那残存在内心深处最深的记忆全是从烟火中熏出来的。

晚晴上海开埠后,昔日东海边陲的小渔村逐渐演变成国际化大都市,南北客商川流不息,勾栏瓦肆人声鼎沸,当时在浦东一带刘流行有不少茶馆。茶馆内置有一茶棚,名曰“老虎灶”,就是给客官烧水沏茶的水社。尽管灶具简朴,但人们依旧不忘添置灶花,所绘内容均为唱本弹词中的民间故事和神化传奇。早在2000多年前,新苗村的村民们就在江南这块土地上种植下一片片稻田。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炊为先。”灶头是汉族居民建筑的一部分,是农村百姓食文化的根基,由灶头衍生的灶头画也是匠人们的百工技艺之一。乡村农户新建一所住房,必须在厨房中新建一座用来做饭、烧菜的灶头。而且不论是花篮形、圆筒形还是方桌形,也不论是单眼、二眼灶、三眼灶还是四眼灶,从灶山、烟箱到灶身都画满了不同的图案和纹样,配有不同内容的文字,这种由民间泥水匠在灶头砌毕后,信手用墨水颜料绘于灶头上的壁画,赋予了土灶浓郁的生活气息,注入了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的汉族民俗文化。灶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是使用最早、最普遍、最亲密的炊具。灶头画以灶为载体,是人类有了灶后才逐渐产生的。灶画起源于何时,至今未发现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是对于灶画的研究大约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民间艺术爱好者与文化工作者。在汉族民间,人们将用木板刻印,贴于灶君堂上用来祭灶的花纸称灶神画。灶头画是民间艺人以乡间农家做饭烧菜用的灶头作为载体,用各种颜料手工绘制在灶壁上的图画,它是用来装饰、美化灶头,表达农家美好愿望的乡土艺术。几百年来,灶头画艳丽的图案、丰富的画意深受老百姓喜爱,经久不衰。除了灶头画有其他特殊的文化表征外,砌灶师傅在筑灶外对于绘制灶头时还又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主要表现在绘画载体、调色和空间的特殊性,形成了灶画有别于其他绘画的独特性,从而凸显出筑灶工匠们鲜明的砌灶风格。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灶画的工艺主要有依灶绘画、酒调颜料、湿壁作画三大内容。灶头绘画的部位主要是:灶身、烟箱、灶山、灶帽。工匠们常将灶头看成一个独立的舞台和表现的对象,画面组合分上下两大部分。上半部分画面讲究大小对比、横竖对比、方圆对比,下半部分或横幅等额排列,或通幅彩绘,追求多幅巧妙组合,达到集中、完美、和谐、同意的艺术效果。因此,一座灶头绘图的数量多则15至20幅,少则10至15幅,大小不等,形状不等,错落有致。汉族民间讲究留彩不留白,故而有时候会通体着色,浓妆彩绘,一座灶绘图的面积少则4平方米,多则6平方米。早在明清时期,民间泥匠在灶头墙面上绘画,均以黑色颜料为主,这与当时作画颜料稀有、短缺有关。能工巧匠们便就地取材,烧过饭菜的贴外面常常会产生一层薄薄的深黑色灰粉,农家称镬绣,把它用刀刮下来后,用适量清水调匀称黑色的液体颜料,作为绘画颜料。上世界80年代后,大都采用的颜料为明珠、三花粉或者水粉、水彩,现多采用水粉广告色。与众不同的是,经过民间匠人们在绘制灶头画时摸索出一种特殊的调制颜料方法,即为使颜色鲜艳且能够渗透入灶壁不流滴,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调制颜色,作画时各类颜色由于酒精的挥发,不仅能及时渗入石灰灶壁,而且能使颜料广泛吸入。因而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民间灶头画之中。灶花的绘制方法也颇为独特,才用的是湿壁法,所谓湿壁画法,指的是在灶头砌成后,待灶壁四周粉刷的石灰尚未干结时,匠人即兴挥笔绘作。伴随着灶火烘烤和自然挥发,整个灶面渐渐沥干,所绘灶画方可久存。由此可见,绘作灶花的画技颇为特殊,通常描画都在干结的面底上绘作,灶花则迥然不同。因此,掌握绘作灶花的时机十分重要。墙壁刚粉刷过还略有潮气之时,匠人就需在灶壁上信手泼墨,不打画稿,不做修改,一气呵成。随着灶火烘烤和湿气挥发,灶花与灶壁一同逐渐干结,灶花便牢牢“贴”在墙壁上,可历经数十载而不褪色,仿佛天然凝结浑然一体。

灶花之美在于构图的精巧与细腻的工笔,装饰的图案质朴而纯真,线条简练且明快,别有江南水乡风韵。事实上,专门从事灶花描绘的匠人大都只是游走乡野村间的把作师傅,但其所绘灶花,可谓精巧别致、美轮美奂。无论是山川景致,还是花鸟鱼虫,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古朴的、憨稚的、华贵的、圆润的、粗狂的形态迥异,恰到好处,独显万种风情,令人叹为观止。灶头上不论是砌有两口锅还是三口锅,在灶山上和灶沿下都绘制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将人们借用特定的纹饰图案,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祝愿。

此外,灶头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概括起来,灶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类图案、神灵类图案、自然风景类图案、历史戏剧类图案、文字类图案等几大类。灶画中的动物类图案大抵有:鱼、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龟等;植物类主要包括:莲、桃、松、竹、梅、兰、菊、牡丹等。这些图案的绘制虽已注入了许多现代化元素,但对先民原始崇拜观念的继承仍是其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考古学家们在研究分析半坡彩陶鱼纹时曾指出:“从表象来看,因为鱼的轮廓,更准确地说是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远古人类以鱼象征女阴,首先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这种羡慕不是一般的羡慕,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这种崇拜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崇拜,而是对于鱼甚至能力旺盛的崇拜。”因此,灶画中的鱼图案是要表现甚至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图案中鱼皆体大肥硕,象征了强旺的生殖能力。而鱼儿戏水、娃娃抱鱼等图案皆含有早生贵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鱼也是吉祥的象征,如灶画中的鱼跃龙门、盘中盛鱼等图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样的,灶画中的龙、凤、鸡、鸟、虎等也皆饱含甚至崇拜与祈求吉祥的文化内涵,而鹤与龟还带有祈求长寿的美意。

灶画中植物类图案也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莲是灶画中常见的题材。而花中君子莲花之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物象,则同样是因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来看,莲花花瓣舒展,状似女阴,莲蓬内裹众多莲子寓意早生贵子,亦象征着多子多福。其次莲谐音连,鱼谐音余,便形成了连年有余的美誉。灶画中也有比较关于桃的图案,而桃也与鲜明的生殖崇拜与祈福的观念密切相关。《诗经。桃夭》有言:“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桃”同样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当然,发展至今现代,灶画中的桃团更多的应是吉祥长寿的象征。而一些文字纹样图案,如万字纹、竹节纹等。万字纹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语中为“吉祥之所集”。竹节纹则又节节高升之象征意义。

先民们除了多子多福的祈愿,一些历史人物类也被请上了灶头,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武松打虎》等图案,戏曲类有《游园》、《惊梦》《长亭送别》等诸如此类。不难想象出,这些历史故事类图案大都饱含着某种道教化的用意。如《三顾茅庐》教育人们要虚心求才、不耻下问的道理。而戏曲类图案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戏曲《游园》有事崇尚个性解放的体现,告诫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只有“走出去”才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而《惊梦》则人是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在我入学前夕的岁月,上的第一堂思想政治课,我想便是外婆家的灶画上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所给予我的思想启迪吧。灶画是独特的文化,它的容貌是筑灶智慧中一颗熠熠生辉的风俗之星。悠久的历史被时代抹去棱角,弹指间,灶头雪白的墙壁开始泛黄,墙上的灶头画也换了又换,可灶画所呈现的文化底蕴是永远如时间般隽永的。

灶花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民俗文化,旧时,江南农村家家户户都砌有灶台,多置于厨房一隅。为了防止生火时柴烟碳灰从灶膛中飞溅至灶台上,从灶台至屋顶处砌有烟柜,并立一垛墙用于遮障,民间俗称灶山,灶山旁内嵌灶君殿,供奉有灶君爷,也称灶神。在灶画中神灵类图案在后现代中,几乎每座灶头皆可见。它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财神、弥勒、嫦娥等各种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神灵。灶头的又一灵魂组成部分要属灶神了。在农村,灶台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常言道:“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王老爷上西天。”在农村的认知中,灶台的神就是灶王爷,灶王的功能巨大,掌管着家庭的兴衰。灶神又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其中“东厨司命”四字有时也会出现在灶画中,指的便是灶神。它是中国汉族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祗,几乎各个民族都有供奉。聚集在,祭灶习俗早在先秦时期便已流行,但灶神佛龛究竟为何物,是一个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于是乎在民间亦是流传着诸多版本。有上古帝王或后裔说、又鬼神或精变说、有人变死神说,又有穷婵演变说。相传每年阴历12月26灶神会上天禀报,阴历12月28这日下来,人们便会轰隆隆放鞭炮热烈迎接灶神归来。缘何如此?首先说灶王爷上天的事,灶神作为最早的五祀之神,在传统神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全称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在民间敬神文化中被认定为一家之主。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支撑人生存下去的基础之所在,而灶神就是掌管一家的基本保障。这是从使用角度把事物神灵化。而在神仙神职方面,也赋予了它很高的地位,它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的神灵。接受了这个拆迁,灶神的地位据更加受到重视了。在民间神仙的信仰中,有了这位家神随时在家里镇守,自然做任何事都要有所畏惧,以至于做出不善之事。所以说民间敬畏神灵,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救赎和鞭策。在灶王爷的神像中,往往会配有两个随侍的小神仙,他们每人捧一个罐子,分别是“善罐”和“恶罐”,随时记录保存一家人善恶功过,以便腊月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有个成语“恶贯满盈”,指的便是一个人的罪恶,装满了灶王爷掌握的恶罐,都快要溢出来了,以此来形容人的罪恶之深。因为灶王爷有着这样的神职,负责把一家人的善恶报告给玉帝,玉帝会根据这家人一年的所作所为,来决定吉凶祸福。所以民间在祭灶的时候,都会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届降吉祥。”而在祭灶的时候,会选取又甜又黏的食物,希望能讨好灶王,多向玉帝说些建言蜜语,还希望粘的食物粘住灶王爷的嘴,如此想来,想必是有些自欺欺人了。无论如何,岁岁年年如此斯流逝,诸事早已成,善恶多少也有了定准。灶王爷上天,履行自己在人间的职能,而后再定夺每家每户这一年的运势。这些观点都在民间的精神信仰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使人有所忌讳,也是引人向善的根本。我国神仙信仰与民间敬神,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算作是一种在心灵及意识中的秩序维护,这些种种至今都极为重要,这便是灶神给予我们的精神富足。

当然,灶头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满足口腹之欲上,农村对于灶头的筑灶摆放亦是格外重视。农村老人通常认为厨灶不可正对厨房门和卫生间门,如果对到卫生间门,卫生间门一定要关上。农村人多觉得厨灶若位于上一层楼的卫生间下方,绝对不吉利,最好变换厨灶的位置。如果无法改位,可装设向上的照射灯,厨灶千万不能位于厨房的角落,一面使烹饪背对厨房入口,厨灶也不宜置于水塔下方,因为水会灭火,象征不能聚财。其次,农村人注重无行。灶台在五行中根据易经中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东属木、南属火,因此,厨房灶具朝向火旺的南方或木生火的东方,皆是大吉大利的方位。智慧的匠人们对于灶头的堆砌对灶画的雕琢还是对灶神的敬仰,甚至风水的讲究,无不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慧机智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新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江南一带的农村已普遍涌上朝气和液化天然气,灶头作为昔日必备的生活用具,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灶花艺术也在急遽变革的谁带中日渐消弭、逐渐失传。加之现代化产物迅猛发展,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早已罕见从灶头迸发的烟雾缭绕,这不得不感叹祖国近些年飞跃的腾飞脚步,以及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一甲子共和国经天纬地建小康,六十载中国人惊天动地绘和谐蓝图,六十年建设历程硕果累累,新世界创业道路前程锦绣。可我依旧回味老屋的土灶台,一台土灶架起一口大锅,撑起一樽铁罐。灶膛里柴火燃烧,哔哔啵啵作响,红色火苗舔着锅底,灶台上,蒸汽缭绕,香味四溢,那一双双灵巧的手常与这方灶碰撞出味蕾的火花,是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一股崇拜。

人常说:“人烟火锅灶始,这方灶亦是先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土灶烹饪的饭菜有家的味道,”一日三餐,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苦中有乐,累中带甜。炊烟将农家人的面颊熏得蜡黄,也将一缕缕情思染成雪白模样。农家人在灶膛边用汗水浇灌着每一个日子,在粗茶淡饭中塑造儿女们质朴的风骨、勤劳的品格,这方土灶矮矮的不起眼,却因农家人注入了属于土灶的文化,重重地压在每个人心里,深深地融到血液中去。

夕阳无限,炊烟袅袅,伴随着农家人的浅吟呢喃,那呼啦呼啦有节奏的风箱声藏着我对农家土灶的留恋及崇拜,噼里啪啦得响声里,更是一种古老而又温情的文化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