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俗习惯】千万千万不要违背的年俗\杨敏

 扬美文化 2021-11-11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请联系我们授权)!

一年又一年,我们重复却又乐此不疲地去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可以这样说,不管到什么时候,过年的感觉,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浓浓的,也是任何洋节所绝对不能替代的。这根本原因就在于年节本身所表现出的充分民俗化以及由此给民众带来的一种亲和力。

虽然“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季羡林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大餐,年节,很自然又透着中国俗文化浓烈的底蕴。

传统的农历新年,古代亦称之为“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对元旦的解释,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元旦》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传统风俗上,新年以正月初一、二、三为正年,从更广的范围来说,年节则以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开始拉开帷幕,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这期间的年俗活动,可谓千般花样,万种风情,但归结起来也不外乎以下几类:一是宗教类的祈年谢神;二是交际类的拜年、请喜酒、贺年帖、串亲;三是如乐类的守岁、戏曲竞技、游戏;四是娱乐类的养身、宴饮、歇工禁忌。对于这些年俗,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描绘得相当详尽:“除夕之次,夜之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趋朝,贺元旦也。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时爽合家团拜,献椒盘……出门迎喜,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新禧纳福。……追欢竞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

岁月流逝,尽管古老的年俗到了现代社会一经文明的碰撞、挤压,会使年节过得有些味淡和慌张,但殊不知,这现代的文明承继正是从古老的年俗那里汲取了营养,才让人真切感 到年俗相传至今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形式模仿。年俗,它一经形成便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从年俗的大众性和普遍意义来说,好的年俗就是一根硕长的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着普天下所有华夏儿女的心,它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态度的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中华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一个民族得有一个民族的自尊,即使社会发展步入现代化的快车道,我们对民族的传统年俗也应该采取保护的态度,尤其要尊重人们隐含在年俗背后的那种感情和思维方式。当然,不可否认,年俗的传承、延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很多方面,我们已在年节中对年俗进行了一系列的扬弃。比如在民间崇拜上,我们对灶王就有了淡漠。我们贴得也不多了,因为要在新装修的墙上打上浆糊贴年画,委实让我们变得有点不习惯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燎火委虚尽,儿童炫彩衣:的名诗,现如今也有了别解。很多城市对鞭炮设置了禁鸣区;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一件两件新衣又怎能撩起他”炫彩衣“的激情。说到底,物质意义上的年节正在离我们远去,而留在我们心上的却是永久的精神化的年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个新年到了,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又将呈现在我们面前,放松自己,你尽可以保持一种传统的年俗,也可以选择新潮的过年方式,反正过年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快乐、一种温馨、一种有滋有味、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说:过年,心情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