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不说】疫情全球爆发,要合餐还是分餐?\周思明

 扬美文化 2021-11-11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请联系我们授权)

第五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作品选刊

分 餐 制
周思明\广东省深圳市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将一个看似不大的话题再次提上日程:合餐还是分餐?有学者痛陈: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一样,这次危机同样源于不合时宜的生活方式,暴露了必须修正的风俗习惯。比如,长期以来我国在餐桌上实行的合餐制,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改革行动,类似的危机还会出现,国人还将承受失去自我和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的沉重代价。

一直以来,中国人热衷的是合餐制。在许多人看来,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用餐时,大家围坐在一张圆桌或方桌,你给我夹菜,我给你递食,是一种亲昵、礼貌的表示。君不见,摆在餐桌上的一盘菜,往往你夹一筷子我夹一筷子,吃到汁液黏稠菜肴时,有些人还喜欢将手中的筷子放在嘴里吮一下,接着又戳进菜盘。有的主人请客时也不注意,筷子照吮不误,完了还热情有加地给客人夹菜,弄得客人推也不是接也不是。

分餐制的实行,在我印象中,也只是新世纪以来的“舶来品”。之前,这种用餐方式被国人视为不热情、不友好。殊不知,合餐被分享的不仅是食物,还有口水里病毒和细菌。在表面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就餐者很可能于浑然不觉中吞进了大量有害的病毒和细菌。中国是一个流行疾病多发国家,在中国,每十来个人就有一个肝炎病毒携带者。人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到病毒感染,有些人自带抗体,也就挺过来了。但家中聚餐,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把病毒带给家人。据统计,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被幽门螺旋菌感染,胃癌更成为国人的一种常见病。更为可悲的是,世界上半数以上胃癌患者出现于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同胞多达70万人左右。此外,甲肝等流行病幽灵也在神州大地徘徊。疫情发生时,餐馆更是沦落为人们惮于接近的雷区。

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文明之邦。事实上,分餐制在中国早已有之,并非从西方进口的舶来品。据史料记载,中国从商朝时候开始就采用分餐制。从商朝一直到唐朝,一直都在实行一人一案的分餐制。后来由于华夏民族和其他胡族文化交流,合餐制开始进入中国。但那时候合餐制仅限于家庭不算富裕的人家,而贵族仍是用分餐制。这期间穷困人家之所以用合餐制,据说是因为饭菜很少不好分的缘故。合餐制真正发展是在宋朝,由于椅子普及,大家一起围桌吃饭的条件有了,所以合餐现象显著增多,但这时候分餐制依然存在。也就是说,虽然一干人用一个桌子吃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份饭菜。

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恢复中华正统地位,合餐制已处于一个鼎盛阶段,中国人对合餐制已没有抵触感,到了清朝,合餐制彻底流行,分餐制也不再实行。分餐制的再度兴起,是新世纪以来的事,尤其是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疫情以后,国人逐渐有了防御病毒细菌的警惕性和自觉。但据我所知,在中国人的家庭内部,采用分餐制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与此前笔者所述无异,此不重述。

我觉得,实行分餐制最大好处就是卫生,能有效阻断病毒细菌的侵袭,更有利于用餐者的身体健康。明乎此,笔者的家庭于六、七年前便采用了分餐制。其次,分餐制还有利于家庭内外用餐者的和睦。这是因为,就餐群体中有老、中、青或老、中、幼不同人员组成,老人吃饭相对较慢,中青年人吃饭快、小孩子吃饭容易挑食。若是不分餐,可能会造成老人吃不好,小孩子偏食,中青年占便宜的“苦乐不均”短板。分餐制能给老人更从容富余的时间吃饭,矫正小孩子偏食的不良习惯,做到“皆大欢喜”。另外,分餐制能兼顾人们对钙、磷、钾、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的摄取,更有利于控制饮食的质和量;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浪费,实行“光盘行动”,也能更好地调节个人口味。

毛泽东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相信每个中国人经历了十多年前非典和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教训,会更加重视用餐的文明卫生、营养健康,分餐制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用餐方式,也必然会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得到普及性发展。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