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刊] 又是一年插秧时 \ 徐成龙

 扬美文化 2021-11-11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六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又是一年插秧时

徐成龙\浙江省台州市

发在朋友圈的插秧照片,犹如一幅幅精妙的水彩画,我一张张地看过去,亲切之情油然而生,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从前。

故乡处在江南水乡,有着肥沃的水田。水稻是家乡的主要农作物,是一家人的口粮。种植水稻自然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以前,科学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插秧全靠人力。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月芳菲,插秧的时节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被纵横交错的田埂分隔成一块块的水田,如同棋盘。农民伯伯赶着牛,用犁耙将泥土连同诸如苜蓿之类的植物深翻开来,斩碎,捣烂,耙平。水田里的水灌满了,微风一吹,波光粼粼,像是镶在大地上的一面面镜子。前期事情收拾妥当,就等着插秧了。

插秧必须先拔秧。天刚蒙蒙亮,雾气弥漫,庄稼人早早吃了饭,提着秧座,踩着晶莹的露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来到秧田边,挽起裤管,急匆匆地走进秧田。秧苗已经长成,几寸高,嫩嫩的、绿绿的,密密地长着,稚态可拘,像是待嫁的娇羞少女,妩媚动人。他们稳稳地坐在秧座上,身子前倾,嘴里叼着烟,两只手分别握住秧苗的根部,双管齐下,使劲拉扯。秧苗随手而起,两手一合,用稻草一系,束成一束,放在身后,干脆利索。

秧苗拔得差不多了,有人挑着秧苗,走在田埂上,扁担有节奏地晃动,来到水田,每隔一定的距离,使劲一甩手,喊着“嗨哟”的号子,把秧苗一个个抛在水田里,远远看去,像是盛开在水田里的一束束鲜花。

开始插秧了。中青年是插秧的主力军,在田的两头拉起几道直直的秧绳,在绳与绳之间,大家排成一行,活动活动四肢,左手拿过一把秧苗,呼吸一口气,弯腰低头,右手拇指和中指把秧苗均匀地分成一撮撮,左右来回,把秧苗插进泥土里,倒退着往后移动。娴熟利落的插秧声,宛如跳动的音符,发出悦耳的乐声,谱写出劳动的乐章。“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代布袋和尚的插秧诗,正是农民插秧真实的叙述、生动的写照。

插秧既是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说是力气活,一点也不假。一天从日出到日落,弯着腰,脚泡在水里,把秧苗插在田里,从田的这头到田的那头,不停地劳作,几次三番,腰酸腿疼,连腰都直不起来。到了中午,天空无遮无拦,太阳当头照,田里热气腾腾,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和着溅在脸上的泥浆,涂鸦成一个大花脸。插秧必须铆足劲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争先恐后的倒退队伍中,稍有松懈就会被关了“笼子”,让你进不来,出不去,出尽洋相,引来大家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说是技术活,一点也不夸张。有经验的人,双手蜻蜓点水般地上下翻飞,很有节奏地把秧苗插进泥土里,秧苗大小匀称,间距均衡,横看竖看都成一条直线,整齐划一,像是接受检阅的仪仗队,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技术没过关的,把秧苗插得东倒西歪,横不成行,竖不成列,弯弯扭扭,垂头丧气,甚至秧苗还没有插进泥里,漂浮在水面,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插秧还是个危险的活。初夏的水田,常有水蛇神出鬼没,不时地在人的身边游动,让人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水里会有蚂蝗吸在腿上,一条或者几条,让人防不胜防,等你发现,用手使劲把蚂蝗扒拉下来,鲜血直流,惨不忍睹,让人做噩梦一般。

插秧虽苦虽累,也有乐趣的时候。下过雨,河塘里的水满了,鱼儿就会游到水田里。插着秧,时不时会看见大大小小的鲫鱼在田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大家停下手中的活,手忙脚乱,捕捉鱼儿,嘻嘻哈哈,笑声阵阵。捉到鱼儿的,用稻草拴住,放在田埂上,抓一把野草盖上,收工后带回家烧了吃。

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大地,一丘水田都插上了秧苗,放眼望去,绿茵茵的秧苗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整齐或不整齐的,像是在默诵抑或在吟唱一首生命的诗,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坚韧地长成成熟的姿势,呈现出“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绝妙意境。人们看着,像凯旋而归的将军,脸上荡着欢欣的笑。

插秧,是一代人的记忆,是一种农耕文化,凝结着辛劳,记载着荣光,倾注着希冀。又是一年插秧时,播下希望,收获硕果,迎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

本期摄影:李智杰

    注:歌曲《南方以南》作词:田地  作曲:印青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