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

 新用户0932m9rS 2021-11-11

课题: 1.1.1 生物的特征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从内容和活动两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精选了机器人能演奏乐曲做出一些复杂的活动,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钟乳石能慢慢长大等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中的物体是不是生物。同时从日常生活中精选了一些典型事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从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主

本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重要概念,即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又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起始章节,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采取讨论或是师生谈话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视频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看P1图片或课件  】

思考白色的是什么?蓝色的是什么?绿色的是什么?

板书: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科学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阅读材料】P2 观察

什么是观察?

观察可以怎样进行?

3、观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技能训练】观察牛、马、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明你的理由。

(二)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游戏 】哪些是生物?

请两位同学上台点击你认为是生物的有哪些?看哪个得分高?

【思考 】

什么是生物?

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讨论,让学生回答,不判断是确

板书: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进述】什么是生物?也许你会说,能生长的东西是生物。岩洞里的钟乳石也能从小长到大,它是生物吗?也许你还说,能自主运动就是生物。树木花草不能移动位置,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播放视频 】生物的特征。并阅读P4--P7

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小结并板书: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巧学妙记】生物的七大特征(一需一有一构和四能)

一需:需要营养。

一有: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一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四能: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思考 】:

1、根据你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还能说出生物的(课本上除外)其他特征吗?

2、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

随堂训练:1、正在推小车的机器人,是不是生物?为什么?

2P3观察与思考:讨论123

技能训练:P7) 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后练习:P8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大家交流的?

练一练:PPT课件

作业

布置


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句空话。体验式探究是追求这一价值目标的重要手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