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新用户0932m9rS 2021-11-11

课题: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目标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能力目标: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初步形成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两栖动物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已初步具有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可以针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主题,作阅读探究。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科学探究中发展了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探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问题启发法、对比归纳法

教学用具

希沃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学过了。小蝌蚪经过了千辛万苦来到青蛙身边,它们为什么没有认出妈妈呢?青蛙的这种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含义:幼体在水中呼吸,靠鳃呼吸,成体可在陆地和水中生活,靠肺呼吸,幼体发育成成体过程中有变态发育。

问题:

1.发出鸣叫的是什么蛙?蛙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2.雌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视频)

3.精子和卵细胞在哪儿相遇?

4.受精卵有什么特点?

5.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还是体内受精?

6.青蛙幼体和成体发育过程有什么差异?(希沃课堂活动,蝌蚪和青蛙的趣味知识分类)

7.青蛙的发育和昆虫的发育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

1.雄蛙以鸣叫招引雌蛙,这是一种求偶行为,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2.雄蛙在雌蛙背上抱持许久,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抱对的意义:提高受精率)。

      3.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

      4.水中漂浮一片片胶状透明的东西,里面有许多深色的小点。

      5.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6.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中水中。成体长出四肢,尾与鳃逐渐消失,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7. 变态发育。在发育过程中,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总结蛙的生殖特点:

鸣叫,抱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具有变态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蝌蚪:像一条鱼,用鳃呼吸。

成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1.判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说法是否正确。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提供资料]  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缩小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由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污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通过学习,让学生自主讨论,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环境

1.从上述事实中你受到哪些启示?

2.在你的家乡,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我们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总结和练习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节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方式:体外(水中)受精――-有性生殖

发育:幼体在水中发育,幼体发育为成体要经过变态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作业

布置

《学法》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时就已学习过有关两栖动物的知识,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要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两栖动物”的含义,并非水陆两栖的动物就属于两栖动物,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共经历4个时期,要详细讲解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变化,学生常常忽略“幼蛙”这一时期,在授课时以及练习中要反复提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