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小伙为报答瑞士房东为其送终,2012年老人去世:想长眠于中国

 嘟嘟7284 2021-11-11

1999年,高中毕业的郑州小伙宋扬选择去英国上大学。

在英国宋扬遇到了孤身老人汉斯,缘分使二人在伦敦西郊的泰晤士河畔相遇,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陪伴。

汉斯1933年出生在瑞士,幼年丧母后不愿意忍受继母的虐待便离开了家庭外出闯荡。

小时候做过洗车工,开过酒吧,之后来到英国,在皇家歌剧院做了40年工程师,遇到宋扬时已经退休。

汉斯可能因为从小家庭的影响,终生未娶,一直独自生活。

文章图片1

二人居住在一起后,宋扬照顾汉斯的生活起居,汉斯帮助宋扬解决问题,二人在伦敦相依为命。

完成学业后,宋扬决定回国工作,但他没有忘记对汉斯的承诺,带着汉斯一起回中国居住,并赡养了汉斯多年。

提起两人的往事,宋扬说:“14年发生了太多事,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但想起曾经的回忆,宋扬满脸都是暖暖的笑容。

文章图片2

异国他乡 真挚承诺

19岁的宋扬一人前往异国他乡,宋扬回忆说:“当时为了省钱,只能和同学一起合住。只有一小间房,放不下两张床,晚上只能睡在地毯上。”

居住环境实在简陋,宋扬决定去伦敦的东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住所。

初来乍到的宋扬对伦敦的地铁不熟悉,意外地坐上了前往伦敦西郊的地铁。

出了地铁后,宋扬在泰晤士河畔看到了一位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的老人。

宋扬回忆道:“我看他岁数很大,还提着那么多东西,就想去帮帮他。”

文章图片3

就是这一次帮忙,不仅解决了宋扬在伦敦的居住问题,更是二人温情相伴的起源。

帮汉斯提起东西的宋扬与老人坐在长椅上等待返程的地铁。

汉斯主动开口问道:“你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

宋扬礼貌地回答道:“我是中国人。”

汉斯夸赞道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并邀请宋扬去家中做客。

二人乘地铁来到汉斯的家,汉斯的房子就在泰晤士河边,风景十分美丽。

走进汉斯的家,身体不便的老人无力打扫房间,房间显得很乱,家具和暖气管也有破损。

文章图片4

看着汉斯窘迫的生活,宋扬决定为汉斯做一顿中国菜感谢汉斯邀请他来家中做客。

宋扬的手艺很好,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汉斯赞不绝口,二人也在交谈中熟络起来。

宋扬离开前将电话号码留给了汉斯,对汉斯说:“这是我的号码,如果需要我帮忙可以随时联系我。”

汉斯对这个热情友好的中国小伙印象非常好,两人分开三天后汉斯便拨通了宋扬的号码。

汉斯诚恳地对宋扬说:“宋,如果你愿意的话来和我一起居住吧,不收取你的房租,生活费可以采取AA制。我们两人相互照顾,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文章图片5

感受到汉斯的真挚邀请,宋扬答应了汉斯的邀约,二人8年的英国合住时期开始了。

汉斯给宋扬买了一张床与自己的床并在一起,宋扬不用再躺在地毯上睡觉。

搬过来的宋扬将汉斯的房子收拾了一番,房子顿时焕然一新,二人居住在一起十分惬意。

解决居住问题后,宋扬又迎来了学业问题。

当时宋扬还没有被大学录取,汉斯便带着宋扬去考察各个大学的实地情况。

在拿到招生资料后,又带着宋扬去当地有关部门和大使馆办理相关的入学手续,之后宋扬成功被泰晤士谷大学录取。

文章图片6

宋扬回忆道:“汉斯是一位无私慈爱的人。当时我们才刚刚认识不久,他愿意真诚的帮助我,让身处异国的我感觉很温暖。当时我就决定,汉斯以善良和真诚对待我,我一定要用善良和真诚回报他。”

二人生活在一起后,两人都履行了当时的承诺:你照顾我,我照顾你。

宋扬会每天早起为汉斯准备早餐,洗衣服,打扫卫生,按摩,闲暇时两人一起聊天去超市采购。

汉斯也帮助宋扬补习英语,带宋扬吃英国当地好吃的食物。

文章图片7

二人生活十分融洽,汉斯的邻居说:“汉斯变得不一样了。从前他邋里邋遢,没有人愿意和他相处。和宋在一起居住后,汉斯变得干净整洁,精神也好了不少。”

宋扬的到来让汉斯不再孤独,汉斯也把宋扬当作自己的亲人。

宋扬在英国与汉斯合住的消息被家人得知,家人们担心年纪还小的宋扬被欺负,劝他离开汉斯去独自居住,但宋扬拒绝了家人的建议。

文章图片8

宋扬的奶奶说:“扬扬从小跟着我长大,在家什么活都没干过,现在不仅替汉斯洗衣服做饭,晚上还帮他按摩,我心想他肯定受委屈了,我就去英国和他住了三个月。

结果去了才发现,两人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经济上相互独立,早已把对方当成了亲人,这我才放心让他们一起居住。”

亲眼见到的奶奶回国后将情况告诉了其他家人,家人们对汉斯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文章图片9

留学8年期间,宋扬曾6次回国,每次都带着汉斯。

宋扬的家人们也十分喜欢这个和蔼的瑞士老人,带着汉斯去北京、上海、海南等地旅游。

中国的壮丽风光让汉斯赞不绝口,在2007年宋扬毕业后汉斯对宋扬说道:“你先回去参加工作吧,等明年中国暖和了,我再去中国找你。”

即将回国的宋扬担心汉斯一个人无法正常生活,便将汉斯托付给一个巴基斯坦的同学照顾。

文章图片10

但是不幸地是,汉斯在宋扬离开几个月内瘦了20多公斤,腿部的股骨头也坏死,急需手术治疗。

宋扬始终记得“你照顾我,我照顾你”的承诺,他对父母说:“我向汉斯承诺过,我会照顾他一辈子。”

宋扬的父母非常赞同儿子的感恩之心,立即让宋扬回英国接汉斯来中国居住。

得到父母支持的宋扬连夜赶回英国,看到汉斯已经疼痛到无法下地,他十分心痛。

2008年宋扬为汉斯申请签证,带汉斯回中国接受治疗。

文章图片11

知恩图报 履行承诺

宋扬家人对汉斯十分热情,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照顾汉斯,让汉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009年,在宋扬家人的照顾下,汉斯的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汉斯对宋扬说:“宋,我不是英国人,在英国也没有亲人,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想留在中国和你一起生活。”

宋扬说:“我和你从英国开始就相依为命,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们就是普通亲情。八年的相互关怀只是一个开始,我会永远记得你在我困难的时候对我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报答你,让你幸福快乐地度过晚年。”

文章图片12

决定留在中国的汉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英国的永久居留签证,为了和宋扬的亲情放弃了英国的福利保障制度。

宋扬也为汉斯生活方便贷款买了带电梯的楼房,并将最舒适的一间卧室留给了汉斯。出院后,为了方便照顾汉斯,宋扬把在医院的工作调换到了卫校。

他说:“收入虽然少了,但卫校每年有好几个假期,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汉斯。”

这时宋扬已经和妻子曲丽媛结婚,结婚前宋扬就和妻子说过:“爱我就要接受我和汉斯的亲情,接受他会介入我们的生活。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苛刻,但是我必须对他负责。”

文章图片13

妻子十分理解宋扬与汉斯的感情,欣然接受了宋扬的要求,与宋扬一起照顾老人。

之后宋扬和妻子生下了儿子,汉斯特别开心,把宋扬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孙子,从小就教他说英语、西班牙语和德语。

汉斯和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在宋扬的精心照顾下,汉斯的身心健康保持的很好。

2010年春节刚过,汉斯因急性骨髓炎病倒,颈部以下不能动弹,最严重时只有两只眼睛还能转动。

宋扬一家人及时抢救了汉斯,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汉斯奇迹般地痊愈。

文章图片14

宋扬说:“我们家生活条件还可以,全家都在医务系统工作,我的妻子也是护士,可以较好地应对突发情况,照顾汉斯,不会给社会增加负担。”

然而,时间却不给宋扬准备的时间。

2012年,在4年前汉斯放弃在英永久居留签证后,宋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为汉斯弄来一个工作签证。

但是工作签证的有效期只有5年,眼看明年工作签证就要到期,汉斯很可能无法继续留在中国,宋扬决定要为汉斯办理中国“绿卡”——定居签证。

文章图片15

但是办理中国“绿卡”十分困难。

尽管办理外国人签证的办事员知道宋扬和汉斯的温情故事,但是办事员因为河南没有先例为由多次拒绝了宋扬的申请。

因为不符合标准,办事员也无法上报材料。

宋扬对此也很无奈,他说道:“网上发起了一个应不应该给汉斯一个定居签证的投票,其中95%的网民都支持。我们的政府是代表人民的,会优先考虑人的生存权。法律应该根据具体的苦难适当的改变。”

文章图片16

就在宋扬还在努力为汉斯的定居签证努力时,意外突然降临。

2012年12月2日16时,汉斯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1岁。

宋扬说:“接到老人病危的消息时我还在上班,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直到去世前汉斯都感谢宋扬和他的家人对他的照顾,他最后说道:“感谢中国,感谢中国人,我想要长眠于中国。”

对于汉斯的突然离世,悲伤的宋扬不知所措。因为汉斯没有定居签证,对于老人的后事宋扬也一筹莫展。

文章图片17

斯人已逝 生者如斯

汉斯去世后,宋扬便一直忙于老人的后事。

直到15日凌晨,宋扬都在一直联络瑞士大使馆处理汉斯的后事。

宋扬说:“凌晨才接到通知,当天白天就可以火化,但是时间太紧,什么都没有准备。”

半夜宋扬在加紧时间写悼词,汉斯的小狗秀秀在家中乱跑,宋扬妈妈哽咽着说:“秀秀已经陪了汉斯6年了,这几天它找不到汉斯,不停地叫。比秀秀更可怜的是扬扬,他好像丢了魂似的。”

文章图片18

2012年12月15日,在瑞士驻华大使馆的帮助下,宋扬为汉斯按中国的习俗操办了葬礼。

大使馆工作人员胡晓峰感慨道:“我没想到他们经历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据我所知,汉斯这样由中国人养老送终的是第一例。”

宋扬不敢见汉斯的遗体,他请求自己的几个朋友帮忙将汉斯抬进殡仪馆,他说:“我想把他美好的一面永远留在脑海中。”

在工作人员问到和汉斯的关系时,宋扬坚定地回答道:“亲属,他是我爷爷。”

文章图片19

10点,在郑州卫校书记李玲的宣告下,汉斯的追悼会正式开始。

瑞士大使馆代表胡晓峰念悼词:“中国河南郑州的宋扬及其家人悉心照顾孤身一人的汉斯先生,与汉斯先生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宋扬也实现了对汉斯先生'养老送终’的承诺,演绎了一段跨越国界的人间真情,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代表瑞士驻华大使馆对宋扬和他的家人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郑州这座有爱的城市培养出如此品格高尚的市民。”

文章图片20

最后,宋扬含泪念完了他连夜写的悼词:“汉斯老人的突然离去,使我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我和老人都是普通人,在艰难时刻有缘相识,老人曾经关心帮助过我,我有责任照顾他。汉斯老人是我生命中的一颗流星,突然来临,又突然消逝。

感谢十多年来你对我的关心和信任,我会永远记得在地铁站里与你相识的那一幕。我必须逐渐面对没有你的日子,有一天我也会变老,我会告诉我的子孙,说有一位善良的瑞士老爷爷,他一生漂泊,历尽坎坷,但最后定居在中国,他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文章图片21

温情永留人间

宋扬和汉斯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漂洋过海的承诺》,被河北卫视拍摄了访谈片《跨国亲情——河南青年赡养瑞士老人的故事》。

许多网友都被两人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有网友说:“看着两人的画面我忍不住流下眼泪,宋扬是有情有义的好人,“汉斯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外国人’。宋扬的感恩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真挚最朴素的一种情感。他们打破了孤独缔造了温暖的情感,感动了他人也感动了自己。”

文章图片22

宋扬先后被授予“爱国爱家爱河南—河南幸福家庭”称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郑州市首届十大杰出'三平’青年人物”称号。

英国BBC评价宋扬为“中国真正的绅士”

之后中原网记者采访宋扬时问到:“你们的故事一开始只是很平静的两个人的生活,被媒体发出后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今汉斯去世了,你可能再次回到平静中,你做好准备接受这种生活的转变了吗?”

文章图片23

宋扬回答道:“我一直都向往平静,热闹只是暂时的。面对老人突然去世,我可以坦然面对。我不图名图利,我只希望他可以入土为安。我没有因为媒体的爆料得到什么,所以更谈不上失去。”

如今浮躁的社会中,人们不在乎许下的承诺,但宋扬用实际行动真真切切地告诫了所有人一诺千金的真正含义。

宋扬和汉斯只是两个平凡的人,但是他们的温情真实地证明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